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行善时,他的俱生神威力就增大


   日期:2015/9/26 18: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法门,最终要的是沟通两点,第一,人和阴性众生的关系,他能化解掉阴性众生,就相当于他能净化。第二,他能弥补人性格上的缺欠和不足,就相当于补漏洞。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都注重和天地万物的沟通。佛说这个法界很复杂的,外相是很复杂的,多样的。就像佛说,鬼道众生就有八万四千种类那么多。众生呢,有恒河沙那么多。具体分就分为十类别,四圣贤六凡夫。

  看佛教是怎么跟十法界众生沟通。最简单的,就是供养。上午供佛菩萨,就供养四道圣贤。中午供天,就是供养天道阿修罗道。那晚上就下施鬼道,地狱道,化解他们的痛苦。佛教还有水陆法会,放焰口,斋天,还有各种法会。又是唱诵,又是供养。这都是和十法界众生沟通的方式。

  中国人和祖先沟通,要过清明节,要扫墓,要祭祖,要过中元节。死后还要寻找好的墓地来安葬,这些都属于沟通法界能量的部分。只是凡夫沟通的比较少,但修行人沟通的比较多,层次也比较高。

  为什么呢?宇宙之气,对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再打个比方,普佛消灾,普佛就是给斋主修福报。这个有什么原理呢?每个人身上有俱生神。如果人行善时,俱生神他威力就大,能量就大。人行恶时,俱生神能量就减小,人就容易遭受邪气。人要死亡前,有修行的人,都会知道自己俱生神走了,就差不多要死了。以前厦门梵天寺,厚学老和尚,他很有修行。八十多岁时,他跟他弟子说,我差不多要走了,估计中秋前后,因为俱生神告诉他要走了。果然不久,就圆寂了。真的修行人,或者心很淳朴善良的人,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走,就是俱生神会告诉他。

  有个故事。讲以前广州白云机场那次飞机爆炸。几乎都死了,就剩下几个人。他们去厦门南普陀拜观音,有个师父看到他们脸上阴气很重,他也觉得特别郁闷。然后师父就劝他,去做一场普佛。他们做完了普佛,就回到广州,飞机在机场爆炸。就他们几个人躲过了一劫。这就是做消灾普佛,可以延寿。

  过去的恶业,会有一股力量。比如杀业,怨恨很重,那就有一股力量,来影响人的身心。身心清净的人,烦恼比较少的,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开心,就是有恶的磁场在干扰。不开心时,最好去诵《地藏经》,点灯,施食,法会结束,就好很多。这就是这个怨气化解了。

  现在很多人提倡佛教人间化,佛教人间话,不要狭隘的理解为法界只有人道,它还有鬼道,有地狱道,有天道,不是管好人道就好了。中国祖师特别慈悲,有放蒙山,放焰口,这些都是沟通其他法界,化解灾难很好的方式。

  像民间的拜佛,拿着水果香蕉,米饭去寺院拜佛,也有去拜土地。我们不要觉得他是迷信,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它是相。佛教讲的更多是体,体是心好就好了,那相也要跟上。所以说,上供下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了这些供养,他们培养福报也是很快的。如果没有这些供养,以后哪怕很有智慧,但福报很小,连饭都吃不到。

  法界虽然包罗万象,却总有一个根本,那就是心。好心感召善道,恶心感召恶道。如果我们了解了地藏法门,就会对佛法很有信心。佛法讲的方法,诵经,修福,上供下施等,对改变整个身心,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前流行大家修《地藏经》,拜忏,放生。但只是注重于念诵,磕头。却没有上供下施等这些祖师大德传下来仪轨。如果没有仪轨,那样子修,是无法突破法界。所以在家人要修,就要先护持三宝。如果你只是重善根,那怎么念都可以。那如果想要求子,求婚姻等,就要严格按照仪轨来。道场每天念《地藏经》,都要点灯,放蒙山,敲法器,唱赞,这些都是必须的。

  人的障碍,不仅是思维上,更重要是法界的能量对人产生影响。想要单靠自己修行来改变,很困难。一定要借助佛力,天地 之力。有人生病了,你给他念经,还有洒甘露水,供米饭,这些都是要做的,这也是借助天地之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沟通)(五明学佛网:行善       沟通)  

 董群教授:沟通与对话略谈中国佛教发展的开放性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仁焕法师:如何与天地佛菩萨沟通 

 仁焕法师: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济群法师: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空海(惟传)法师:对层次、境界不一样的如何沟通?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