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看破人身假相皈依我们不生不灭的佛性


   日期:2015/10/20 1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在他的《生死疲劳》这本书的开头说:“佛言:生死疲劳,从贪欲起!”第一句是佛言,然后小说就开始了,后面所有四十几万字的小说,就是为了证明佛讲的这一句话。他用他的小说来诠释佛陀的智慧,佛告诉我们的真理。

  小说所描写的主人翁是位地主,解放之后被拉出去枪毙了。枪毙了之后,他在阎王大殿里,无论受什么酷刑,都喊冤叫屈。后来阎王爷也没办法了,就跟他商量了一下,商量的结果,认为他确实是冤。然后就说:好吧,把他送回人间吧。他回到人间后,投胎做了一头驴。

  整个小说,分了五个章节。第一章,就叫《驴折腾》。驴死了之后,又投胎做牛,所以第二章叫《牛犟劲》。然后牛死了之后,又投胎做一只猪,叫《猪撒欢》。猪死了之后,又投胎做狗,叫《狗精神》。狗死了之后,再投胎就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他投胎做了一个小男孩,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头特别大。这位小男孩记得以前这一世一世的事情,全部都记得。五岁过生日的那天,他就跟家里人说:“我的故事从一九五0年一月一号开始。”然后文章又回到了小说的最开头。

  这部小说用了我们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结构,整个小说也是一个生死轮回的结构。这些形式,都是为了解释“佛言: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这部小说解释了我们佛教里“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和“集”。生死疲劳是“苦”。这个苦,是从贪欲里来,这就讲到“集”。“苦”谛和“集”谛都讲到了,但是没有讲到灭苦之道——“灭”和“道”。后面这两个就是教我们怎样解决生死疲劳,怎样超越这个苦,叫“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是我们佛教的四圣谛。佛陀一成道之后,就到鹿野苑为弟子们讲这个四圣谛。讲四圣谛时,其中主题经的名字叫《无我经》。

  反过来说,从这部小说,我们也能知道,当这位主人翁投胎做驴的时候,这个驴不是他,只是他业报的身体;他投胎做牛时,牛也不是他,也只是他业报的身体。在他的生命里面,不管是做驴,做牛、做猪、还是做狗,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他投胎做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还是他的业报身。虽然皮囊不一样,吃的东西不一样,但是里面的那个“我”的执着,是完全一样的。甚至换了身体,脾气也没有变,虽然做猪,但是那个脾气还是驴的脾气。今天我们投胎做人,也是一个业报身。所以我们要用佛的智慧来观照,来反省我们自己,自我解剖,找出生命的缺陷。找出来,才能超越它。所以佛教修行是一个积极的自我改造的过程,佛教徒的生命是积极的生命。我们要看破这些假象,找到不生不灭的、皈依不生不灭的。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千百年传下来,意思就是皈依不生不灭的佛性。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这个,训练这个,训练熟了,我们真的跟不生不灭的佛性合成一体了,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在那里但受诸乐,连“苦”的名字都听不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喜法师       佛性)(五明学佛网:传喜法师       佛性)  

 惟觉法师:佛性与法性 

 周贵华博士:印度佛性思想特质简论 

 赖永海教授:佛性·本心·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洪修平教授: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佛性与修行 

 程恭让教授:略析《佛性与般若》在牟宗三哲学思想进展中的位 

 胡晓光教授: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兼论无漏种子、佛 

 蔡惠明居士:佛性与顿悟 

 姚卫群教授: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 

 万行法师:你以佛性看众生,众生都是佛;你以人性看众生,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