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智渡法师:弟子如此思维是否正确?


   日期:2015/10/3 15: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门信众问:彻悟禅师语录: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印光大师法语: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祈请上师大悲开示:

  弟子思维二位祖师法语之时,依文起思而念佛片刻,再静静观察平时遇烦恼之时心念状态。念佛心态和平时遇事反应心念二种观察对比,发现念佛时较安稳,烦恼时而不安,如有人骂我习惯性反应起嗔心,人我是非之时也是习惯性对立欲辩之,这种烦恼的心是颠倒迷茫,和念佛时安稳的状态对比就像一个婴儿没有父母照顾而总是不安,念佛时如父母,所以又反观自心选择以念佛的心态静静去观察平时的心态,发现祖师所言现前一念心不随佛界便念九界,同理其他法界一一相应,是故轮回颠倒真是冤枉。那么又想起印祖说果地觉因地心,这现前一念心念佛心即是佛法界佛果依正二报显具“我心”,而“我心与佛心”本是同源,念佛激活“我心我念”背后的那念,在南无南无南无中似乎有清净的一念心一直伴随着从未离开,只是平时的习惯颠倒而“失心”。

  请问师父,弟子这样生起思维是否正确,因为这样对治烦恼就有些不动的力量,请师父慈悲指引。

  智渡法师答:如此如理思维即可显如如之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思维       智渡法师)(五明学佛网:思维       智渡法师)  

 赖永海教授: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思维品第一 

 胡晓光教授:禅悟思维刍议 

 如瑞法师:修行需要自己去思维领悟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五讲、禅的智慧与思维陷阱 

 戒法法师:一种现象起灭的思维 

 体方法师:正思维 

 麻天祥教授:超越与回归的“平常心”——论道一对禅超二元对 

 董群教授:论禅宗文化中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类型 

 徐孙铭教授:把握人间佛教改革辩证思维的四个坐标 

 吕有祥教授:佛教辩证思维略析 

 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学 第一章 天台佛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