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林口厨师命案的省思


   日期:2010/5/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道升

八十七年十月十一日,在台北县林口乡一处别墅发生一件惨绝人寰的命案,凶嫌林○山(十九岁),伙同其吃喝玩乐酒肉朋友五人,赖○宜(林嫌女友),苏○海、江○萍、刘○凤、卓姓少女,他们年纪均在十六至十九岁,用菜刀杀害其父亲林○土及母亲曾○秀各杀五十多刀。次日佯装回家,因彼指甲仍有血迹反应,化验与死者血液吻合,无法狡赖才认罪,并供出作案动机及经过。

林嫌及其好友苏嫌本来在传播公司做事,后来认识在酒店上班的赖女、刘女,然后搬到林嫌家中共住,因游手好闲,林嫌又常向父母伸手要钱玩乐,遭到林○土夫妇责骂,且林○土对苏嫌十分不友善,致林○山怀恨在心。

警方调查得知,林嫌之母曾○秀对林○山很溺爱,要钱给钱,念专科时已开百万名车,林嫌用钱挥霍,在同学中当「大哥」,好逸恶劳成性、读书时因打架而被退学。而林嫌之父管教很严格,引起林嫌不满,在一年前就向朋友苏某提议要杀害其父母,并约定得手后要平分父母的财产、保险金、父母丧礼所得奠仪。案发前三天,与五名共犯再度研议行凶方法,林○山提议以刀砍死父母,再伪装遭人强盗杀人,或以药物迷昏,或者注射毒针毒死。

就在十日晚上,六人住进林宅,林○土夫妇应酬回家,到次日三时,林嫌与苏某分持菜刀行凶,林嫌先砍其父亲颈部一刀,又砍母亲头部一刀,林○土夫妇高喊「救命 」,林嫌追杀其父亲,苏嫌负责杀他母亲,曾○秀在一楼客厅被杀死,二人再合力追杀林○土到厨房外,林某重伤倒地被拖回饭厅再砍,直到气绝身亡,行凶过程中四名女子分持菜刀在旁助势,苏嫌并拿走林某身上四万元及首饰。林○山杀害父母后,企图用瓦斯筒引爆毁尸灭迹,但两度引爆未果。林○土夫妇共被砍一百多刀,颈部都快切断,而手脚也被切割。

林○土夫妇在台北县做外烩(办桌)很有名,他本身也是厨师,做外烩生意数十年,颇有积蓄,在大陆也有投资事业,日前才卖土地给台电公司林口发电厂,得了一笔巨款。林嫌是林○土夫妇独子,从小溺爱到大、又顽皮,经常辍学出问题。令人心寒是,林嫌在警方供称: 「杀红了眼,根本没有感觉。」其友苏嫌已手软,林嫌竟然用菜刀架住苏嫌脖子喊「不再砍杀的话,就大家一起死」,其疯狂无人性与禽兽没有两样。看了以上的这幕血淋淋人间惨剧,让很多人心里很沉重,空气中几乎有窒息感觉,对于重视伦理纲常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下的我们,怎么会出现这种人的面孔,野兽的心肠呢?答案其实在佛法与《安士全书》中可以找得到。

阳间有负恩背义的人,地府则没有不偿还的债。一般人只知道今生的债务很重,不知道来生的债更重。平常如果我们久别人债,看到债主站在家门口讨债,我们不敢回家,而且还会记恨这债主这么讨厌到我家来讨债。这只是今生生活贫累所举之债而已,若累世的债业如山,那要怎么办呢?债主直接就到我家投胎做子女,他安然高卧在床上,欠债夫妇两人,还要百般珍惜,乳哺怀抱,嘘寒探暖,百般呵护宠爱,等到年纪长大,爱子变成不孝讨债子,将家宅田园,尽行挥霍玩乐殆尽,不留一针一草。这时候,他的父母回想半世辛苦经营,原来是借本求利息,枉为他人做牛马。净空老法师说,六亲来作眷属,无非是 「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因缘。未说破、眼前膝下都是骨肉,但明眼人点破,乃知前后左右,无非是索债之人。在理上来说,真相是如此;但事相上来说,我们欢喜来接受一切因缘安排。如果是不好的因缘,我们应以恭敬心、忏悔心、包容心,来消除过去世不好的恶缘。转恶缘为善缘,最好共同修行、念佛、行善,能如此宿债是可以转。

