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真空妙有


   日期:2015/9/26 16: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宇宙的本性及真相千百劫以来,修行人都在寻找真理,探求宇宙真相。佛家讲“见性成佛”。性又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而且越说得多,比喻、描述得越详细,反而离它越远。只有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才能证悟到它的存在。

  性有许多代名词,如:真我、本来面目、道、真如、本性、实相般若、菩提、如来、如来藏、法身、涅槃等。纵然用上百个代名词来表达也不够准确,只能说接近它,相似它。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的本性只是一种存在,虽存在,但又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中都有它的存在。但你看到或感知到的只是万事万物的表相,你却感知不到,更看不到性的存在。说它是空无,它连空无也无,故谓之“真空”。一个连空无也无的“东西”(它什么东西也不是,此处只是方便讲),当然没有分别,清净无念,无作无为,只是如如不动。

  佛以及古大德们,为了度化众生,引导众生去接近本性,因此,劝众生不要分别,不起心动念,无为,修定等等,都是在让你靠近它。为此,还让你破除障碍,万缘放下。

  但是,众生由于不明白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有,是可以得到,可以占为已有的东西。因此又怎能真正放下呢?

  宇宙的本性虽是真空,但又能无中生有,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空性中变现出来的。性虽真空,但性又表现出无限的作用。它是通过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来显现它无穷无限的作用。这个万事万物表现出来的作用既是“妙有”。性在万事万物中,因此,万事万物的作用都是性的作用,也只有通过作用才能显现出性的存在。真空的本性中能显现无限的事物,无限的事物又在永不停息地无限的变化,从而显现无限的作用。难道这还不够“妙”吗?仔细悟来,真是妙不可言。故谓之“真空妙有”。

  万事万物虽能显现无穷无限的作用,但它是真空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一种假相。看上去似是实有,但由于它都是从真空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俗话说“本性难移”,为何难移?因为“性”与“相”本来就是一不是二,是不可分割的。

  万事万物既然都内涵着真空的本性,因此,万事万物也是真空。真空也是万物。这就是佛法所谓的“不二法门”。

  正是由于万事万物都是真空的显相,真空的本性决定了万事万物实不可得的特性。人们只能用万事万物的各种作用,但实际却得不到它。这正是佛在经里告诉我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言。佛用最简捷的八个字道破了万事万物的真相。又用“真空妙有”四个字道破了整个宇宙的真相,又用“不二法门”道破了本性真空与万物妙有之间的关系。

  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虽然在经里明确地告诉众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众生还是疑而不信,半信半疑。原因还是不明道理,只知表相。

  由于人类是三维层次的生命,认识和感知一切事物,都是用三维层次的眼、耳、鼻、舌、身去感触。而眼、耳、鼻、舌、身只能感触到事物的表相及现在,而看不见内在的空间和时间。

  人们的肉眼只能看见现在这一秒钟的事物,而前一秒钟和后一秒的事物都看不见,过去和未来更看不见。因而只知事物现在的表相,而每个事物都是有时间和空间的。时间和空间又是永不停息地在变化,这些变化过程是肉眼所不能及的。

  因此,只看事物表相而不知本性,只知表相似有而不知本性是空。所以,生生世世迷惑颠倒,本末倒置,才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为什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由以下三个原理可以证实:1、万事万物皆是缘聚缘散万事万物既然都是宇宙真空本性中变现出来的,因此,它本无自性,因缘而生,缘散而灭。

  例如:种子,只是人给它定的假名而已,只有能发芽生长的,才能称其为种子。但它自己是不会发芽的,要想发芽,必须有土壤(地)、水、温度(火)、空气(风)以及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缘。没有这些因缘的聚合,它不会发芽,也就不能称其为种子。因此,种子只是一种没有自我的假名。

  又如:火,也要有四大之缘组成。火不能凭空而生,需有地,木生火,木、油、气可燃,都源于地;木、油、气中都有湿度为水;生火的木、油等物也需有一定的温度,结冻成冰是点不着的;生火需要有空气,无氧不能燃,这就是风。同时也要有时间、空间等因缘。离开这些缘,也无火可言,无火可见。又如:风,也是凭借各种缘的聚合才能体现出来。通过观察到水被吹动的波浪,树木、物体的摆动,飞沙走石的流动,这都属于地缘;风中有湿度属于水缘,风中有凉热的温度属于火缘;风本身既是空气的流动。再加上时间、空间,才能体现风的存在。前面三个实例证实了万物由缘而生,对于万事也是如此。

  例如,“讲课”是事,要有授课老师,听课的学生、场地、设备、讲义、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缘组成,才能称其为讲课,否则就不存在“讲课”这件事。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之名都勉强其名,实无自我和自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实物,全是因缘而生,离缘而灭,无缘而不存在的事物。因此谓之:“名可名,非常名”。

  从以上几个举例展开,你可以对万事万物进行分析,无一不是缘聚缘散,均无自我。而人们认为它有自我,这就是“我执“,是追求万事万物和贪心的起源。2、万事万物永不停息地变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

