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中国净宗十三祖的成立(18)


   日期:2015/10/28 8: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遵奉的净宗十三祖,是经宋元明以及近代的逐渐推选而自然形成的。净宗立祖之说始于宋代。南宋宗晓法师(1151—1214年)曾立莲社六祖(未立宗),以慧远为莲社始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五人继之。云:“是五师者,莫不仰体佛慈,大启度门,异世同辙,皆众良导。”

  尔后,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并兼及禅宗、华严、法相、密宗、律宗五宗。净土不立宗而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为莲社七祖。宗晓、志磐同是天台宗的学者,宗晓立莲社六祖,志磐立七祖(志磐在宗晓的排名基础上,略有删增,删除宗赜,增加承远与永明延寿,后人排列依志磐所述)。这种排名只是为净土教提供师法楷模而已,当时还没有净土宗的称谓。

  元朝东林寺普度法师,因为当时白莲教假借佛教别有作用,于是撰《莲宗宝鉴》十卷,又著《庐山复教集》一卷,而自称白莲宗,但并无定祖之说,仅在他的奏文上叙及宋高宗时子元禅师提倡念佛,撰有白莲忏法,并入内廷讲念佛大旨。自此以后,净土宗这个名称才得以通行,而定祖之说尚未确定。

  到了清朝中叶,才将宗晓、志磐的莲社诸祖和净土宗的名称相提并论,增加了明代的莲池大师为八祖。清道光间,悟开法师增推蕅益大师为九祖,省庵大师为十祖,彻悟大师为十一祖。民国年间,印光大师又改推截流大师为十祖,省庵大师、彻悟大师递降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大师往生后,四众弟子加推其为十三祖。这样,净宗十三祖的谱系方告圆成。

  祖师称谓排列依次如下: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

  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

  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师

  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

  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

  十三祖苏州灵岩印光大师

  从净宗祖师示现住持教化的区域来看,绝大多数在南方(北方只二处),且多在江浙一带。可见自古以来,佛教多以江南为中心。净宗如是,他宗亦然。

  我国隋唐时所列净土教祖师,常以慧远、昙鸾、道绰、善导四大师并列。昙鸾、道绰二大师,对净宗根本理念的建构,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且专修净业,志求往生,亦属功德高盛之列。然净宗所列十三祖之中,并无他们的地位,许多净业学人都心存疑窦,并试图找寻一些原由。有的认为,昙鸾、道绰二大师的著作久已散佚,只是本世纪初杨仁山居士才从日本请回汉土。将有否著述作为甄选祖师的标准,这个说法似难成立。现今十三祖中,亦有不少未有著述的,如承远、少康、省常三大师即是;或著述少份亦有多位,如法照、截流、省庵、彻悟等。印光大师曾就此诘难答复云:“彻祖、省祖之少著作,亦各人之愿心耳。其道德之优劣,固不以著作之多少为定。古今有法身示现,但少数言句,无所著作者多多也。何得在此处生疑?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印光法师文钞》)可见,从昙鸾、道绰二大师著述之失而复得来揣度未能列入祖师的原由,似不能成立。

  宋代宗晓法师以天台理念所作的只取善导,不列昙鸾、道绰二师之拣择,实则代表着中国佛教界对净土宗的一般看法。自古以来,中国的佛教行人,受儒道思想的浸润,得大乘各宗派的陶冶,因而自信自肯之心颇为隆盛,侧重自力,或自力他力并重。在这种文化背景与心态下,一些祖师大德弘扬净宗,常以融会他宗,自力他力并重的面目出现。其舍圣道专归净土的观念,难以被通途教门的法师所接纳、认同,亦可想而知。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唐代慧日法师(慈愍三藏)的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主张,深受佛教界欢迎。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净宗大德及各宗诸师的导归净土,莫不受其影响,以致后人有将慧日法师列为净宗祖师之建言。如日僧小野玄妙写道:“然我慈愍三藏,为伟大之净土祖师,而后世一部分净土教徒,举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五人,称为支那净土五祖而不列慈愍三藏之名,盖以同一净宗,而慈愍三藏之净土教,与善导一流之净土教不相容耳。”这种观点有点斗诤坚固的意味,故而响应者寥寥。慧日法师的净土思想虽然颇具独创性,亦能适应中土行人的文化心理与根机,然以道盛德隆的祖师标准来衡量,尚逊一筹。至于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历史悬案,余以为:鉴于昙鸾、道绰、善导三大师有一明显的传承脉络,故取集大成者——善导大师为代表,列为二祖,与慧远大师交相辉映,一则自他二力并重,一则突显他力本愿。这两大念佛法门的参照坐标,提供中国净业行人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春兰秋菊,各擅其美。只有应机之差异,并无实质之高下。

  净宗祖师的成立,表证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寻找扎根点,融汇异质文化,进而卓然独立的演进过程。初期的净宗大德大多精通老庄与儒学,如道安、慧远、支道林、刘遗民等。净宗在华夏大地的开花结果,表明净宗念佛法门自身深邃的生命力与中华文化的开放胸襟。中华文化为净宗提供了生长发育的沃土,净宗精神提升中国文化的层次,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宗       成立)(五明学佛网:净土宗       成立)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李志夫教授:拟成立“国际佛教和平友好促进会”之我见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第二章 释论文 第三节 成立正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蒋维乔居士:佛学纲要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它的成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