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法遵师教诲不走样,净土法门要弘扬


   日期:2015/9/20 22: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二十五年学佛路 三段历程各不同

  第一段路(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这九年学佛,用一句话概括,叫做没上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九年学佛,我对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什么宗门,什么教下,什么法门,我更是一无所知。那九年所谓的学佛,就是东跑西颠,忙修瞎练,所以我说那九年学佛根本没上路。

  可是说来很奇怪,尽管学佛没上路,不知为什么,那几年读诵、抄写的大经不下十几部,而且都是大乘经典。至于为什么要读诵,为什么要抄写,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包括我后来用原稿纸写了一百零捌本阿弥陀佛也是这样的。

  第二段路(二OOO年-二OO九年),这十年学佛,用一句话概括,叫做上了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是在二OOO年那一年,我有缘得到了一本《无量寿经》会集本和一套《无量寿经》光盘。用我的话说,结缘无量寿,一发不可收。从那以后,我就专读《无量寿经》会集本,专看《无量寿经》光盘,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就是从那时起,再也不东跑西颠了,再也不盲修瞎练了。当然这里也有生病的原因,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我出去跑了,这可能也是佛菩萨的安排吧。十年的听经念佛,我的心定下来了,学佛上了路。

  第三段路(二O一O年-二O一五年),这六年学佛,用一句话概括,叫做学佛对了路。

  我自己的感受是,这六年学佛,是我二十五年学佛进步最快,收获最大的六年,尤其是最近的三年更明显一些。不知道我这么说是不是不谦虚?但这是我真实的感受,我必须把我真实的东西告诉大家。为什么这六年会是这样的?我的体会是:八见恩师面,谆谆教诲咱。教我修净土,老实把佛念。一部《无量寿》,牢牢记心间。言传加身教,亲自作示范。我发大誓愿,随师回家园。

  二O一O年前,我虽然听师父上人讲《无量寿经》已经听了十年,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去香港见师父,连这个念头都没起过。到了二O一O年,机缘成熟了,我去香港见了师父,那种感觉和没见到时完全不一样了,师父那种场能的极大摄受力、亲和力是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的。我从师父那里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什么是真正的高僧大德。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做一个修行人。我一点一滴地向师父上人学习,再一点一滴地把从师父上人那里学来的东西落实在我的生活中,向师父上人学习很重要,落实就更加重要了,所以我说,这六年学佛对了路。

  上面,是我二十五年学佛路的三段历程,不管是经验也好,还是教训也好,我都愿意如实地和同修们交流分享,希望我的经验供你们借鉴,希望我的教训能够让同修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愿做同修们修行路上的铺路石,并尽我所能,把路铺得更平坦些。

  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说我学佛的三段历程?这缘于一位同修的来访。前段时间,一位同修带着她的丈夫来到我家。她自我介绍说,她是某医院的院长,她丈夫是省政府一名机关干部,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第一次见面,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满脸忧愁,心烦意乱,眼神游移不定。刚一坐下来,她就滔滔不绝地诉说她的种种苦衷,语速极快,像连珠炮似的,根本没有别人插话的机会。我看着她的眼睛,静静地听着她的诉说,就这样说了大约半个小时,她终于停下来喘口气了。趁着这个机会,我递给她一杯水,对她说,别着急,先喝口水,歇一歇再说,妳今天不管有多少话要对我说,我都会听下去的。感恩您对我的信任,把这么多知心话儿说给我听,真的谢谢您。听我这么一说,她的情绪立刻缓和下来了。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刘老师,真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的这些话就是想对您说,我知道您会理解我的。我对她说,我真的理解您,我不是刘老师,我是您的大姐,姐妹连心嘛,一下子把我们的感情拉近了,我看见她笑了,但眼睛里带着泪花,这是她进屋以来的第一次笑。

  我把她所说的烦恼梳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烦恼,她学佛二十多年了,学得很苦很累,一点法喜没得到,反而觉得越学家里越乱,越学不顺心的事儿越多,觉得学佛不灵。

  第二种烦恼,课程多,每天只要有一样课程完不成,她就烦恼不已。她的课程实在是多,每天诵经、持咒不下十几种,除此之外,还要念一种叫小房子的东西。这个我没有听懂,不知道她所说的小房子是什么。我问她为什么要念这个?她说念小房子很灵。

  第三种烦恼,丈夫和女儿不学佛让她烦恼,她想让丈夫和女儿和她一样学佛,但丈夫和女儿不听她的。她丈夫说,就你学佛学成这样,打死我也不学佛。

  第四种烦恼,女儿处男朋友,不合她的心意,她千方百计想拆散他们,但没拆散得了,这让她十分恼火。

  第五种烦恼,工作上的诸多不顺心、人事关系的不和谐等等都是她烦恼的因素。

  我帮助她把这几种烦恼逐一进行了分析:

