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你为什么没成佛呢?我们跟诸佛菩萨差别在哪里?


   日期:2015/10/4 18: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56集

  读了大乘之后晓得,我们起心动念与整个地球有关系,再推广与整个宇宙有关系。为什么?它们从本以来就紧密的连在一起,科学家所说的纠缠在一起,起心动念就纠缠了。所以佛没有纠缠,佛不起心不动念;菩萨也没有纠缠,菩萨只有一个念、一个法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菩萨做到了;阿罗汉也还行、还不错,阿罗汉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能持戒,他能修定,所以他定成就了,九次的定成就了,他超越六道轮回。三乘他们的行,值得我们效法。佛菩萨在经典上,我们看出慈悲到极处,在在处处都在劝勉我们。前面这一句经上说的,佛说的;后面是祖师说的。

  【解】又临济曰: “你欲识佛祖么?只你能听法的便是。”

  祖师在那里讲经说法,你能听,能听的这个就是佛祖。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你为什么没成佛呢?能听的就是,你不会听,你听了法之后,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不会听,所以你是凡夫。

  怎么样听那就是佛祖?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是佛祖。念老将临济禅师这一句话抄写在这里,无量功德,他提醒我们。大乘经上佛说:“佛祖在哪里?在你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临济是说听,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观世音菩萨是用耳根圆通成佛的。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的接触,意里面的思维,意业。六根对着六尘,意对的是法尘,统统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佛祖。这个“祖”是指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能做“祖”。只要不起心、不动念就对了。

  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为什么?起心动念太快了。两千两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掌握不住,他那个活动我全不知道。我们没有感觉。那我们怎么办?我们不得已退而取其下,有起心动念,还有不分别、不执着。这个相粗一点,我们在这下功夫,不执着、不分别。不分别是菩萨;不执着是罗汉;起心动念再加上分别、执着,这就是六道凡夫,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

  我们再看下面,下面这几句话,还是临济禅师的话:

  【解】“每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

  每天六根接触六尘,都放光动地,未曾间歇。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诸佛菩萨的本事,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他的本事。我们今天,怎么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着,六道凡夫。

  【解】可见众生之日用与境界,均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也。

  我们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差别在哪里?差别,一个放下;一个坚固执着,不肯放下。把这一切虚妄当作真实,亏就吃在这里。这个地方不觉悟,以后的亏还有得吃了,真的是没完没了。

  【解】又《法华经》曰: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深显众生善根,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

  “思量”是起心动念。“分别”是分别执着。众生心跟佛、菩萨、阿罗汉的心,没有两样。《法华经》上这四句偈说得好,我们是散乱心进入塔庙的,佛教的道场进去之后,念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听懂吗?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在你起心动念这句佛号上,你念这一声阿弥陀佛,你就成佛了。

  为什么还是凡夫?你退得太快了,一念不到一秒钟,一秒钟里头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个念头。你一个念头“阿弥陀佛”,第二个念头就没有了,续不上,所以你到了佛那里,就一下退下来了,是这么回事情。不是没有成佛,这一声佛号真成佛了,提上,拉上去了,可是第二个念头下来了,你没有能把第二个念头保住,第三个念头又保住。一秒钟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个念头,真不可思议,不是假的,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能体会到、能说得到,还是做不到。谁做到了?我告诉你海贤老和尚做到了,我们佩服他,他真做到了。做到了的根本原因是他真看破了、他真放下了,世法佛法全放下了,就一句“阿弥陀佛”。

  《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老和尚把佛法也放下,所以他全通了,他要不放下,他不能全通,没有放下他不可以说“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谁说的?彻底放下的人他说的,他说的真话,不是假话。为什么他都知道?因为一切法没有离心想,一切法从心想生,证得了真心,真心里头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他全证得了,所以他知道。

  末后这一句话好,“深显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跟经文上说的一样。

  【经】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

  第一是说佛的本身——大德、大能、大智慧,因为佛大德、大能、大智慧,所以佛的世界不可思议。佛的世界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是完全相同的,自性变现的,《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是实报土;“唯识所现”的是方便土有余土。“方便有余”跟“凡圣同居”这两个土“识”变的,“心”现的就是一个“实报庄严土”。

