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施舍与财富(之一)


   日期:2015/9/20 7: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早些年我到广东、福建、江浙等地时,非常感慨于沿海一带民众的公益心。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各种祠堂、寺庙、道路桥梁、碑刻等等公益建设,这些都是村民集资修建的。其中很多是数百年的古迹,由此可见乐善好施之风不是从富足之后才兴起,而是古已有之。

  而在内地,这种风气却很少看到,私家房屋的整齐与公众事业的破败,对比非常明显。在国家的“村村通公路”的政策实施之前,很少有村子能够集资修路,村里的道路多半很破败。也很少有寺院、神庙、祠堂等等,凡是需要集资建设的事,都比较少。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凡是乐善好施的风气盛行之地,普遍比较富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而很少有公益事业的地方,多半相对比较贫困。越不愿意布施就越贫穷,越贫穷就越生悭贪之心,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许多伊斯兰聚居区比较富足?比如中东、我国新疆等地都是资源丰富、民众相对富裕。因为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中,提倡将收入的十分之一捐出来做公众事业。布施生财富的因果规则是不受宗教观念束缚的,只要做了,就会有相应的回报。喜好布施的人,自然会感生到资源丰富的地方。至于因好争斗而感生战乱,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前不久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佛法兴盛、乐于布施的西藏那么贫穷?我们都知道牛羊值钱,藏民家家户户大片的牛羊折合成实际财富其实并不少的,只是藏区的偏远与闭塞不能让这些财富转变为现金而已。再则,藏民普遍信藏传佛教,很重来世,故布施之回向发愿多在于来世,其福报在现世成熟的就少了。现在许多内地及海外地区,密宗勃然而兴,许多人闻即生信。一些人书都没读过几句,那么多那么难懂的藏传佛教咒语却一学就会,这恐怕是与轮回转世有关。袁枚说过“书到今生读已迟”,我更乐于相信许多事是宿世种下的因缘。

  为什么有些杀业很重的地区生活能够相对富裕?财富与灾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布施对应的是财富,杀业更多是表现在疾病与灾难方面。欧洲自古以牧业为主,所以欧洲在历史上得烈性传染病的概率及烈度要远远高于东方农耕区。工业革命兴起后,欧洲转向规模化养殖,直接从事杀业的人就少了,所以烈性传染病就没有远古时期那么猛烈了。医药的进步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力使然。病随药长,疾病随时在与医学赛跑,阴阳永远会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不可能有一方长期占压倒性的优势。除非是从根本上消除了杀业,才有可能真正减少疾病以及战争。而藏区同样是牧区,但历史上的战乱与瘟疫却少得多,这是因为佛法观念的兴盛,在造业的同时,人们也在用佛教的方法化解罪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施舍)(五明学佛网:因果       施舍)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