  第一种烦恼的根源是求不得,她是带着有所求的心来学佛的,换句话说是求佛保佑的,认为我一学佛,家里一切都顺,万事如意,这是典型的理不明。不知道为什么学佛,不知道怎样学佛。真正的学佛是把佛陀的教诲学明白,然后再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这是真正的学佛。不是佛保佑妳,是妳明白了佛陀的教诲,妳的智慧现前了,妳自己就保佑妳自己了。人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说到底就是欲望太多而引发的。

  第二种烦恼的根源是贪多嚼不烂。她每天的课程安排的那么多,又非常执着地一定要完成所定的课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又有外在条件的限制,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这样修行,一定会感到又苦又累,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不心生烦恼?一门精进,长时熏修,这是古圣先贤祖祖相传的有效方法,我们的修行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忘掉了大道至简的道理。

  第三种烦恼的根源是掌控欲在作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别人。宗教信仰也是这样,信仰不信仰,信仰哪个宗教,也是每个人的自由。也不能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于人。对别人不能掌控,实际上妳也掌控不了,包括妳的丈夫和女儿。从另一个侧面说,妳信佛学佛,如果学的像,还给大家做出了好样子,不用妳动员,人家看到妳学佛做的那么好,自然而然就愿意学佛了,这比掌控别人效果要好的多。

  第四种烦恼的根源也是掌控欲太强的结果。儿女大了,她们有自己的爱好、理想和追求,要给她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父母可以给她们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供参考,不可以强迫她们如何如何做。事实证明,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妳强迫她们干她们不愿干的事情,她们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她们会远离父母,甚至是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反思吗?方法对了,效果才更好些。

  第五种烦恼的根源是心量不够大所造成的。人,生活在这个人世间,总要和人、事、物打交道。老法师经常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一点,做人心量要大。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心量就是舞台,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心量小,你的舞台就小;你的心量大,你的舞台就大;你的心量无限大,你的舞台就无限大,你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绝不跟人计较,好事,好;坏事,也好。为什么?全是虚妄,好事等于虚妄,坏事也等于虚妄,统统把它归零,归零是什么?归零就见性成佛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着人事物,这是我们的境界,起心动念太重要了,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无量寿经》经题告诉我们,清净平等觉。我们要时时记住,是非总有评定,公道自在人心。就算人心取不得,还有历史;历史如果太短,还有漫漫宇宙。干嘛非得在这一时一世说个清楚,弄个明白?

  其次,做人要宽容。前几天看了一本书,这本书里对宽容是这样说的:宽容,它甜美如醇酒,让人回味无穷;宽容,它温馨如关爱,让人感慨不息;宽容,它亲切如善诱,让人感动不已;宽容,它明亮如晨星,让人迷途知返。另外还说,宽容是一种雅量,也是一种风度,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宽容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如一泓清泉,可浇灭怨艾、嫉妒和焦虑之火,可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心里的恬淡和宁静,慰藉和升华自己的心灵世界。

  我们经常赞美水,做人若能做到如水一样,已经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了,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水这个自然界的精灵中,获得做人的种种智慧,使我们拥有一个充实和快乐的人生。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学佛的人很多,念佛的人也不少,为什么成就的不多?我们真的应当认真地进行反思了,不找出障碍我们成就的根,今生成就是一句空话。我之所以把我二十五年学佛路如实地向同修们报告分享,就是真诚地希望同修们少走弯路。我学佛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上路,第二个阶段上了路,第三个阶段对了路。这是我二十五年学佛路的真实总结和概括,希望能给我的同修们一点点帮助和启迪,我们不能学佛二、三十年了,甚至时间更长一些,到现在学佛还没有上路,人生有几个二、三十年?真的不允许我们再蹉跎岁月了。

  二、遵师教诲不走样 净土法门要弘扬

  近期,有同修向我诉说学佛路上心中的一些困惑,而且这些困惑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代表了一批人。听到这位同修的诉说,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又是一种什么风在刮?能让这些学佛三、四十年的老修们产生如此诸多的困惑?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让我写下这篇心得体会,和同修们交流分享,以期共勉。

  下面,我想就同修们提出的困惑,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几个问题与同修们交流分享。

  同修们提出的第一个困惑是,念佛能不能往生?