  【解】言“诸佛”者,通指十方如来圣力。“力”者,力用。

  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能力,他有很大的能力他能做得到。

  【解】又据《梵语名义大集》及《宗镜录》四十八,有五种力。

  这讲诸佛圣力,说五种。

  【解】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佛法之威德力。

  佛的心永远住在禅定之中,纵然是度化众生,示现报身、化身,示现国土,为众生讲经说法,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都在定中。什么定?自性本定,他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定就失掉了,真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怎么能起作用?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不起心、不动念怎么能办事?佛就举着法器里面敲的鼓,你拿鼓槌去敲鼓,所谓“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你敲得重,鼓声音很大;你敲的轻,声音就轻。鼓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佛与法身菩萨就像鼓一样,没有起心动念。鼓,没有起心动念能够敲响,佛菩萨不起心、不动念能说无量无边法。所以佛说的这个无量无边法。

  也可以说佛没说法,为什么?世间人说法要通过阿赖耶,通过意识、末那才能说得出来。这些法身菩萨已经转八识成四智了,他没有分别执着,阿赖耶里头也没有印象,完全像钟鼓一样,你怎么叩它,就怎么响,而且还响得非常到位,跟你叩的这个力决定相应,不会多也不会少,定力,这是自性本定。我们见色闻声,定就失掉了,就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定就失掉了;他不起心、不动念。

  第二种“通力”。“通”是六种神通,有这个力量,这是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头修来的。凡夫这个通力失掉了,迷失了自性,要修法的时候也能得到。世间有许多外道,他们也有能力修得神通。

  第三种是“借识力”。这个“借识力”是借别人,因为一切众生,譬如说做文章,这个文章纵然是消失了,阿赖耶里面落谢的种子存在,有这个神通的人,他可以在你的阿赖耶识里头找资料,借给他用,他能把你的文章写出来,可能你自己都忘掉了。所以阿罗汉、诸菩萨生生世世的修行,他只要没有转识成智,有这种神通道力的人都可以借他的,他把许许多多众生读的东西,他全通了,他有这个能力,等于说你的资料库我可以借用,我有钥匙能打开门。

  第四种是“大愿力”。这个“愿”,普度众生,一切为众生,没有为自己,这个跟慈悲、这个性德相应,“大慈大悲”。“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这种大爱心没有边际,真的是像大海一样,没有边际,没有底蕴,其深无底,其大无外,与性德起感应道交,产生圣力,大慈悲力来推动。

  第五是“佛法之威德力”。这是加持,佛菩萨的加持。

  【解】此五种力不可思议,故云,圣力不可思议。现约今经,法藏大士,住真实慧,于无量劫庄严佛土,德如普贤。

  首先我们知道法藏菩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不是普通菩萨,至少也是一般所讲的“八地以上”,法藏菩萨在极乐世界成佛了,成佛到今天已经十劫了。换句话说,法藏菩萨肯定是究竟圆满的证得自性,他所居的是妙觉果位,真的是“住真实慧”。这个“真实慧”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自性本有的,见性当然就住真实慧。没见性,虽有不知道,众生把“真实慧”变成烦恼,变成妄想、分别、执着,搞错了。要知道妄想、分别、执着是自性的真实智慧,用错了就变质了。不能错用。

  “于无量劫庄严佛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成就到今天才十劫,他要于无量劫庄严佛土,极乐世界无量寿,极乐世界的形成现在才十劫,寿命是无量劫,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往生极乐世界,将来在极乐世界都是老资格。你什么时候来的?我第十劫来的。如果那边到一万劫了、几千劫了,我十劫来的,老资格。这个机会今天遇到了,能不珍惜吗?!能不肯干吗?!那就真错了。