清朝顺治年间,有位梁石柱富商,很疼爱他儿子,他儿子十九岁时,生病很重,梁某悲痛不已。其子忽然叫他父亲名字说:我第一世前生住在徐州,有三百两金子,和你前生一起做生意,在旅途中我得下痢上厕所,你趁机用利刀刺我胸部而死。然后你用刀割腕,假装我是被强盗杀死,你手是抵挡强盗而受伤流血。我死后,投胎到睢陵县王氏家,二十年前的王某就是第二世的我,你慢我三年也死去,也投生到睢陵,就是今天的你。在第二世时,我曾经在旅馆遇到你,和你发生争执打架,我用拳打你,你因与我素未谋面不介意,我后来愤恨而终。第三世便来投生做你儿子,十九年来统计,我小时长痘疹,你发医药费多少?请老师教我读书用多少?等我婚取太太用多少?考试拜老师用多少?其余零星小费共三百两金子,钱债已还清,但命债则没还。看在这十九年你待我丰厚,我本来不忍说出这宿世怨债,但现在快死了,怕阴府不会宽恕你。梁某日夜哭悲,并告诉他家人,我儿子聪明又孝顺,怕我伤心才编这个故事来安慰我,天底下那有父子是仇人呢?不久之后梁某用长枪木柄顶在墙壁,用力将身体刺向锋利枪头自杀胸部,枪刃入胸有七、八寸,并钉住梁某胸骨上,偿还三世之前他用尖刀刺向徐州商人胸部那一刀之宿债,并留下遗书,告诉家人说,如果邻居问起,就说年冬歉收,抵抗盗贼不幸遇刺死亡。(录自安士全书)

在桐城县姚东朗,其子十岁生重病快死去,姚某焦心如焚对他儿子说:「你为什么没缘作我儿子呢?」他儿子忽然变成北方口音说:「我第一世乃山东某寺出家人,存有三十两黄金,但被我师兄窥伺,有一天我师兄推我下水溺死,当时我高呼观音大士圣号,大士说:「这是你的定数难逃,过去世罪孽」。我死后县府来验尸,你是当时的县长,我师兄用抢我的三十两金子巴结贿赂你,你未侦办缉凶,我的沉冤未雪。后来第二世,我做你弟弟姚嵩绍,追随你二十二年也未讨到债,后来因故死去。现在我来当你儿子,十年来,你养育我的费用,刚好快接近三十两,我现在快死了,你家有一支拐杖,我很喜欢,你可不可以烧掉送给我,这样刚好满三十两金子。我师兄也是索讨前世送你三十两金子来,他是当你长女,现在嫁到溧阳县潘氏,快要生产,我死后会去投她的胎,然后让她流产母子均死。 」这是发生在清朝康熙乙卯年五月。(录自《安士全书》)

看了林口厨师儿子杀父母逆伦血案,再看前面《安士全书》中因果公案,真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最好说明,公案中透视苦空、无常、无我的真谛。我的太太,我的小孩,我的洋房田宅、存款……我的身体,原来都是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悟透了,你会很清凉、很清净、很解脱。看了林口厨师命案,有下列几点省思:

1、都是钱惹的祸,林嫌是独子,本来他就可以正正当当来继承遗产,但为什么急着现在要谋夺父母庞大家产呢?而且还要勾结外人来做案。我们没有宿命通,不知道林○土夫妇过去宿世是否有抢夺这六人钱财,现在 「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而且因果来的时间只要十八年,因缘这么巧,林嫌六人又隔世再相识,作案当天还一起登堂入室住他家。林嫌从小叛逆到大,天天让如债务人的父母烦心发钱还债,他母亲还心甘情愿偷塞钱给他,还钱债十八年时间到了,和前面公案对照,钱还清了,那命债呢?所以有钱有福报,是前世布施得来果报,有钱也不必得意造业,钱是 「五家共有,天灾、人祸、盗贼、官府、败家子。」所以有钱更应该继续造福、惜福、培福,不要悭贪舍不得。布施给饥寒贫苦人家。把福报让给大家分享,这样的福会更大,业会消得更快。福报给大家共享,表面上看你的新台币好像有减少,实际上,看不到的福报更大,则不是新台币可以计算,不仅可以消灾、延寿、荫子孙;若能回向西方,那福报更大。这培福再造福,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做,眼光短小的人只想今天、明天、今世、今身而已。所以 「享福了福,福尽悲来」;「吃苦了苦,苦尽甘来。」实在是至理之言。