  可能有同修会问,这个问题还用问吗?真的有人在问,而且不是一个人在问,是一批人在问。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现在有人在和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同修们说,念佛不能往生,只有读经才能往生。我不知道这个理念是从哪里来的?它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样的理念,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他还把念佛法门介绍给他的父王,如果念佛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再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告诉一切苦难众生念佛成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再说说我们净土宗的十四位祖师,哪一位不是念佛成佛的?离我们最近的海贤老和尚,上净下空老法师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净土宗第十四代祖师。老人家九十二年一句佛号不拐弯,他成就了,而且是大彻大悟大成就,你说他是不是念佛往生的?这么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眼前,却有人瞪着眼睛说念佛不能往生。这样的瞎话你也信吗?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们天天学天天念,这四十八愿在说什么?不就是劝导众生念佛成佛吗?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你不相信,偏偏听信一些狂人痴人的胡言乱语,真是可怜悯者啊!

  同修们的第二个困惑是,我们能不能学海贤老和尚?

  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有人说,海贤老和尚是再来人,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学得了的。大家想一想,这个说法能不能站得住脚?不说别的,海贤老和尚是谁推荐和介绍给我们的?是上净下空老法师推荐和介绍给我们的,如果我们这些凡夫学不了海贤老和尚,净空老法师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佛门的榜样推荐和介绍给我们?而且老法师也在身体力行地向海贤老和尚学习。说这种话的人,不知谁是他学习的榜样?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他说人家是佛祖,咱可学不了;说惠能大师是我们的榜样,他说中国有几个惠能大师,咱可学不了;说海贤老和尚是我们的榜样,他说海贤老和尚是上上根人,是再来人,我们凡夫学不了;如果我说刘素青老菩萨是我们的榜样,他可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她是大骗子,我可不学她;另一种说法是,人家是大菩萨,咱可学不了。说来说去,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他能学的。同修们,这种和老法师截然相悖的说法,不用分析判断,一听就知道是错误的,你还有什么可疑惑的,还有什么可困惑的?

  同修们的第三个困惑是,到底是读经能往生?还是念佛能往生?

  首先要弄明白往生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信、愿、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备的三资粮,缺一不可。信是真信,愿是切愿,就是真想去,真愿意去,行就是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对这句佛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其次,我想说说读经和念佛的关系。以我这二十五年的学佛经历,我的体会是读经和念佛没有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先说说读经吧,读经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经不可不读。经教是帮助我们明理的,经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经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经帮助我们明了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明了了,我们的迷就破了,悟就开了,迷破了悟开了,你就知道这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了,你就会死心塌地守住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再也不会拐弯了。绵绵密密地念这一句佛号,又使你由小悟到中悟再到大悟,最后大彻大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你就决定得生净土了,而且是在这一生。

  再说一说经教可不可以放下?什么时候放下?

  我的体会是,经教可以放下,但放下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用三个标准来衡量,第一个标准,你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够成佛?第二个标准,你相不相信真有阿弥陀佛?相不相信你往生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你?第三个标准,你相不相信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三个标准,谁来衡量?自己衡量。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情况。

  对于这三条标准,如果你没有一丝一毫疑惑了,说明你明理了,读经是为了明理嘛。这个时候,经教可以放下,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可以了;这三条标准,如果你相信了百分之九十,对其中的百分之十还有疑惑,经教不能放下,还得继续读。因为你没有完全明理;如果对这三条你相信了百分之九十九,还有百分之一的疑惑,经教也不能放下,经还得继续读,因为这百分之一的疑惑,就是你往生的障碍。概括一下说,有怀疑就读经,佛留给我们的一切经典,目的是帮助我们破迷起信,如果我们百分之百信,一点不怀疑,经读不读没有关系。什么时候放下经教,这个火候只有你自己才能掌握。

  同修们的第四个困惑是,劳动时能不能念佛?

  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边干活边念佛?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可以。理由有三:其一,虚云老和尚谈到印光大师念佛功夫,有这样一段话:(印光大师)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功夫熟处,弥陀净界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其二,海贤老和尚现的农夫身,一百多年常年累月在田间劳作,往生的当天还在菜园里干了一天活,如果是劳动时不能念佛,你说海贤老和尚什么时候念佛?其三,净空老法师教诲我们,如果是学佛,无论在家出家,所有一切工作里面不碍念佛,心里念佛,身体在劳动。身体是动的,心是定的,决定往生。

  同修们的第五个困惑是,可不可以绕佛?

