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索达吉堪布:怎样证明佛教是真理?


   日期:2015/10/2 18: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怎样证明佛教是真理?

  索达吉堪布答:1、从空性观等方面证明

  一开始我就讲了,佛教是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这一点可从两个角度来证明。首先,从佛教本身的话,着重以空性观来证明佛教是真理。

  佛陀告诉我们,对自我的执著,是社会最大的祸害。不仅如此,每个人的痛苦,也是因为执著自我而引生的。大家可以想一想,你不舒服、不快乐,是不是因为爱惜“我”而产生的?如果你每天心情不好,那可能是对自己的执著太大了,这样的话,哪怕遇到一点点不顺,比如待遇不好、成绩不好、身体不好,也会感觉痛苦不堪。

  但所谓的“我”,用佛教的空性观来抉择时,本体是绝对找不到的,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比如说,人们都认为,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我”。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不可能是同一个,否则,今天的“我”要过明天的日子,明天的“我”要过今天的日子,刚出生的“我”就已上大学、坐在这里听讲座等等,有很多过失。

  还有一种错觉,认为身体就是“我”。其实,身体由很多部分组成,哪一部分是“我”呢?头发是“我”,还是指甲是“我”?头发剃了,指甲剪了,是不是“我”就没有了?如果认为整个身体是“我”,那么身体缺了一部分,比如一只手没有了,是不是“我”就不完整了呢?

  当然,这是佛教中特别细致的观察方法。虽然刚刚接触这些道理时,你不一定能马上接受并打破我执,但只要去深入学习,就会发现里面蕴含了甚深的智慧。通过这种智慧,能打破我们的很多颠倒妄执。

  比如说,你觉得一个人好看而生起贪心,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观察一下:这个人有没有值得贪恋的地方?人体外面是皮肤,里面是肉,肉里就是骨头,那到底是他皮肤好看,还是肉好看,或者骨头好看?皮肤、肉一一割下来,放在你面前时,你还会对他生贪心吗?所以,对一个人的身体爱恋不已,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执著。

  佛教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智慧,用这些去观察时,人生就像做梦一样,无论是自己还是外境,都没有一个真实的。可是,大多数人却往往把梦,耽著为坚不可摧的实有,执著如梦如幻的一切,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当然,真正的无我空性,是大圣者所证悟的境界,并不是依靠几个推理、几个例子,就能马上通达的。但你若通过修学,懂得了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就会逐渐断除自己的痛苦,明白佛教所说的千真万确。

  2、从科学研究方面证明

  有些人可能想:“佛教所讲的这些,只有佛教徒才承认吧。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科学家对佛教的道理,会不会认可呢?”因此,下面就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分析佛教是不是真理。

  对于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的语言,如今很多人兴趣索然,对自己眼前有利的,才愿意去听;而没有利益的,则不愿意了解。但作为追求真理的人,对科学家所讲的任何道理,都应该值得思考。

  这方面,我有很多的理论和案例,但因为时间关系不广说,我只举一个例子:

  杨振宁教授,大家都知道,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八十多岁了。据说现在有人对他有些看法,因为他娶了一个比较年轻的妻子,我作为出家人,不谈这方面的问题。但让我最佩服的是,他作为科学工作者,能以非常客观的态度对待佛教。

  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文中说,就像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所提出的学说,必须具备三个特征,才能被世人广泛接受,并成为科学理论,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这三大特性。他还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现在有些人对佛教一知半解,就信口指责佛教不科学,其实,这些人对科学也不够了解,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

  1985年9月12日,他专程到纽约大乘寺参加玉佛塔的落成典礼。当时他讲道:“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强调,自己向往佛法中大同、宁静、无私的境界,并在科学研究和讲授之余,坚持修禅定。

  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学者,现在可以说非常非常多。此外,英国、美国、法国的许多科学家,如今对佛教真理的认识,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因此,有些人若以科学的名义来否认佛教,说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在七八十年代,这样的舆论比较盛行,但现在公开大肆诽谤佛教的现象,比较少了。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人,既不关心什么是科学,也不在乎什么是佛学,只知道钱财、地位、名声,白天奔跑着追赶这些,晚上甚至做梦,也想的都是人民币,除此之外,再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甚至一些老师搞科研,也是为了过关而已,根本不考虑它是否对人类有意义。许多大学生也不爱学习,在大学里就是混日子,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毕业的时候,该学的知识没有学好,不该学的坏毛病、坏习气反而都学会了,带着一大堆垃圾走上社会。这些垃圾接触谁,就会染污谁,这样的人给社会、家庭、个人,只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现在也有极个别老师,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希望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无论在什么领域中,都能把自他带入今生来世快乐的境地。但这种老师,毕竟为数不多,这也是当今时代的一种缺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真理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真理       索达吉堪布)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方立天教授: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 

 沈海燕教授:境妙究竟——从《妙法莲华经玄义》中看天台智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