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本愿念佛无颠倒事(一)


   日期:2015/10/5 16: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命终之时 正念往生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此人命终之后,自然心住正念,内心没有颠倒,剎那之间,随佛往生极乐国土。

  这段《阿弥陀经》很重要的经文,若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作一比较,你就更能了解世尊所说的真义。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并没有说到“心不颠倒”这句话,在《阿弥陀经》有。

  如果对经文的时态不是很注意的人,也许看到“是人终时”这句经文,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句经文在说的就是:这位念佛人已经断气了。但是看《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既舍命已”这句经文,就很容易明白,不会有任何的误会,“既舍命已”就是已经断气了。所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二句经文的前后次序,是一般念佛人,在研究《阿弥陀经》容易疏忽的地方。

  很多念佛人,对《阿弥陀经》三大问题的第三“心不颠倒”,内心非常的担心。担心来自于对“心不颠倒”这句经文的误解,担心来自于对世尊所说的经文道理误会。很多念佛人担心临终内心会颠倒,所以念佛在平时千念万念,就是要求临终的正念,求临终的不颠倒。可是,并不知道临终的正念,或者是临终的心不颠倒,是自力所成就的还是他力所成就的。因为不知道,所以内心会担心,造成念佛十年担心十年,念佛二十年担心二十年,说起来实在非常的可惜,也非常的可怜。

  念佛是一件很快乐的修行,应该是念佛十年快乐十年才对,应该是念佛二十年快乐二十年才对。但是一个真正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如果心里对阿弥陀佛名号的怀疑,有担心与顾虑,恐怕自己将来在临命终会内心颠倒,这份担心是绝对有。那为何会担心临终内心颠倒?就是因为对这句经文“心不颠倒”,没有正确体会了解,所以造成内心的担心。有的人一天佛号念好几万声,内心仍然是担心与顾虑,实在非常的可怜。

  所以念佛人听经闻法,正确的体会了解经义,实在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心中的担心疑惑,若没有透过听经闻法,是无法消除。疑心的念佛,一天纵然念佛十万声,念五十年,没有听经闻法,疑心仍然存在,害怕仍然存在,顾虑仍然存在,所以一定要正确的了解世尊所开示法语的真义。

  这段经文,既然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并没有说“心不颠倒”,那表示这个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善男子或善女人,断气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心不颠倒的。因为“是人终时”在前,“心不颠倒”在后,所以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已经断气了,当然内心不会颠倒。

  阿弥陀佛在临终者还未断气的时候现前,对临终者的威神加持,慈悲护佑,临终者内心还会颠倒吗?不会。临终者还会没有正念吗?一定有正念。临终者还会不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一定会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者还会眷恋世间的财宝、亲情吗?我认为不会眷恋,因为他一生念佛,所盼望的就是临终阿弥陀佛现前,迎接自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完成一生念佛往生西方的愿望;阿弥陀佛来了,一生的修行愿望就要达成,内心绝对是法喜充满,内心决定是欢喜踊跃,内心必定是心不颠倒、意不凌乱,一定是正念分明随佛往生,这样在人性来说也才说得通,对不对?当然。

  你为什么要一生念佛?不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既然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的念佛,譬如念三十年,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就在临终见佛来迎要达成了,内心会很欢喜,才是正常的心理,哪有可能说这个时候还不想要往生,反而眷恋世间的亲情、感情、财宝?我认为不会。否则你这三十年的念佛,根本就无心。所以以常理来说——我不用说佛法的道理,以常理来说,一定是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心不颠倒。

  我们后面会将“心不颠倒”解释得非常的详尽,你了解这句“心不颠倒”的意思,你就会很安心念佛,内心就不会再有恐惧惊慌的心理,内心就不会再有担心顾虑的心情。

  来看释义:此段文乃说明,命终之时,正念往生。

  一念迎将至佛前

  善导大师对这段文,在《法事赞》的开示,也很值得我们好好来体会。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这首偈颂法语,前面也向大家报告过,在此不妨再大要了解。

  “坐时即得无生忍”,是指临终见佛来迎,登上莲华座,坐着的时候就得到无生法忍了。这样有没有殊胜?有。这就是一心念佛的明信佛智行者,要不然绝对不可能说,坐上莲台就获得到无生法忍的阶位。从“坐时即得无生忍”善导大师所说的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知道,将来我们临终,见到阿弥陀佛,持莲台来迎接,我们上到莲华台上,是站着还是坐着?坐着。因为坐着比较舒服,站着比较辛苦。

  “一念迎将至佛前”,这句话就是在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阿弥陀佛的座前,是非常的快速,一念之间而已。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距离的问题,是内心的问题。你也不用担心,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路,因为来迎接的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把你带到别的地方,一定把你带到西方极乐世界。

  “法侣将衣竞来着”,这是指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叫做法侣。“将衣”就是拿着袈裟法衣, “竞来着”,竞相来穿在你的身上,这样有没有殊胜?诸位菩萨!你观想:你已经随着佛菩萨到西方极乐世界了,然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你穿上袈裟法衣,成为无生法忍大菩萨,这样你的心情会法喜吗?一定很法喜。只因为你平生念佛,就得到这样的果报,对不对?

