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佛圣现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一)


   日期:2015/10/5 15: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诸位菩萨!如果你每天念佛,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会担心自己在临终恐怕没有正念,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师父就会建议你,将《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段经文,每天在作早晚二课的时候,好好的读几遍,体会着这段经文的意义,我相信你的担心就会消除。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就是指这个念佛的男子或者是念佛的女人。“临命终时”就是这个念佛的男子或是女人,还未断气的时候。临命终时,就是这口气还在的时候,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与无量的声闻、无量的菩萨现前了。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世尊说:“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所以这位念佛的男子或女人,在临命终还未断气的时候,所看到的佛菩萨是少数或是多数?多数。经文说的非常的清楚,“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那表示除了阿弥陀佛现前以外,还有无量的声闻众,也有无量的菩萨众,所以现前来迎接的佛菩萨是非常的多。

  佛菩萨现前了,做一件事情:“前后围绕,来住其前”,佛菩萨现前,前前后后围绕在这位念佛的善男子或是念佛的善女人,用普通的话来说就是团团围住,“来住其前”就是来住立在这位念佛人的面前。而且“慈悲加佑”,“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加”就是加持,“佑”就是护佑。

  诸位菩萨!我们心中观想:自己就是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无数的菩萨现前,舍利弗尊者、阿难尊者无数的声闻众现前,团团将你围住,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你慈悲放光加持护佑,请问你会法喜吗?会。请问你会往生吗?会。这么多佛菩萨,在的临终,团团围住,放光对你加持护佑,你会没有正念吗?你还会内心颠倒吗?你还会贪着感情吗?你还会看不开世情吗?

  你还会眷恋子孙吗?你还会不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以常理来说,绝对不会,除非你无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若无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菩萨早就知道了,事实上佛菩萨也不用现前迎接你。

  所以从这一段《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我们可以内心非常放心,在平时好好的念佛,临终有无量的佛菩萨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稳稳当当,老鼠入牛角。(掌声)

  最后一句话“令心不乱”。“令心不乱”在“慈悲加佑”这句话的后面,在跟我们说什么道理?这位念佛的善男子与念佛的善女人,在临命终,还未断气的时候,内心之所以会不乱,就是因为阿弥陀佛与无量的菩萨、无量的声闻弟子,现前围绕,慈悲加佑产生的,对不对?所以,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原来念佛人在临终,心不凌乱,不是自己念佛的功夫很好使自己的内心不凌乱,是因为阿弥陀佛与无量的菩萨声闻弟子现前,慈悲放光,加持护佑,使得这位念佛人的内心不乱。这样,是自力的不乱还是他力的不乱?他力的不乱。这是净土教非常重要的观念。

  若没有将《阿弥陀经》这段经文,“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同段经文,作一互相对照,绝对无法了解说,原来念佛人在临终心不凌乱,实在是因为阿弥陀佛现前的慈悲加佑,才使得内心不凌乱。所以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就千稳万当,临命终一定是正念分明,内心不乱。所以成就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自于阿弥陀佛愿力绝对的救度。所以念佛依靠阿弥陀佛,一点都没有错,因为念佛人的临终,阿弥陀佛现

  前,使得念佛人心中不会凌乱。阿弥陀佛现前,要迎接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放光对你加持护佑,你的内心还会凌乱吗?绝对不会了,正念分明,自在往生。所以,一切都要感恩阿弥陀佛的发愿救度(掌声)。

  时态 状态 心态

  这段《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有三点要非常的注意。第一点就是有关时态,第二点就是有关状态,第三点就是有关心态。

  第一点,有关时态。就是这段经文的时态,是临终者还未断气的时候,所以经文说“临命终时”。无论《阿弥陀经》或者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文都说临命终时。所以,时态是指这位念佛人,在临命终还未断气的时候。

  第二,有关状态。就是这段经文的状态是无量寿佛,与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围绕在这位念佛人的前后,状态就是如此。观想你的前面、后面、左手、右手,团团围住的都是佛菩萨,还会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而且佛菩萨的慈悲放光加持护佑,还会颠倒吗?绝对不会。

  第三,有关心态,就是指念佛人在临终时候的心态。心态是因为这位临终者,受佛菩萨的慈悲加佑而内心不乱。

  所以,这段经文,时态、状态、心态你都明白了,那你在临命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非常的清楚明白。再说一遍,这段经文在时态上,是临终者还未断气的时候,经文说临寿终时;在状态上,是无量寿佛与无量菩萨声闻弟子现前围绕;在心态上,是这位临终者,因为佛菩萨慈悲加佑,而

