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何谓仁,佛教兴亡人人有责


   日期:2015/9/28 10: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

  仁者爱人,就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在人来讲,就是仁慈的表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如果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加在旁人身上,那就是不仁。

  这个仁者,能吃亏、能忍辱。所谓‘初而勉强,久而自然。'一开始时觉得蹩蹩扭扭的不舒服,可是时间久了,就成为自然,丝毫不觉得勉强。

  这个仁,在事来讲,要有忍耐心,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所谓‘事欲求精,须用苦功,功夫既到,触类旁通。'无论做甚么事情,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地步。怎样能做到?这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甚么是苦功夫?就是一个‘忍'字。忍字好像心上插了一把刀,要忍痛、要忍苦,一切都要忍。忍饥忍渴,忍风忍雨、忍寒忍暑,忍!忍!忍!忍一切不能忍的事。对于一切事,勉为其难。要下苦功,功到自然成。那时,能闻一知十,开了智慧之窍门,对于事理豁然贯通,一目了然,无所障碍。

  这个仁,又可当种籽来讲,譬如种五谷,一定要选择肥大的种籽,禾苗才会强壮,到了秋天才有丰富的收获,这种知识,一般农人皆晓得。如果不选种,不耕耘、不灌溉、不施肥,到秋天就得不到收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在学校读书,也是一样的情形。在学校用功读书,把书的道理研究明白,当然就成为有用的人才。但读书不求甚解,敷衍了事混光阴。毕业后,无一技之长、无谋生之能,则成为家庭的包袱,社会的寄生虫,受人歧视。

  种籽可分为有情种籽及无情种子。有情的种籽,能生出胎、卵、湿、化四种动物。无情的种籽,能生草木植物类和金石矿物类。有情众生,有情有性;无情众生,无情有性。所谓‘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有情和无情的性是相通的,原是一个的。而无情是暂时无情,它要是能返本还原,也会变为有情。但是不容易,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返本还原的机会,这机会好像三千大千世界中一粒微尘那么小。又它虽然转为有情众生,也都是低级的动物,如孑孓虫蚁一类的众生而已。我们虽然是有情,乃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如果不好好做人,就会性化灵残,化为无情的植物。所以在大树中,皆有鬼神住在那里。为甚么?因为大树和鬼神息息相通。人和鬼也是息息相通的,没有隔阂。修道人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堕落到植物中。植物虽有性,但不易变有情。

  同学们!人人可返本还原,可以成佛,只要早发菩提心,用功修行。但若堕落到无情中,成为植物,再想修行,就很难了,到那时悔恨迟矣!□

  佛教兴亡人人有责

  一九八四年四月六日

  佛法将要到灭亡的边缘,无论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应该以复兴佛教为己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可以说‘佛教兴亡,人人有责。'然而佛教徒,更有责任,不可推诿,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怎样才能使佛教复兴起来且发扬光大?这就要深刻反省!时时检讨!应该做的做到没有?为什么没有做到?

  弘扬佛法是大家的事,唯有大家分工合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努力团结一致,才能令佛教兴盛起来。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不可一盘散沙,不要有袖手旁观的观念。

  身为佛教子弟,既认清了自己的任务,便再不能有依赖心理。如:‘反正有人宣扬佛法,我不过是其中的一份子,没有多大的关系。'若是人人有如此想法,那么,佛教何时能复兴?何时能放异彩?恐怕遥遥无期吧!

  在现今时代,若是没有真正修行的有心人住世来领导,恐怕佛教注定要逐渐衰萎乃至灭亡,我们既然是佛教徒,就应当为佛教尽心竭力。在弘法时期,勇猛向前,不可畏首畏尾,不要怕人嫉妒,不要怕人障碍,这是考验。因为经过大冶洪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精钢。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经验之谈。我们要诚心来为佛教贡献,要拿出真正的坚志和决心来为佛教做事情。这样,佛教才会一天比一天好转起来。

  万佛圣城是真正修行的道场,人所共知,绝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依教奉行,不能戴著假面具欺骗世人,也不可有好高骛远的思想,我们知多少,就做多少,这才是修行人的本分。光说不做,落为口头禅,一无是处。又怎能希冀佛教能复兴起来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忍辱)(五明学佛网:佛教       忍辱)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因果观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心理学 

 唐仲容居士:关于佛教的认识论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五、清华大学恭请演讲稿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