  所以,师父经常在说,你念佛当作在上班,一天上班八小时——现在景气不好,有的人工作,为了要增加收入,家庭的负担比较不会那么重,所以上班八小时不够,还加上二小时的班,一天工作十小时。现在我将一天工作十小时,打五折,你一天念佛五小时就好,念三十年,就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你要吗?要的人请鼓掌(掌声)。

  诸位菩萨!这样你的生命投资在哪里比较划得来,你自己好好的体悟看看。你没有念佛,一天工作八小时,纵然一个月收入不是四万,是四十万,将来你的生活都过得非常舒适,但是死后要继续六道轮回,你要吗?我也不要。一天念佛五小时,用一半的时间——八小时的一半,四小时就好,不要说五小时,用三十年的光阴来念,将来就能够到西方,作无生法忍大菩萨,这样的投资划不划算?划算。这样的投资绝对很划算,就看你懂不懂得算。如果你会算,我相信你要投资在一天念佛四小时。道理这样说,就是勉励大家要精进用功的念佛,你的生命要用在哪里,才得到真实的幸福,毕竟的快乐。不是叫大家不要去上班,都来认真念佛,不是这样的意思,不要误解师父的用心。

  所以,好好的一心念佛。“法侣将衣竞来着”,确实你会觉得非常的光荣。

  “证得不退入三贤”,证悟不退转的菩萨,进入三贤位。

  是人终时

  下面解释“是人终时”这句话。这句话的时态好好体会。

  此句之时态为“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之后。

  “时态”就是这位念佛人已经命终,因为“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之后,这念佛人断气了,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内心没有颠倒。

  “是人”,指“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之人。终时者,指身上暖气已退,识神舍离,寿命终了之时,也就是已经死亡了。

  《杂阿含经》云:

  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

  彼身弃冢间,无心如木石。

  这首偈颂法语,说出一个人死亡的真相。“寿暖及与识”,就是在说寿、暖、识,寿是指寿命,暖是指体温,识是指神识;寿命是体,体温与神识是用。“舍身时俱舍”,舍去这个色身了,寿、暖、识都舍弃了。“彼身弃冢间”就是说,这个死去的身躯被埋葬在墓冢之间。“无心如木石”,就是已经没有心意识的身躯,也就是尸体,就像木石。

  所以,神识才是真主人,肉体是假主人。我们现在活人就是真主人与假主人和合;死去的人,是真主人与假主人分离。所以照顾自性法身较重要还是照顾肉体色身较重要?当然是照顾自性法身较重要。但是一般人就是很颠倒,将一生的时间、心血、精神,都是用在照顾色身肉体,对自性法身完全不关心,甚至念佛人亦是如此。

  所以,为什么师父一直鼓励大家听经闻法,一直鼓励大家认真念佛,师父是关心你的法身慧命。如果你将你一生的时间、心血、精神都用在家庭、用在事业、用在凡事,你只有为这一生的色身肉体打算,你疏忽你的真主人。也就是师父常常在说的,一般人对色身太好了,对法身没有关心,所以师父常常在鼓励大家,要对你的法身好一点,好不好?好,就要认真念佛、认真闻法,让你的真主人将来脱离假主人的时候,不会后悔。

  这个时候,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师父每天鼓励要听经、要念佛,会觉得啰唆。”但是将来,当你业谢娑婆神登极乐,在清净的西方佛国,你就会感谢师父平时对你再三的鼓励与叮咛。你那个时候就会真正感恩,就不是像平时嫌师父啰唆。

  因为一般的凡夫俗子,觉悟的心比较薄弱,对现世生活非常的注重,为什么?生生世世过着六道轮回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了,很习惯了,所以一再听到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难免心中还

  会这样想:“师父实在有够奇怪的,每节课都在说念佛往生的事情,怎么不说现生要怎样家庭幸福、事业发达的道理,怎么不多说一些……现生难道就不重要?”现生重要,但是往生西方这件事,比现生更重要了千万亿倍,你怎么不注重,对不对?这样,是谁迷昧是谁觉悟,你就知道了。因为现生,你只要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已经了办了,你会更自在、更超然、更洒脱,过现在当下的每一天。

  你若效法僧衒法师,九十岁,一天念佛一万声、拜佛一千拜,念三年而已,不是三十年,很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就会了解,原来念佛是所有人生大小诸事第一重要的,对不对?你就有这样的觉悟。

  尤其是年纪大的老菩萨,更能体会到无常,更能了解:确实时间在过很快,俗话所说的,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尤其是人命非常无常,有可能随时一场天然灾害降临,就死于非命。我们凡夫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是临终,所以,把握每一天的当下,好好的念佛闻法,才不会造成未来的后悔。

  不是老来才会死亡,在死亡之前,年轻与年老的人,都是一样的机率。你不要以为老人就机率一定比较大,不一定。我们经常在助念,一定活到七老八老才会死吗?不一定。所以,为了自己将来决定往生着想,当然现在这口气还在,能够好好的闻法、好好念佛,就要好好把握。(选自《阿弥陀经精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临终       颠倒)(五明学佛网:临终       颠倒)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五、死相•临终&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果煜法师: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如本法师:临终遗嘱 

 净界法师: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你平常能够做假,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临终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