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一位怕担任寺院住持的元代高僧


   日期:2015/10/3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元代高僧明本法师(1263—1323年)

  学佛的,常可听到寺院的负责人叫方丈或住持,在佛法兴盛时代,寺院的方丈或住持通常都由较有修为或德行的僧人来担任,从世俗的角度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代表一位僧人是否拥有很多信众的标志。

  而在历史上,也有不愿意当任方丈或住持的高僧,也就意味着,没有当任过方丈或住持的也有可能是高僧。在元朝。就有这样一位高僧,不太愿意当任住持,他就是明本法师(1263—1323年)。元代文学家虞集著的《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八《塔铭》中载:“明本字幻住,号中峰,俗姓孙,杭州新城人(今富阳市新登人)”。

  明本法师是元代天目山禅宗大师,甚被尊为“江南古佛”,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书法、诗歌。他一生著有《天目中峰和尚广录》三十卷、《幻住庵清规》、《山房夜话》,《梅花百咏》等著述存世。

  他的母亲怀胎十月,分娩之前梦见有一个无门无派的开道僧人送给他家一个大灯笼,梦醒即生下了明本法师。明本法师从小禀性淳朴,喜欢吟诵经文,喜欢打坐。七岁开始学习《论语》、《孟子》,尚未学完,因母亲逝世,便辍学了。十五岁时自守佛戒,发誓终生向空寂,入佛门。

  不久,因为阅读《传灯录》时产生了许多疑惑,志在参省,于是登上死关,前往天目山求教于当时著名的临济派禅师高峰原妙(1238~1295年),至1295年前一直跟随高峰原妙习禅

  高峰原妙禅师是当时的著名高僧,但为人十分孤傲,他头发很长也不剃,衣服又脏又破也不换,不愿与人交往,从未露过笑脸,也从来没有给他的任何一个弟子剃度过。可他一见明本法师,便欣然而笑,亲自为明本法师剃发,可见他已预知明本法师将来必成大器。

  明本法师投高峰原妙禅师门下之后,花了很长的时间研读《金刚经》,对许多疑惑之处有所理解,但他认为自己虽然识量疏通,于佛理无不融会贯通,但全由苦思所得,而非本性,于是来到天目山,在东南诸山中选择了一座最高最冷的山峰,搭了个茅棚,准备了一些干粮,白天从事体力劳动,晚上参习禅定,天天如此,整整十年,身体从来没有沾过床席。

  后来,他洞彻佛理,发言高妙,高峰原妙禅师认为他深得自己的真传,非常赏识,但明本法师自己却十分谦虚,从未以师道自任。然而,“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其光气自不可掩。至元年间,松江有个大富翁瞿氏,出资在莲花峰建了一个大寺庙,号“大觉正等禅寺”,请高峰原妙禅师任位持,高峰原妙禅师此时年高将化,荐明本法师自代,而明本法师却坚辞不往,反而推荐了当时的首座祖雍法师。

  明本法师常常说:“担任住持的人,首先要有无上大道,其佛力可以开明入天;其次要长久地培养福缘,其缘分可以广纳徒众;再次要能明智通变,其智力可以应付各种应酬事宜。所以大凡为住持者,必须佛道为之体,缘分和智力为之用。假如有其体而缺其用,就会化权不周,事仪不备;假如有其用而缺其体。虽然处众而众归,制事而事宜,但大道不通,也是不行的。更何况像我这样,三者都不具备,如果也敢于去充任住持,对于因果祸福,难道会没有不安与恐惧吗?”