2、林嫌拼命花父母血汗钱,去请他六个难兄难妹吃喝,可能林嫌与这六人过去生中一定有很深因缘相处过,今生相遇才会臭味相投,林嫌待他们之好超过对待父母养育之情。所以过去生中结好缘,今世见面特别好感,甚至成为你的贵人;苦前世结恶缘,今世所谓仇人见面份外眼红,或很讨厌他(如林嫌之父讨厌其子及苏嫌),这就是宿业习性还在,他八识田中还有跟对方结恶缘种子,见面了,是业种现前。所以因果不是不报,时机成熟时便现形,种子自动跑出来,自然有苦报发生,因为有种子,当然会有果,这就为什么谈因果要看三世或多生多世。念佛修行,就是要把第六识分别,第七执着破除,自然六根对六尘,不会有六识种子跑到第八识去储藏,种子没有了,果报怎么会有呢?譬如你今生不杀一只活鱼造杀业,没有杀业种子入八识田,来生你再来人间,你就不会有挨一刀的果报;同样情形,你今天挨别人五十刀,那前生一定有杀害五十条生命之前科纪录输入你八识田中(类似今天前科纪录输入八号分机。)张三和李四相处没事,和你相处就吵架相杀,这不是张三古怪,你和张三有共业,如何来消业呢?我们念佛修行一切善都回向给他,你把功德回向给他,不仅化他业障,也消你自己业障、化解双方宿世怨业。能这样恭敬心来回向及修行,你的慈悲心、平等心、欢喜心、度量心,怎么不会生出来呢?除了念佛行善回向外,日常生活中你要对待他(她)更客气、更尊敬、更忍耐、更亲切,能这样落实回向,用这份真心,你和对方的共业怎么不会业消怨散呢?你说,能这样真诚,对方对你态度怎么不会改善呢?当然会,这叫消业,学佛修行就学这一点,这叫改过、忏悔心,布施六度,你统统做到。

3、做杀业工作的人,要有惕心,要信因果,生忏悔心,多行布施,最好戒杀改行,减轻恶业力累积速度。天下有食肉之人,才会有杀生之人,二者互为勾引。世人习见习闻,所以不知不觉。林○土一生从事外烩工作有数十年,每桌都有鸡鸭鲜鱼活虾,每天所造杀业实在无法计算。假如一天办三十桌,一天杀三十只鸡,一月至少有七百只鸡,一年有八千四百只鸡。这还不包括鸭牛羊鱼。各位想想,这些血债如何还?经上说造杀业堕血途。禽兽与人形体不同,知觉相同,牠们被宰杀时,也是在厨房屠宰场被绑住,惊走哀鸣,爬墙登屋,有洞牠都会钻进去,你杀一只鸡,其它鸡都惊叫,你杀一只猪,其它猪都不吃东西。猪鸡尖叫与人喊 「救命」是一样。敌人屠城,父母伤残哀号呼叫目睹妻小被杀支解身体。这与我们亲看动物被宰割之时,那种鸡飞猪啼惨叫声,杀完五脏抓出,它口里还吐气如丝,咽喉切断而眼未合胧,与人被杀实在没两样。林○土夫妇一生用 「菜刀」做生意赚大钱,结果自己也死在「菜刀」之下。一生都在「厨房」工作,结果其被儿子从卧室追杀到「厨房」,最后倒在饭厅前,这种因果巧合,不是很令人触目惊心吗?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地藏经》上说: 「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平常我们切鸡鸭,也是割头剁脚。而林○土颈部也几乎被其儿子砍断、手脚也无法幸逃。这不是很巧合吗?