  有人提出,不可以绕佛,理由是绕佛念佛,心不清净。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可以绕佛,绕佛挺好的。念佛清净不清净,不在于你用哪种形式在念,清净不清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的心。我曾经两次去长春百国兴隆寺念佛,据我所知,那里是以绕佛为主的,这么多年,百国兴隆寺就是这样绕佛念佛的,哪里有什么不好的?

  我是从二OO三年开始到户外绕佛的,开始时谈不上是绕佛,就是锻炼身体吧,后来慢慢形成了规律,两步一句阿弥陀佛,到现在已经绕了十二年了,自我感觉挺好的。就说是锻炼身体吧,每天早晨绕二小时,走二十里路,现在年轻人未必能走得过我。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绕佛是会绕出灵感的。我在《科注》学习班上的分享报告,很多都是绕佛绕出来的,今天的分享报告就是九月十三日早晨绕佛绕出来的,你能相信这是真的吗?

  同修们的困惑,上面我重点说了五个方面,都是自己学佛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吧,既然是个人体会,难免有错误之处,真诚地希望同修们提出批评指正。

  下面,我想再说一说我今天汇报、交流、分享的题目:“遵师教诲不走样,净土法门要弘扬。”我想重点说说不走样的问题。

  前段听《大经科注》,听师父老人家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出来讲经说法,弘扬净土念佛法门,我知道这是老人家一生的愿望,到了晚年,这种愿望更强烈了。说实在的,听到老人家这句话,我心里酸酸的,羞愧难当。八十九岁老人家了,早该享享晚年的清福了,可是老人家还在第一线,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积功累德、遮风挡雨,我们却坐享老人家福报,真是何等惭愧?

  现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陆续有同修出来讲经说法了,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佛法需要传承,佛教需要振兴。传承和振兴都离不开人,如何传承?如何振兴?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传承佛法,振兴佛教,是不是得有个总的原则来遵守?就拿我们净土宗来说吧,我们的指导导师是上净下空老法师,老法师今年讲经说法五十七年,他老人家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五十七年所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正法,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正法,他老人家没有发明创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八个字师父他老人家守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这不是在给我们做样子吗?我们作为后来人,是不是在讲经说法过程中,也应该遵守这一基本的、重要的原则?

  开经偈上有一句话,叫作“愿解如来真实义”,记得以前跟同修们交流时曾经说过,我们是凡夫,往往对如来的真实义是错解、误解、曲解,可是我们却恰恰把这当成了如来的真实义。就像有人曾经对我说,我知道佛说这段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他真知道了吗?不知道,为什么?佛没有意思,他怎么能知道佛的意思?佛是应机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他所说的不是佛的意思,是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凡夫之见。

  我们听老法师讲经说法这么多年了,你解了老法师的真实义了吗?没解啊!如果真的解了,怎么能有前面的五种困惑?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当成如来的讲,也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当成老法师的讲,那样会误导众生的,误导众生会断人家法身慧命的,断人家法身慧命,你的罪业可就造大了。

  我建议已经出来讲经说法的同修和即将出来讲经说法的同修,能够身子坐下来,把心静下来,把师父老人家讲的《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和《科注》学习班的光盘认认真真地看上几遍,看明白了,你再讲经说法也不迟。

  我今天所说的,不是针对哪个人,是针对当前发生的事情,针对同修们的困惑而说的,就算是答疑解惑吧。

  最后,引用虚云老和尚的一句教诲,作为今天分享报告的结束语:“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实实念下去。”

  惭愧弟子 刘素云 顶礼

  二O一五年九月

  老法师:

  刘素云居士的报告,是当前社会出现实际上的问题,引出她这一次的报告。报告里头最重要的,是她自己学佛二十五年的学习经过,和所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做为参考。她是怎么过来的?前十年真的跟一般人一样,到第二个十年,她遇到《无量寿经》,遇到这一套光盘,十年的时间,每天听十个小时,听完十个小时之后就念佛。这一段时期当中,她得的重病红斑狼疮,她也没有把这个病放在心上,而是把念佛,听经念佛放在心上,念头转过来了,病自然就好了。这就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体是物质环境,随着我们念头在转变,如果我们的念头善的,它就变好了,如果你要是常常念病,那病上就加病,加重了,那不是治病的方法,不去理它。

  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对这桩事情做了很好的说明,他实验用食品,面包、馒头,同一个锅里头蒸出来的,把它分成三份,一份贴上一个字条,“我喜欢你,我很爱你”,另外一份贴相反的,“我讨厌你,我恨你”,另外一个,什么都不贴,这三个东西摆在一起,分开摆在一起,一个星期之后打开来看,完全变坏了,是什么都没有的;变坏还有一半,还有少分的,是那个恨它的;保存完好的,确实没有变坏的,是你对它喜欢它爱它,就是我们讲的正能量,它没有改变。做很多次,用些食物水果也这样做法,得到的这个信息完全相同,说明我们的念头,不理它是最不好的念头,它变得很快,很快就变坏掉了;不好的念头加给它的时候,它变的速度缓慢一点;好的念头确实能保持。这个证明念头控制物质环境。

