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信心很重要,有信心才有决心,才有动力


   日期:2015/9/26 22: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一次讲到「仁义」的第九十四句,这句我们接著再来深入体会,切磋一下。因为颜回是夫子学生当中,道德学问最高的学生,所以他的行持很值得我们去效法。当然夫子给他的教诲,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应颜回这个学习的机缘。当然我们既然要跟孔夫子学习,那我们就要以颜回为榜样,所谓「德比於上则知耻」,我们跟复圣颜回夫子效法学习,那我们的羞耻心时时都能够提得起来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而孟子也说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其实学问就是从烦恼、虚妄的心,恢复真心、恢复明德,这是圣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那怎么恢复?这方法就是『克己复礼』。「克己」,我们看到《群书治要》第二册二百二十页,上面的注解有说到,「克己是约身」,约束自己的身心,就是不要让身心随著欲望、烦恼去追逐。我们之前也讲到「天命之谓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纯净纯善的本性。但是为什么现在它不能够发挥作用?但因妄想分别执著不能够证得。所以我们有分别,分别比较抽象,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些习气,所以把它放下,克就是克除、去掉了。那去不去得掉这些习气?诸位学长,我们去不去得掉?现在怀疑这么多,怀疑这么久,那真正遇到境界的时候,可能会兵败如山倒。境界还没到就没有信心,可不可以去掉?信心很重要,有信心才有决心,才有动力,信心是基础。本觉本有一定可以恢复,一定可以证得的;不觉本无,这些习气本来就没有,一定可以去掉,可以断除掉的。

  大家不相信的话,请大家现在把脾气拿给我看一下,你假如真的有应该拿得出来。所以是没有的、是虚幻的,你别把它当真,别把烦恼当真,不要认贼作父。其实我们这一念念念为人著想,这些烦恼、这些自私自利就污染不上。所以这个仁慈心,念念为人著想的心要时时保持下去就对了。「工夫到,滞塞通」,你能保持三个月,可能你的自性就恢复了。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个意思是颜回,三月是一时,我们一年有四时,等於三个月之后天气就有变化了。天气变化了,但是颜回的仁慈之心没有丝毫的改变,他三个月都没改变,代表他终身都能守住这颗念念为人著想的心。《中庸》又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真心它是不会变的,一直保持的。当然我们要真的能保持,那警觉性要很高,就要时时以经典来对照自己。

  这个克己从哪里克?从念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其实我们要不要「克己复礼」?那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的灵性是升、是降谁也决定不了,是自己决定的,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还得靠个人。鲁哀公有一天问孔夫子,他说有一个人非常健忘,健忘到什么程度?他搬家之后把他太太给忘了,这个人真是太夸张了。孔子,你看孔子太有智慧,也太慈悲了,为什么?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利益对方。尤其对方是国君,国君开了智慧老百姓就有福,是吧?我们之前讲到孝道,谈很多的是曾子。曾子生了大病的时候,那大官来看他,「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抓住每一个机会,让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他的思想观念正确,他就可以利益百姓。我们都要在这些应对当中,看到圣贤人的存心,所谓「慕贤当慕其心」。孔子抓住一切机会启发国君,他是尽忠,他也是仁慈。孔子说这还不算最夸张的,最夸张的人是夏桀、商纣,把自己都给忘了,把自己都给毁了。把自己的真如本性都给糟蹋,糟蹋自己的明德跟本善,那这是更夸张的!

  而《孟子》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孟子说到「言非礼义,谓之自暴」,我们讲出来的话跟礼义不相应,叫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我的一言一行不能止在仁义的标准当中、心境当中,叫做自弃,自己让自己的灵性堕落。我们都熟悉自暴自弃这个成语,但是我们假如不善护念自己这颗心,善护念一言一行,那我们也在自暴自弃,把自己的真心都给忘了,认烦恼为父母!这些道理我们真的体会到,人不愿意再干这种事情了,下定决心不能起不对的念头,克己。复礼,复礼是返回到时时是真心,礼是什么?敬,恭敬、诚敬,诚敬通真心、通性德。这个恢复就时时保持了,他就契入真心,契入仁道了,仁爱心是真心。那我们把这些道理体会起来,真的做一个有志气的人,这一生不糟蹋自己,要成就自己。那个决心到什么程度?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以不怕死的心对治自己的念头跟烦恼,那就很勇猛了。诸位学长,什么军队是打不胜它的,是所向披靡的?就不怕死的军队。那相同的,我们真的下了大决心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这个克己复礼的功夫就出来了。

  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八集 2011/12/1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信心)(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信心)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界法师:他力信心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培养信心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净界法师: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禅悟的直指 《信心铭》浅讲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十五讲、《信心铭》让我们信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十四讲、当下一念中转烦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