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要想把心定下来,首先把欲望放下,爱欲要放下


   日期:2015/9/22 12: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坏诸欲堑』,「《净影疏》曰: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教断令坏」。「堑」是什么?古时候的护城河,这现在也见不到。但是到北京故宫去,故宫外头有护城河,绕著城墙外面。从前城市都有城墙,城墙外面一定有护城河,防御盗贼,他要想来攻打他不方便,这称之为堑。我们这个护城河就是爱欲,爱欲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你的妄念就愈多。所以我们要想把心定下来,首先把欲望放下,爱欲要放下。爱是烦恼,末那识的我爱,这个东西害得我们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轮回,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生活在三恶道,这次到人道来,来喘一口气,做短暂的休息。如果做人这几十年当中,不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死了再回去继续搞轮回。为什么?这一生所造的业要去消,要到三恶道去消业障,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这个事情不是骗人的,不是吓唬人的,圣贤人绝不吓唬人,有什么说什么,句句实话,何必吓你?如果真的有一次吓唬你,说的不是真实的,以后你永远不相信,这是圣贤人决定不干的。所以句句是实话,句句是真话。爱欲绝对不是好东西,「诸苦之本」,爱欲深广没有边际。「众生漂溺之而难度,说以为堑」,像这个护城河又宽又深,古时候的防御工事,有桥,桥是吊桥,晚上关城门吊桥就拉起来,第二天早晨开城门吊桥放下去,防盗贼来攻打抢劫这个地区。所以把它比喻作堑。

  「《字苑》云:堑,绕城长水坑也」,我们一般称为护城河。「佛法剑,截欲堑,令散坏也」。佛法智慧,智慧好比一把利剑,能把你这个欲望化解,好像护城河坏掉,取这个例子。这桩事情确实只有佛法,可是佛法要不信,信得不深,你不会用这把剑断你的烦恼。你要信得深,要解得透彻真正明白,这真不是个好东西,名利财色真不是好东西,现在眼前得到,好像甜甜蜜蜜,可是过后之后灾难无穷。古人比作刀头舐蜜,甜甜蜜蜜涂在刀口上,你舌头一舔尝到了,舌头已经断掉,这个意思就说得不偿失,决定不能干这个傻事情。人生在世要活得什么?心安理得。贫穷不怕,心里头踏实,一生没有做亏心事,你说你这个多快乐,这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一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多快乐的事情!我们是遇到佛法向往净土。如果没有佛的佛法,照我们一生行谊来走,我们来生在天上,至少也是忉利天、四王天,不是在人间,多快乐的事情。可是现在我们知道天不究竟,天的寿命长,还是会死亡,死了还是随业流转,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不是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财色名利决定要放下,丝毫都不能沾染。不要讲试试沾一点无所谓,那一点就要了你的命,那一点就障碍你不能往生,障碍你在佛法里头造业,你说多可怕。因果我们相信,我们接受,因果从哪里来的?跟宇宙的源起同时。宇宙源起一念不觉,第一念没有因,第二念就有因,第一念是因,第二念是果,第一念没因。所以因果从哪里来的搞清楚、明白了,不再怀疑了,人应该要行善道,应该要行正道。为什么走歪路?都是迷惑颠倒,想走捷径,想走近路。要知道捷径、近路有,那是大智慧人、大福德人遇到才有用处;智慧福德不足的人,遇到也枉然,他掌握不住。特别是现代人,现代人可怜,小时候没人教,普遍都有严重的习气。这个习气就是浮躁,所谓心浮气躁,他的心定不下来,欲望太多,心浮气躁这就麻烦大了。圣贤学问要心平气和,心浮气躁是决定学不到的,天天学,学一辈子都学不到。那怎么办?放下就学到。你不肯放下,你就学不到,要把烦恼习气统统放下。烦恼、习气常常会现行,你自己控制不住,见色闻声马上就起来了,怎么办?你要真正相信佛菩萨,真正相信祖师的话,你就有救。

  祖师的话教我什么?教我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门深入,深到什么程度?深到三昧现前,智慧开启,这才能入法。要知道一门深入不是叫你背书,你可不能把方向目标搞错了,不是背书,是什么?是消除妄想,收妄想而已,就是收心。孟子也是这个说法,孟夫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求是找回来,找什么?放在外面的心就是胡思乱想,把这个东西收回来,这叫学问。换句话,真正学问表现什么?清心寡欲,没有欲望,没有希求,就是佛法里讲的三轮体空,真学问。真学问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在外求来的,外面求来的全是知识,知识跟智慧完全不相同,这不能不知道。学佛是求智慧,不是求知识,用求知识那套方法来学佛,你就全错了,你所得到的是佛法的知识,你所成就的是专家学者,这世间人的,断烦恼、消业障、得三昧、成智慧与你毫不相干。我们在学佛之前,一定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佛讲经说法我们才能听得懂,才能听得进去,才能生起信心,才能依教奉行,这就得利益了。

  摘自—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五集)  2012/1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欲望       放下)(五明学佛网:欲望       放下)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谈“放下”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王骧陆居士:简捷放下法门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 精进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