4、教育小孩,要从胎教,出生开始,母亲怀孕时,最好吃清淡食物,诵经念佛,诵《心经》或大悲咒,消消肚子中孩子的业障,也培养他们善根福德。小孩出生以后,最好教他们读《心经》、大悲咒、观世音菩萨圣号或读儒经。笔者太太生小儿时,我听善知识教导,照《地藏经》中第六品开示: 「有新产者(刚有孕时),或男或女,怀孕第一个七,开始读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其念菩萨名号,可满万遍,则新生子,可以仗菩萨神力消其宿殃罪业,增强其福报基础,平安快乐容易养,而且可以增长寿命。 」,我照做,结果我小儿被算命仙说,晚上二点一定会叫一声而且不好养。结果生出来有四千五百公克,全医院最重,怀孕时我同修只吃吐司水果、吃荤一定吐,因为我命中说无子,我力行诸善,并向观音许愿吃长素求子,结果如愿,而且真如《普门品》上说 「福德智慧之男」,结果我小儿真的半夜二点会叫一声,但翻身便又呼呼大睡,我小儿当时每天都在晚上八时吃完牛奶后便一觉睡到天亮,我们夫妇根本不用半夜起床泡牛奶换尿布。众生都不去向佛菩萨求,偏信求一些医生专家,不知从根本消业做起。而且你怀孕诵经念佛,还会感召好因缘来投胎做你孝子贤孙哩!这么简单又好方法不学。另外小孩出生以后做月子或请客,也不要杀生,以免感召不如意业报。《地藏经》上第八品开示说: 「初生时,不论男女,未生前作三宝善事,以增舍宅威光,舍宅土地神欢喜无量,会保护子母不受外邪侵入;出生后,不要杀生取鲜味进补产母,这样杀动物母子,来补我母子,有违慈悲。或邀请亲朋把酒杀生庆欢,有违天地仁慈,灭舍宅威光,子母不得安乐。 」当初我同修也是素食中药进补,满月也办素食请客,现在也没有身体虚弱。因为《地藏经》说,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要争吃血食,稍为无福者,鬼得其便,连母子都不安。

用佛法来做家中眷属相处宝典,是处在今天杀父、杀母、杀夫、杀妻、杀子的混乱社会中,唯一救命丹。不管报怨也好,不管讨债也好,无因不成果,无业不来相聚成眷属。业既然现前,因缘既然来了,我们坦然面对眼前的忤逆不顺,谁叫我们前生造业结恶缘呢?事情做了,我们不用赖债逃避,世间久别人钱债都没办法逃,更何况累世千奇百怪的债业呢?用忏悔心、忍辱心、还债心、平静心,还完债以后就没有债的心,用包容心,用慈悲心,去面对你眷属所加诸在你身上的横逆,能如此发自真心去做,你还债会还得很欢喜、很顺利,等债务都清,你清净心、平等心、觉悟过去宿业因缘心,自然流露出来,佛性也出来,把眼前秽土转为净土,把困顿苦厄转为清凉解脱,把恶缘转为善缘,把怨业债主转为莲友道侣,把家及周遭一切,变成莲邦,并度化亲朋眷属学佛念佛,能这样,再坚信切愿志求净土,你说将来往生极乐国,不是弹指之顷吗?

注:(1)为尊重亡者及嫌犯人格,又兼顾事实,故本文中人名姓是真的,名字中间一字用○,末后名用假名。
(2)愿本文流通功德,回向给林○土夫妇与林○山等六名嫌犯,解怨释仇,业障消除,离苦得乐、信愿念佛。
◎本案凶嫌林○山,已于公元二○○年五月七日晚间九时四十五分,在台湾桃园枪决伏法。其在龟山监狱监禁三年,接受妙慧法师接引,入了佛门,在狱中诵经,心念转变忏悔,自己说:「做一件没天良的事非常后悔。」死后并捐出心脏、肾脏、眼角膜、骨骼、皮肤五种器官。总算弥补其做这件弒父弒母大恶,有赎愆之机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杀       因果)(五明学佛网:戒杀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 

 温金玉教授:吕碧城与戒杀护生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