  你说是它,它又已经变得不是原来的它了。虽然不停地在变化,但由于肉眼观察不到细微的运动和变化过程,看上去似乎没变。

  例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但他的肌肉、内脏、呼吸、细胞等一切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及整个宇宙的时空在运动变化。

  只要随时在变化的事物,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瞬间之相,这种瞬间之相是无法留住的,过去就过去了。人们只能在录像、录音中回忆过去,而不能真实地留住它。

  只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才是真的,但宇宙间只有本性是如如不动的,是永恒不变的。它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一粒树种,它的变化过程是:芽、苗、小树、大树、原木、方木、木板、新桌子、旧桌子、糟木、灰、土。

  又如:你今年如果是50岁,你曾经有过20岁、30岁、40岁,但是,那时的你如今又在哪里?留住了吗?等到老时,如今的你又在何处?今生你是谁?前世谁是你?来世你又是谁呢?

  不仅长远的相无可保留,即使是当天的相也无法留住。一天中的你至少也要有几万个动作,哪一个动作之相又留住了呢?

  你所看到的各种相都如同在演戏,你自己也要在这台戏中扮演各种角色,戏散之后空空如也。

  如同你看电视,里面演得红红火火,电视机一关,什么也没有。

  人生也正是一台戏,每一个人都是戏中的演员,戏中的妻儿母女都是扮演的假相而已,过后什么也没留住,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万事万物实不可得根据前面所谓“缘聚缘散”和“不停变化”这两条原理,决定了万事万物实不可得的原理和真相。

  万事万物虽是一种存在,而它们的存在,只是在自然地表现各自不同的作用。人们只能用万事万物的作用,但又不可能得到它。

  即使你错误地认为你得到了它,也只是在欺骗自己的心,你得到的只是一种心理欲望的满足。然而连这种心理欲望的满足也是虚假的。你的心理欲望和满足也是缘生缘灭的,也是每时每刻在变化的。

  例如:当你饮食之时,所谓的色、香、味只是暂时地骗一骗你自己的舌头、鼻子、眼睛而已,刚咽下去,这些色、香、味的感受就都消失了。因此,所谓的欲望满足也是虚空假相而已,实不可得。人们总想得到和占有更多的东西,但是却不明白,不仅你想得到的万事万物这些客体是一种假相,实不可得,就连你这个想得的主体也是一种假相。你这个所谓的主体能保持不变吗?能永远留住世间吗?显然不能。你的肉体也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缘组合而成,也是一种虚名假象。那么,连你自己的肉体都在不停地变化而不能保持,更不可能得到永不停息变化着的万事万物,因此,万事万物实不可得。三、宇宙真相的启示前面我们浅谈了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这些真相为我们提示了什么呢?

  1、宇宙的本性是真空,是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空的就连“空无”二字也不能确切地描述它。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不停地变化,而本性却永恒不变。

  宇宙及万事万物是相,而本性是体。体和相是一不是二,相中有体,体既是空,故相也是虚空假相。

  体是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体是真空,相是妙有。

  万事万物从表相上看,它的变化过程似乎有生灭、垢净和增减,但由于本体的如如不动,没有生灭,决定了万事万物这个相也没有生灭。

  而人们肉眼看见的生灭,只是一个蛹动阶段和某一变化过程,如同水面的层层波浪,当波浪起伏时,水生了吗?当波浪平息时,水死了吗?它既没有生,也没有死,因为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真空和妙有的关系。

  2、如果真正明白了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明白了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但它又有无穷的妙用。

  这种妙用仅仅是各种不同的作用,而非可得的实体。

  那么,我们再面对世间的一切事物时,就不会再去为了得到某些物质和利益而动念追求。

  心不动念,心静神安,无忧无虑,无求无欲无烦恼,是何等的快乐。

  但是,佛法并不是消极的,虽不动念追求,但又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作用。

  如果执着空,不去起用它们的作用,则自堵其路,受到空的束缚和障碍,而难以生活和生存。如果执着有,则动念外求,心神不安。贪无止境的欲望会使你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生活得又苦又累,如同一生泡在苦海里难以解脱。如能把握好真空妙有的宇宙真相,在遇到任何事物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不再分别和执着事物,不再追求利益和结果。心里很明白,我只是在用它的作用,而不想得到它。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取舍,没有欲望,没有得失,没有成败,那么,无论得失、成败,对你来说都是通达的,都是清静平等的。

  这就是一法不见,一无所求,而又达到一法不舍。这种生活境界是何等的大超脱,大自在。不是极乐,又是何处?

  因此,觉者为佛,迷者凡夫。

  觉者当下就是极乐,迷者当下既是苦海,关键在于对宇宙真相的认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宇宙       真相)(五明学佛网:宇宙       真相)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如本法师:宇宙万有本体论 

 方立天教授: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田光烈教授:赖耶缘起与宇宙人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