  高峰原妙禅师圆寂后,明本法师于1297年离开天目山,游历皖山、庐阜和金陵等地。1298年结庵于庐山弁山。1300年结庐于平江雁荡山。在这一阶段,主要往来于江南各地,随处结庵而居。由于他曾长年追随高峰原妙禅师,在江南一带已有名望,向他请教禅学的人很多。1305年至1308年主持天目山狮子院。

  当时佛教五大名山都缺主持人,各山人士纷纷写信或送聘礼,欲请明本大师去担任住持,他全一一推辞,有时为了回避,不得不躲到偏僻荒远的深山或人迹罕至的海滨。然而,四方闻其名而前来求学者,背着干粮,挑着行李,不远万里而来,络绎不绝。

  南诏(南诏王国,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首领皮罗阁于738年建立,902年亡于汉人权臣郑买嗣。)有个僧人,法名玄鉴,素明教观,而且知识广博,颇有辩才,他对人说:“听说中国有禅宗一派,我将前往考察,如其理精博,我就服其学;如果其学不当,我就要改变它的宗旨,让它服从我们的教观。”他来到中国,与明本一交谈,立即领悟到自己从前所学并未洞发源底,正准备回南诏发扬光大禅宗,却在吴地因病死去。玄鉴的弟子携带明本的画像回到南诏,那画像发出神光,直达天外,南诏人惊异不已,于是都改信禅宗,而尊明本大师为禅宗第一祖。

  明本大师四方云游,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僧人俗众的仰慕,但别人送来的香茗金帛,他望都不望一眼,依然吃他平常的斋饭,穿他普通的布衣,有人见他身体肥胖,夏天炎热,穿着布衣苦不堪言,便送给他一袭葛衣,他却坚辞不受。他虽然屡辞名山住持,自处于山林江海,但在山上结庐自居,白天劳作,夜晚参禅,规程条章,井井有条,仪态慎严,就像面对数千僧众。至于他激扬佛法,提倡禅宗,机锋指处,使婴之者胆丧,闻之者意消,无不心折膺服。

  在禅法的传授上,中峰明本禅师继承了五祖法演禅师——大慧宗杲禅师——高峰原妙禅师一路的“话头禅”,以苦苦逼拶,时久功成并传授禅宗心法的方略,呵斥盲棒瞎棒一类的狂禅及文字禅,清冷孤硬,不近人情,故其得法者如天如惟则、千岩元长等禅师皆铜头铁额,享誉中外。千岩元长禅师又传法于万峰时蔚禅师,明本一系,遂成明清两代中国禅宗的主流,如今禅宗丛林,无不是中峰明本禅师的后世儿孙。

  凭着明本禅师之力,禅宗也流布于蒙古、云南,并出现了一批禅宗高僧。

  明本禅师在世之时,影响就遍及海外,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众多僧人均前来参学。朝鲜国王、元帝驸马王璋亲自归拜于明本禅师门下,明本禅师的禅法,对日本足利时代有着相当的影响。

  当时的公卿大夫如徐威卿、郑鹏南、赵子昂等人,一闻他的道行,便生崇敬之心,待到观其仪容,与其交谈,便无不钦佩仰慕,终生不改。浙江丞相脱驩公,最为严厉持重,读了明本的书,当即敛衽望拜。高丽国(今朝鲜)王子沈王王璋,对明本敬仰倍加,先派参军洪钥持书币向明行弟子礼,后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九月,亲自上西天目参谒,并请明本为其升座说法,明本“激扬提唱万余言”。听了明本说法之后,沈王王璋涕泪感发,请求明本为其取法号,明本给王璋取法名“胜光”,号曰“真际”。沈王王璋因此在狮子岩下建“真际亭”,以示得法于此。记载了古代中朝之间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此外,向明本大师学习禅学的还有日本名僧二十多人,如日僧神速远溪雄师,事明本七年,复庵宗已学习禅法九年。因此日本神宗视天目宗为祖庭。由于明本禅师深得禅学精髓,又秘极传法,当时的天目山狮子院,成为闻名中外的禅宗临济宗名刹。

  至正三年八月,明本大师圆寂,世寿六十一。寂前一天,有白虹突然兴起,横贯全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寺院       住持)(五明学佛网:寺院       住持)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惟觉法师:九十五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八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王雷泉教授:关于“寺院与景点门票收费”之我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佛法住持世间的因缘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徐文明教授: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方立天教授: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寺院里的规矩 

 明奘法师:我想给自己几个寺院定位如下 

 戒法法师:当代寺院本位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