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种瓜与种豆


   日期:2015/9/23 10: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直从事救助失学儿童的丛飞,前几年患胃癌,撒手而去。这次丛飞的妻子邢丹又在高速公路上遭遇横祸。夫妻前后双双离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幼儿,让人不由得由此怀疑,真的“好人有好报”吗?虽然可以解释为因果通三世,但看不见摸不着的隔世因果,终究让人心存疑虑。好人命不长,似乎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但稍微深入了解,分析之下,丛飞夫妻之遭遇并不违背因果规则。

  丛飞与邢丹命受此难,必定是带来了寿命不长的业报。他们在生前基本上都是资助失学儿童,这一生的善行,没有一样是有助于增长寿命的。我们知道,因果都是对等的,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资助失学儿童只能得到名誉、智慧与财富方面的回报,而与寿命增长与否是扯不上关系的。我们不能因为辛勤地种植了水稻,到头来抱怨自家水稻田里没开出雪莲花、也没长出野山参。

  求财在于布施,求寿在于放生以及多救各种众生的生命,求美貌在于性情温和,求眷属美满在于多结善缘等等。这些不同的行为,一一对等地产生不同的结果。

  再分析一下丛飞及邢丹行善的果报。

  从布施得财富报而言,丛飞生前的财富收入是很不错的,正是有这么丰厚的收入,才有可能资助那么多失学儿童。至于后面一度的经济困境,那是因为他的资助已经超过了他的最大承受能力。一肩担道义,只是担得太多太重。这也是他愿意舍己为人,舍小我而成就大众。“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这就像滚雪球,不知不觉越滚越大,以致现在力不从心。”

  在去世前一年左右,丛飞已经是名满天下。时至今日,斯人已去,犹有生前身后名。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盛名也是一种很大的福报。

  丛飞长期救助失学儿童,他生病一年期间,需要帮助之时,同样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以及社会的热情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多得数不胜数,能被社会普遍关注到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这也说明,助人者,人恒助之。

  在丛飞去世后,丛飞的妻子邢丹,二十多岁就从一介寻常百姓一跃而成为共青团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名重一时。这也同样是丛飞一生行善,所得现世福报之流泽。

  至于他们的女儿,现在得到了社会及政府的极大关注,未来的光明前途是可以预见的。丛飞夫妇生前救助孤儿,身后自己孩子同样被社会极度关爱,这同样是对等的因果。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丛飞夫妇一生善行对等的果报,一一在生前身后显现无遗。他们未来世之福德果报,更是不可限量。

  在我的帖子与邮件中,经常有人提到自己的亲朋眷属一生善良勤劳,为什么却不得善终?由此动摇了对善有善报的信心。因果是完全对等的,增加别人的寿命,才会回报于自己的寿命增加。回头想想,这些亲朋眷属在世时做过多少有助于增加寿命方面福报的善举?你说你生病时吃过药了,病没治好,就认为医药都是骗人的。问题是你得的是风热感冒,吃的却是治痢疾的药,能怪医药不起作用吗?种的牵牛籽,开的牡丹花,世间没有这种因果。外因方面,求长寿最有用的是放生。比如如果坚持不杀生,心无杀念,且经常放生,这一生就不易遭横夭短寿之报,能顺顺当当地尽其天年。放别人一条生路,天地之间自然有自己的一条路走。宿世的业力,也同样需要现世的助缘才能成熟的,心无杀念,就没有了杀业成熟的机缘了。

  因果的模式是:因+缘=果。因是过去的既成事实,谁也回不到过去,所以以前的因是改变不了的。缘是“因”成熟所需的条件,就像种子需要水、阳光、土壤肥力这些条件才能发芽,这些条件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改命如何改?就是从“缘”上入手。贪嗔痴是恶业成熟的沃土,善心嘉行是善业成熟的条件。让恶业的种子在沙砾与干旱中枯萎,让善报的种子在沃土与春风中茁壮成长,果实累累压枝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遭遇横祸)(五明学佛网:因果       遭遇横祸)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