  量子力学家提出以心控物,这个心就是念头,用念头来控制外面物质的变化。所以多少人说外面有灾难,灾难可不可以控制?可以,美国的量子力学家布莱登就说过,地球上这些灾难,如果地球上这一些居民,都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他说这些自然灾难,统统都能化解。一般人听了未必相信,我听到的话我完全肯定,一丝毫没有怀疑,是真的。所以我们要改善我们的物质环境,要调整我们的心理。心理,最好的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念佛是最好的念头,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身心健康。外面的药物治疗,种种的方法是有补助,总而言之,没有念头那个效果快速,没有念头效果那么大,最重要的还是念头。我们就看看海贤老和尚,他身体健康,有的时候他劳动,从早到晚,自己得下田种地,所以他的运动量够,这是一个理由,这是个不是真正的理由,不是第一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他的佛号没断,无论工作不工作,他的佛号不间断,这是他一百一十二岁,体力不衰,健康能够保持,这是真正的因素,劳动是辅助,正助双修,产生这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总要记住,连大乘经上,佛都常常提醒我们,端正心念。我们用的方法就是一句佛号,我常常劝勉大家,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放下,无论是好事坏事,统统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好。

  另外,这个报告里头谈到弘法利生,我也常想到这个问题。中国大乘八个宗,我希望年轻人发心,能够把八个宗都兴旺起来。一个人学八个宗的东西,不容易,记住古人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早年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十年,十年学了几十部经典,怎么学的?一部一部学,这一部没有学完,不学第二部,所以始终是一部,十年,几十部经,我学,一部一部学,才能搞成功。学的标准,是我能上台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出来,还讲得不错,自己还满意,这是标准。学得多,走的路对不对?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为什么?我们疏忽了,古人是一生只学一部经,学一部经会开悟,会得三昧,我这学了几十部,搞太多了。虽然一部一部的学,这个是掌握住了,学了一些佛教常识,有小悟,没有大悟,彻悟就不必谈了。小悟也很管事,我讲经教学五十七年,遇到多多少少的人,提出的这些疑难问题,无论是世法,无论是出世法,我还都能答覆得出来,还没有太多的过失,这是什么?小悟。如果大悟,那个效果就大了,可以成为一代的高僧大德,我还不够这个资格。

  怎么个学法?世出世间,我们都称为祖师大德,用佛话来讲,佛教的话来讲,现在没老师,没有老师能不能成就?能。刘素云居士没老师,你看她成功了,她用了十年,就学一部《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她得三昧了。她虽然没说,我心里能看得出来,能体会得到。她开悟了,她悟得比我深,为什么?她十年盯着一门,我十年那个时候至少有十几门,成功了。

  另外还有个例子,胡小林,胡小林用六年时间,专攻《大乘起信论》,他对《大乘起信论》的功夫,解说,大概在今天我们佛门里头,找不到有一个人能跟他相等,找不到。那什么原因?没有一个人在这一部论上,《大乘起信论》分量不大,六年功夫,锲而不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们两个人都是遵守这句话,刘素云居士,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胡小林也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我们要相信这句话,这句话真理,一点都不假。我想学《华严》,你就把《华严经》从头到尾,念上个十年、二十年,就是一部《华严经》。《华严经》九十九卷,一天念十卷,大约就十天,一个月念三遍,能够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底,这扎根了,或是在《华严经》里头,选几品专攻,遍数愈多愈好,得华严三昧,大彻大悟。学《法华》,学《楞严》,这些大经大论。每一个宗派我都希望能复兴,就是真正年轻人下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专读一部经。读上个十年,其义自见。十年之后再十年,那就不是小悟,就是大悟,大悟就是菩萨。真正发心的人,没有老师,有佛菩萨加持你,你这样子学法,就得佛菩萨加持,决定有效果,决定有高人给你印证,证明你真开悟了,证明你讲的没有讲错。

  所以古人说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真正有心专攻,你一定会成就。我希望八个宗都有人来继承,都有人来学习。我有能力的话,我提供大家修学的环境,有个安静地方,天天读十个小时,念十个小时的阿弥陀佛,十年之后,这就是高僧大德培养出来了。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恭摘自无量寿经科註第四回学习班第168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诲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教诲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