  【解】以如是大愿大行无量真实功德,故成就圣力与国土皆不可思议。昙鸾师于十七种国土庄严功德成就下,一一注曰“焉(或安)可思议”。

  我们把这个问念一念。我从第三行念。

  【解】法藏大士住真实慧,于无量劫庄严佛土,德如普贤。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令一切众生皆得真实之利。以如是大愿大行无量真实功德,故成就圣力与国土皆不可思议。昙鸾师于十七种国土庄严功德成就下,一一注曰“焉(或安)可思议”。如“光为佛事,焉可思议。”“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最殊胜者,则为诸往生者,“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这真的不可思议,太殊胜了!“不可思议”这一句话,就是它微妙到极处,我们对它无法想象,这是不可思议,它的好处我们说不出来,没有言语言辞能够形容出来,好到极处了,妙到极处了,称为“不可思议”。

  最殊胜的,这值得一提,诸往生者,十方世界念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人,有菩萨,有等觉菩萨,最高的;有无间地狱,最低的。从最高的到最低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而且怎么样?一批一批没有间断,这一批阿弥陀佛接引他到极乐世界,下一批又来了,从来没停止过。极乐世界不会人口爆炸,为什么?它是法性变的,叫法性土,人寿命,无量寿,不是这个肉身,是法性身,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法性身,法性土,法性没有边际、没有大小、没有远近、没有相对的、没有对立的,极乐世界人多。这十劫,我们看起来很长的时间,我们在这十劫当中都在六道轮回。这个要知道,十劫不知道轮回多少次了。

  六道里头哪一道都有我们有缘人,过去生中是父母、是眷属、是六亲、是朋友、是同学、关系很复杂,很多很多,这十劫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很多根性好的遇到这个法门的,他们抓得紧,那一生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了。那我们今天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有缘的人,过去生中跟我有缘的这些人,我们见面就认识,不见面不知道,见面就想起来了,跟着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所以极乐世界不寂寞,熟人太多了,比我们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多多少倍,不要说那边很孤单没有认识的人,不可能,认识的人太多了。

  最殊胜,这些往生者,他们怎么样?没断烦恼,这是真的,真的没断烦恼,带业往生。但是怎么样?得“涅槃分”,涅槃是不生不灭,没有得到圆满,得到个几分。好像我们晚上看月亮,十五月亮是圆的,圆满的,除这天之外,那都叫“涅槃分”。靠近十五的,涅槃分多;远离十五的,涅槃分少。这个不可思议,“焉可思议”。

  【解】又《金刚顶经》曰:“唯此佛剎,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严。”(前已明证极乐世界即是密严华严。)

  “密严”是密宗,大日如来所居的净。华藏是释迦牟尼佛报身所居的道场,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密严,就是华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法性所成,同一个法性,所成的同一个世界。所以,无论你是到华藏、到密严、到极乐世界都一样,生到那里之后就都碰头了、就都见面了。名字不相同,一个地方,得明心见性才能见到。

  《金刚顶经》说得好,它说,它是“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国土是金刚自性。“金刚”是比喻,永远不坏,取这个意思,“永远不坏”就是无量寿、无量光,自性清净之所成就。

  古云世界不可思议,世界真不可思议,那我们今天把自性所现的极乐世界、华藏、密严,包括一切诸佛的实报土,没有例外,一切诸佛的实报土,共同在一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是讲法身、法性。法身、法性所变的净土是一个土,在各个地区名称不一样,实际上是一处。

  早年,我在新加坡讲《华严经》,有同修问我:华藏世界跟极乐世界有什么不一样?我举比喻给他说:华藏世界好比是新加坡,极乐世界是乌节路,新加坡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乌节路。我说我这个比喻你懂了?他说懂,听懂了,是一不是二,极乐是华藏最精华的所在,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生到一切诸佛的实报庄严土,但是其他法门难,极乐世界容易,我们取其他的华藏、密严,一点把握都没有,极乐世界有一点把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太稀有、太难得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成佛       诸佛菩萨)(五明学佛网:成佛       诸佛菩萨)  

 唐仲容居士:成佛唯一无二的殊胜妙法 

 唐仲容居士:诸佛的心要——顿悟成佛 

 唐仲容居士:试述顿悟成佛义 

 唐仲容居士:在现实中成佛的精要法门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