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人之初 性本善—发扬仁爱天性 共建和谐社会


   日期:2015/10/12 2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主教、市长先生、部长先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大家在此共聚一堂,一起为打造图文巴更美好的未来而贡献智慧与心力!记得去年九、十月份,我们也在图文巴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共聚,大家都非常欢喜。

  今日能在这个无比神圣美好的圣地,举行这样一次意义非常重大的会议,就我的初衷而言,我是非常希望亲身参与这个盛会的!但是就像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讲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部使用了将近九十年的旧机器有时真的令我感到力不从心啊!今年我接连到访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日本、法国、英国这六个地区,累积了一些疲劳,加上前一阵子吃了一些不合体质的食物,使得这部旧机器产生了一点故障,因此,修理机器的医师建议我暂时不要出远门,我不得不听话。

  所以很不得已地,只好录制这个谈话,以此来向参与这次盛会的各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达我衷心的愿望与祝福,希望这次论坛顺利圆满成功。

  爱是人类的共同天性

  在中国传统启蒙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虽然是针对初学儿童所编写的,但是它的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综合数千年古圣先贤的智慧而写成的,所以它的重要性不容轻忽。古代孺童都知道的道理,现代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知道,这是教育与教材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三字经》一开始就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是人类共同的天性,而这个天性就是「爱」。

  我常说:「人生百日,体露真常。」出生一百天以内的婴儿,他的身体行为把真性、把永恒都表演出来了。我们看看三个月大的婴儿,他还不会说话,没有人教他;这个时候他还不会认生,所以对於所有亲近他的人、抱他的人,他都爱、都欢喜;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真爱」,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这个时候流露出来了。

  这个「真爱」是自性里头的第一德,中国人叫「亲爱」。中国人老祖宗看出来,这个「亲爱」太宝贵了!如何能使这种真正的亲爱永远保持而不会变质?於是就想到要兴办教育。所以中国传统教育的第一个目的是保持这种天性的亲爱一生不变质,第二个目的是将这种亲爱发扬光大,去爱一切人,爱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这个「亲爱」就是中国传统五伦之首的「父子有亲」,它的表现就是「父慈子孝」。一切德行都是由这里产生的,所以《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自性的其他德行都伴随著第一德「亲爱」而生起。关於这点,二千三百多年前中国的圣哲孟子,更进一步将人性本有的德行阐述出来,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非由外得),我固有之也。」同情他人苦难的爱心是人人都有的,羞耻心、恭敬心、明辨是非的心也是人人都有的。同情心属於「仁」,羞耻心属於「义」,恭敬心属於「礼」,明辨是非的心属於「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境给予我们的,而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一定要遵守诚信才行。所以中国古人将「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所谓「五常」,就是做人恒常不变的五项行为准则,具备这五种德行才合乎做人的标准。这「五常」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内容,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德行。

  在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同样都具备相当於「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可见这些是人性共有的。培养这些德行,就符合今天论坛的题目「建立共同的仁爱价值观」。如果世人都能奉行「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恒常的德行,社会自然安定祥和,世界自然恢复和平。这也是我们净宗学院从今年开始,每个月定期举办「道德讲堂」的初衷。这些伦理道德对今日社会实在太重要了,值得我们积极去学习与倡导。「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从我们自身开始落实,自然就会影响与带动周遭的人们。希望藉著建立共同的仁爱价值观,让我们的图文巴愈来愈好,让我们的国家愈来愈好,乃至让我们的世界愈来愈好。

  爱是宗教的共同核心

  我们看到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从他们的经典可以撷出一个字作为核心,那就是「爱」。没有一个宗教经典里头不讲「爱」的,爱人就不会害人,就能与人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如果人人都懂得爱人,这个社会就会和谐,世界就会和平。

  基督教说:「神爱世人。」「你们应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你们也应该彼此相爱。」

  伊斯兰教说:「真主安拉是仁慈的。」「只有一种道德规范,那就是源於忘我、行善的博爱法则。」

  佛教说:「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祆教说:「人还应当爱人如己,此之谓人的信仰。」

  锡克教说:「我心中珍惜超过一切的乃是爱,它使我在尘世享有永恒的生命。」

  巴哈伊教说:「以友善和亲爱的精神与所有的人交往。」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帮助人类恢复「性德」本有的「仁慈博爱」,这种「爱」是通向真如本性的永恒存在,是自性的「真爱」。我们从这个核心点出发,就能把所有宗教团结起来,所以是「爱」团结了我们。这是神圣的爱、圣贤的爱、佛菩萨的爱,没有私心,没有怀疑。从团结宗教开始做起,进一步是团结族群,然后会影响政党,影响政治。渐渐大家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那时就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了。

  二○○二年,我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冈山召开的和平会议,遇到了一位日本基督教的牧师,石井牧师。他是大学教授,非常开明,在日本很有名、很有地位。他来访问我,这个访问在电视台播出了。当时他提了很多问题,我都一一答覆了,他很满意。最后他问道:不同的宗教之间怎样才能互相包容?我回答说,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就在《圣经》上。《圣经》上说「上帝爱世人」。上帝怎么爱世人?「上帝爱世人」是抽象的,一定要他的神职人员、他的信徒代表上帝去爱世人,这就对了。所以只要依照经典的教诲奉行,就能得到上帝的祝福,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爱」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中心,世界宗教是一家。特别明显的是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这三个教,他们的经典都是使用《新旧约》:犹太教依《旧约》,基督教依《新约》,天主教《新旧约》都学。有一次在新加坡,我遇到一些欧洲来的朋友,他们问我一个问题:基督教、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它们是什么关系?我告诉他:是一家人,但是一家人分三派。犹太教是皇上那一派,天主教是皇后那一派的,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的,伊斯兰教是他们的堂兄弟,大家关系很密切。佛教等其他宗教也都是他们的表兄弟,大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要团结,要互相学习,要把「爱」端出来。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别人;爱自己宗教的同时,也要爱其他的宗教。不能自赞毁他,自赞毁他是制造动乱,这就违背了经典,违背宗教的本意。宗教在今天确确实实要联手、要团结,来拯救这个世界。希望我们一起朝著这个方向努力。