  内心没有凌乱。

  诸位!这样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一个念佛人,只要平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生不退,做好往生三法,深信、切愿、力行,那临命终,阿弥陀佛与无数的菩萨声闻弟子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没问题,对不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其人

  下面来看“其人”这二字的意思。

  其人,指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之人。窥基大师《阿弥陀经通赞疏》云:其人者,即七日念佛行人也。

  窥基大师这样的解释其人意义,直接说出若一日至若七日的念佛行人,就是其人。因为前面的经文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所以若一日至若七日的念佛人,就是其人。也就是指什么人?我!对!你这样想就对了,“其人”旁边写你的名字。《阿弥陀经》在说其人就是念佛人,不是在说别人,就是在说我。我若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愿道理之后,执持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那我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其人。

  莲池大师对其人的解释,还更简要。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其人,指持名者。

  “持名者”就是执持名号的行者,也就是念佛人。所以,诸位菩萨!你我念佛人,只要将来在临

  命终时,还未断气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与诸圣众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我们慈悲加持护佑,我们的内心就不会凌乱,就不会颠倒,就会有正念,就能往生,所以念佛成佛真实不虚。

  临命终时

  下面解释“临命终时”这句经文。这句经文非常的重要。除了了解临命终时,就是指这位念佛人还未断气的时候,临命终时还有很多很重要的道理。如果经常作临终关怀的人,必定发觉这样的事实:一个重病的人,身心受到病苦的折磨,在临终将要断气之前,通常身心非常的苦恼,也很有可能佛号念不出来。临命终时,也很有可能业障现前,有不少的人在临命终,会看到过去生的父母眷属现前,甚至冤亲债主现前。所以临命终时心中要有正念,平时一定要用功。我们来看这句话的意思。

  “临命终时”,指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即寿、暖、识三法将舍离之际。

  “寿” 是指寿命,“暖”是指体温,“识”是指神识。寿命为体,以暖、识为用,所以寿、暖、识有体有用。一个人若死了,也就是寿命终了的意思,也就是体温冷尽,也就是神识离开肉体。所以寿、暖、识三法即“将舍离之际”,就是还未舍离,寿命还未终了,体温还未冷尽,神识还未离开肉体,这个时候叫做临命终时。

  事实上,若再带入无常观的道理,平时就是临命终时。为什么这样说?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凡夫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是临终,你知道吗?我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师父经常说的,我们不知道是明天先到还是死亡先到。如果有无常观的人,看到有人突然一场车祸就死于非命,看到一场天灾譬如大地震,就马上没命了,那么有可能日日是临终日,有没有可能?有。有可能是时时往生时,有没有可能?有。你能保证下一分钟你一定有命吗?不敢保证。你能保证下一小时一定有命吗?不能保证。

  我跟大家说,听经闻法的时候会死亡吗?会,甚至很有可能。因为过去有一位女众老菩萨,就是在听经的时候听到往生的,这是事实,烧出来舍利子一千多粒。听经完了,大家起身收椅子,她还坐在椅子上,大家在叫她的时候,才发觉她已经没气了。听经听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殊胜?很殊胜,要跟她鼓掌赞叹。(掌声)在听经的时候舍报,那决定是正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听经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人,所以马上助念,不怕叫没有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因缘,都有可能一命呜呼哀哉,这就是无常观。

  所以,将无常观的道理带入,临命终时,不就是平时吗?于此则指执持名号之人,尚未断气之时。

  下面引用窥基大师的开示。

  窥基大师《阿弥陀经通赞疏》云:临命终时者,此一报寿命临欲终时,即彼佛与诸圣众,即彼国菩萨、声闻等,现身于念佛修行人前。

  这段话很白话,一看就能明白。窥基大师这样的开示,人人都可以看懂。临命终时候,就是指这一期的报寿命即将完了,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也就是西方极乐国的菩萨、声闻等,现身于念佛修行之人的面前。所以,当我们还有一口气在的时候,是以凡夫肉眼亲见到佛菩萨。所以你不用担心这个时候——在平时肉眼无法亲见佛菩萨,将来我们在临终还未断气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了,观世音菩萨现前了,大势至菩萨现前了,我们亲眼目睹佛菩萨,一定是内心非常的法喜。如善导大师所说的“身心踊跃坐金莲”,当然要满足一生的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了,非常的欢喜。

  一生的修行终于要完成道业了,会不会法喜?会不会欢喜?绝对会。(选自《阿弥陀经精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临终       正念)(五明学佛网:临终       正念)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五、死相•临终&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果煜法师: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许士群居士:正念的品质 

 如本法师:临终遗嘱 

 其它: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讲解(陈重文译述) 

 净界法师: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