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能量守恒与不生不灭、生死轮回


   日期:2015/9/24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19世纪三个重大发现之一,当你研读了一定的佛教理论之后再来研读这个定律你会发现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心得。

  这个伟大的定律的完成得益于三位科学家,最早的一位是被称为“疯子”的德国医生迈尔(1814-1878),1840年开始在汉堡独立行医。他对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而且必亲自观察,研究,实验。1840年2月22日,他作为一名随船医生跟着一支船队来到印度尼西亚。一日,船队在加尔各达登陆,船员因水土不服都生起病来,于是迈尔依老办法给船员们放血治疗。在德国,医治这种病时只需在病人静脉血管上扎一针,就会放出一股黑红的血来,可是在这里,从静脉里流出的仍然是鲜红的血。于是,迈尔开始思考:人的血液所以是红的是因为里面含有氧,氧在人体内燃烧产生热量,维持人的体温。这里天气炎热,人要维持体温不需要燃烧那么多氧了,所以静脉里的血仍然是鲜红的。那么,人身上的热量到底是从哪来的?顶多500克的心脏,它的运动根本无法产生如此多的热,无法光靠它维持人的体温。那体温是靠全身血肉维持的了,而这又靠人吃的食物而来,不论吃肉吃菜,都一定是由植物而来,植物是靠太阳的光热而生长的。太阳的光热呢?太阳如果是一块煤,那么它能烧4600年,这当然不可能,那一定是别的原因了,是我们未知的能量了。他大胆地推出,太阳中心约2750万度(现在我们知道是1500万度)。迈尔越想越多,最后归结到一点:能量如何转化(转移)?

  他一回到汉堡就写了一篇《论无机界的力》,并用自己的方法测得热功当量为365千克米/千卡。他将论文投到《物理年鉴》,却得不到发表,只好发表在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医学杂志上。他到处演说:“你们看,太阳挥洒着光与热,地球上的植物吸收了它们,并生出化学物质……”可是即使物理学家们也无法相信他的话,很不尊敬地称他为“疯子”,而迈尔的家人也怀疑他疯了,竟要请医生来医治他。他因不被人理解,终于跳楼自杀了。

  另外两位是英国科学家焦耳(1818-1889)和数学教授威廉·汤姆孙(1824-1907),1840年,焦耳发现将通电的金属丝放入水中,水会发热,通过精密的测试,他发现:通电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1841年10月,他的论文在《哲学杂志》上刊出。随后,他又发现无论化学能,电能所产生的热都相当于一定功,即460千克米/千卡。1845年,他带上自己的实验仪器及报告,参加在剑桥举行的学术会议。他当场做完实验,并宣布:自然界的力(能)是不能毁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力(能),总得到相当的热。可台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对这种新理论都摇头,连法拉第也说:“这不太可能吧。”当时的威廉·汤姆孙(1824~1907)是一位数学教授,他8岁随父亲去大学听课,10岁正式考入该大学,乃是一位奇才,而今天听到一个啤酒匠在这里乱嚷一些奇怪的理论,就非常不礼貌地当场退出会场。

  焦耳不把人们的不理解放在心上,他回家继续做着实验,这样一直做了40年,他把热功当量精确到了423.9千克米/千卡。1847年,他带着自己新设计的实验又来到英国科学协会的会议现场。在他极力恳求下,会议主席才给他很少的时间让他只做实验,不做报告。焦耳一边当众演示他的新实验,一边解释:“你们看,机械能是可以定量地转化为热的,反之一千卡的热也可以转化为423.9千克米的功……”突然,台下有人大叫道:“胡说,热是一种物质,是热素,他与功毫无关系”这人正是汤姆孙。焦耳冷静地回答到:“热不能做功,那蒸汽机的活塞为什么会动?能量要是不守恒,永动机为什么总也造不成?”焦耳平淡的几句话顿时使全场鸦雀无声。台下的教授们不由得认真思考起来,有的对焦耳的仪器左看右看,有的就开始争论起来。

  汤姆孙碰了钉子后,也开始思考,他自己开始做试验,找资料,没想到竟发现了迈尔几年前发表的那篇文章,其思想与焦耳的完全一致!他带上自己的试验成果和迈尔的论文去找焦耳,他抱定负荆请罪的决心,要请焦耳共同探讨这个发现。

  在啤酒厂里汤姆孙见到了焦耳,看着焦耳的试验室里各种自制的仪器,他深深为焦耳的坚韧不拔而感动。汤姆孙拿出迈尔的论文,说道:“焦耳先生,看来您是对的,我今天是专程来认错的。您看,我是看了这篇论文后,才感到您是对的。”焦耳看到论文,脸上顿时喜色全失:“汤姆孙教授,可惜您再也不能和他讨论问题了。这样一个天才因为不被人理解,已经跳楼自杀了,虽然没摔死,但已经神经错乱了。”

  汤姆孙低下头,半天无语。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道:“真的对不起,我这才知道我的罪过。过去,我们这些人给了您多大的压力呀。请您原谅,一个科学家在新观点面前有时也会表现得很无知的。”一切都变得光明了,两人并肩而坐,开始研究起实验来。

  1853年,两人终于共同完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精确表述。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三种表述:永动机不能造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三种表述在文献中是这样叙述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所谓永动机是一定造不成的。反过来,由永动机的造不成也可导出能量守恒定律。”这里不难看出,三种表述是完全等价的。但笔者认为,这种等价是现代人赋予它们的现代价值,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查就会发现,三种表述另有它连续性的一面,但还有差异性的一面。这种差异反映了人类认识定律的不同阶段。

  以上我们又共同复习了一下曾经学过的知识,当我们接触到佛法之后,便会发现,佛教中的一些理论与这个定律是不谋而合的,心经上这样描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两者的描述惊人的相似,只不过一个用能量来描述,一个是用诸法空相来描述。

  佛教对生死轮回的大致描述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个生命形式的开始,生生死死不断的轮回。从能量守恒定律来判断的话,“人死如灯灭”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活着的时候不断的进行能量转换,人体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能量,当人死的时候,这个能量消失了吗?当然不会,这个能量只是发生了另外的转换而已,肉体死亡了,但生命仍然存在,因为生命也是一种能量。

  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也能解释业力的问题,我们每天通过各种饮食方式摄取了一定的能量,然后通过各种行为和情绪把这些能量又消耗掉,那么被消耗的能量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转换成了佛教讲的业力这种形式罢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生不灭       生死轮回)(五明学佛网:不生不灭       生死轮回)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10~11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0~10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0~9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0~8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70~7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60~6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50~5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40~4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0~3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20~2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