  我过去讲经的时候常常说到,我们都是地球人,都是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换句话说,都是一家人。我们希望每个国家、每个族群、每个宗教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这个地球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在这个身体里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就像身体的不同器官一样。比方说,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鼻子,伊斯兰教是耳朵。如果我只爱自己的宗教,其他宗教都不要了,那就好像我只有眼睛好,鼻子、耳朵都坏了,那么我这个人就有病了。一定要每个器官都第一,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个身体才会健康。所以每个宗教都第一,每个族群都第一,每个国家都第一,这个地球就健全了。要从这个理念去想,然后把它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我们要求宇宙和谐、宇宙平等、宇宙一家。你有这样大的心胸,才真正能做到彼此互相尊敬、平等对待、互助合作、和睦相处,宗教团结才能够落实。这件事需要真正有觉悟的人,一起团结起来做。希望把我们的力量结合起来,就能够产生改变社会、化解冲突、促进世界永续安定和平的力量,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伟大事业!

  回归爱的教育,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宗教」一词如果用中文的字义来解释,意思就非常好。在中文里面,「宗」的意思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的意思是:教育、教学、教化;两个字合起来,「宗教」的意思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换句话说,宗教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我们把中国文字「宗教」这个意思,跟许许多多宗教介绍,没有一个听了不欢喜的,都认为自己的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每个宗教都能接受这个定义。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每个宗教的教主当年创教的时候,有那么多人相信,那么多人追随,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仔细去研究观察,发现那些教主没有一个不是讲经说法的,全是教学。用现代学术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教育家」。我们应该向教主学习,致力於恢复宗教教学。

  宗教教育是人性「爱」的教育,包含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圣贤教育这四种普世教育。今天宗教为什么衰了?因为很多人把宗教教育疏忽了,专门从事於祈祷。今天的人相信科学,不相信祈祷,所以往往误认宗教是迷信。

  然而,现在社会缺乏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圣贤教育,致使人心很容易受到染污,使得人变得自私自利,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放纵欲望、为非作歹,没有丝毫顾忌,这是现在社会动乱的根源。

  所以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宗教都回归教育,传教师以伟大的宗教教育家出现於世,恢复讲经教学,来弥补现代社会教育的缺陷。我们必须提倡宗教教育,把伦理、道德、因果、圣贤这四种教育补上,那么宗教就能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贡献,同时也能化解人们对宗教的误解。

  宗教教学应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如此影响面才会广大。由提倡宗教教育,可以促使家庭、学校、社会都恢复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圣贤教育。这将大有助於转化世道人心:唤醒人民本有的良知良能,注重伦理,提升道德,明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而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如此,我们这个社会就有救,众生的劫难决定可以化解。

  自古以来,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次宗教斗争与宗教战争,乃至到今天,宗教冲突还是世界的主要难题之一。根本原因在哪里?在於缺乏互相沟通和互相了解,所以很容易产生误解,由误解就引生矛盾,进而产生冲突,越演越烈。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宗教之间要时常往来、时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如此一来,彼此熟识,感情建立了,没有猜疑,没有矛盾,问题就化解了,所有一切误会都没有了。

  我们希望各个宗教都能从经典上节录出精华三百六十句,或者是三百六十小段,帮助生活繁忙的现代人学习宗教经典。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圣经三六○》《古兰经三六○》,里面有许多经文对现代人很有帮助。读《三六○》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圣典的重要教诲。如果每个宗教都编一本《三六○》,彼此都能互相学习对方的经典,大家就能真正看到:真理和智慧确实是相通的,世界宗教确实是一家。这就能够大大促进宗教团结,提升每个宗教学习和教学。如果各宗教能把自己的信徒教好,大家真正团结起来,世界就会出现永续的和平。

  结语:发扬仁爱天性 共建和谐社会

  综合以上所说,「爱」是人类的共同天性,是人类自性里的第一德,其他德行都以爱为根本而生起。「爱」是所有宗教的共同核心,所有宗教的神圣无不强调「爱」的重要性。作为宗教传教师或信徒,我们要把神圣的「爱」表现出来,要爱一切世人。怎样去爱世人?这就需要回归宗教「爱」的教育,落实宗教里头的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并且各宗教之间应该时常往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一家人,一切问题都能化解,社会必然和谐。

  今天我们在图文巴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讨论这个真善美的话题,意义非常重大!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将图文巴构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提供给全世界各个城市作参考,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这也正是今天论坛主题所提示的:建立共同的仁爱价值观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

  基於我们对建立共同仁爱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并且从自身开始,朝著这个方向不懈地努力,相信我们的和谐工作会进行得愈来愈顺利,相信这个社会会愈来愈祥和,世界会愈来愈和平!

  最后,敬祝各位身心安康、六时吉祥!敬祝论坛顺利进行、圆满成就!敬祝图文巴稳定发展、和谐共荣!敬祝澳洲国运昌隆、国泰民安!敬祝世界安定和平、永续繁荣!谢谢大家!

  摘自:人之初 性本善—发扬仁爱天性 共建和谐社会 2015/10/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人之初)(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人之初)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