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孝经里的名句教你如何行孝道


   日期:2015/10/3 16: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解读:身体和头发,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能随便损伤。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养育儿女,看到儿女幸福健康,才会觉得快乐。因此正如《孝经》中说的那样,就是从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出发,要好好地珍惜生命。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解读: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兽尤如此,人何以堪?”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好,而父母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解读:位居高官的人不骄傲,才能不危险;懂得节制、把握好度,才能在水满以后不流出。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指针,谦虚的人才能安全前行,骄傲放纵的人则容易迷失。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解读:孝子在对待父母的时候,日常生活时保持恭敬,父母养老时让他们心情愉快,父母生病时真心为他们担忧,父母去世要有孝子的哀伤之态,祭祀的时候按照礼法来行事。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孝敬方式,但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孝顺的心。

  礼者,敬而已矣。

  解读:所谓礼,就是一种恭敬的态度罢了。如果认为礼就是一套仪式,内心并不恭敬,这样的人就算行礼,也是无礼之人。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解读:君子进能对上司忠诚,退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发扬长处,补救短处,这样才能达到和谐。与其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才是和谐的关键。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解读: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不管是悲伤还是欢乐,都要有一个限度,没有限度地喜悲,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解读: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解读: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将双亲侍奉,而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道       孝经)(五明学佛网:孝道       孝经)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韩焕忠博士:《孝经》与《孝论》——试论佛教对中土孝亲观念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 

 其它: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 

 其它: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蔡礼旭老师:孝道也可以权变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