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虚云老和尚10大弟子简介,对佛教影响深远


   日期:2015/10/28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按: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还有黄鹤楼。祖师大德何处寻?回头是岸处处春。

  具行禅师是云南时期的代表弟子,观本法师、灵源和尚是虚老在鼓山时期的代表弟子,本焕和尚是虚老在曹溪时期的代表弟子,佛源和尚、净慧和尚是虚老在云门时期的代表弟子,圣一和尚、宣化和尚、传印和尚、一诚和尚是虚老在云居时期的代表弟子。当然,还可以这么说,具行禅师是默默修行的代表弟子;观本法师是只担任丛林一般执事的代表弟子;灵源和尚、本焕和尚、佛源和尚、净慧和尚、圣一和尚、宣化和尚、一诚和尚是有德具能,以修持和弘扬禅宗为主,能住持名刹,善于营建丛林、培养弟子、弘化一方,成为佛门顶柱的代表弟子;传印和尚是嗣虚老禅宗法脉,而主修并弘扬净土的代表弟子。

  【一】、具行禅师

  具行禅师(1876~1924),名日辩,云南大理人。幼失依怙,入赘曾氏。虚老至鸡足山,师全家八人皆在寺务工,渐生信仰。宣统元年(1909),师领其妻、子、侄、弟、嫂、岳母等全家八人同礼虚老剃度受戒。自是,日则种菜苦行,夜则礼佛、拜经、坐禅、念观世音菩萨。民国九年(1920),虚老正式移锡昆明西山云栖寺,师亦往助,住下院胜因寺,依旧负责种菜。民国十三年(1924)云栖传戒,虚老请师为尊证。戒期将毕,师变卖衣服设斋供众,随后告假至下院,自取禾秆数把,披袈裟趺坐,左手执引磬,右手敲木鱼,面向西方念佛,现神通出“火光三昧”(45)自化。虽成灰炭,仍能保持身貌,巍然不动。唐继尧省长等昆明市民闻讯涌来瞻礼,咸称不可思议。虚老有《追悼具行禅人自化身生西记诗》二首,其一为:

  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

  数载名山参谒遍,归来念佛荷锄边。

  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

  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46)

  虚老晚年于云居山开示时,再次提起此事:(具行)虽然不识字,但很用功,《早晚课诵》、《普门品》等,不数年全能背诵。终日种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经,不贪睡眠。常替人缝衣服,缝一针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针针不空过。后朝四大名山,阅八年,再回云南。是时我正在兴建云栖寺,他还是苦行,常住大小事都肯干……临命终时……他将几把禾秆,于云南省云栖下院胜因寺自行化去。及被人发现,他已往生了,其身上衣袍钩环,虽皆成灰,还如平常一样没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执木鱼、引磬……他每天忙个不休息,并没有忘记修行,所以生死去来,这样自由。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47)

  虚老开示,向来以古德尊宿为例,很少提到自己的弟子,且在追悼诗中,以孔悼颜来比喻自己心中的悲痛,可见虚老对具行禅师是何等的赞赏和厚爱,也明确了虚老对“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的农禅思想的大力提倡。

  【二】、观本法师

  观本法师(1868~1945),俗姓张,广东香山县人,家富。光绪十七年,中本省乡试第七名举人。后东渡日本,为横滨大同学校校长。师笃信佛法,出家前即以其丰裕家产于澳门建立佛声社、无量寿功德林等道场,弘扬佛法。民国十九年,师赴鼓山礼虚老为师受戒,虚老赐名明一。

  师叩问:“弟子己事未明,不能放下,乞开示。”

  虚老开示:“我平时教人放下,但是教你不要放下,且要挑起来……你要挑起来,乃能担荷如来大事啊!”(48)

  师涕泣受教,虚老委为鼓山监院,并负责组织整理经板及刊印各种典籍。后虚老至曹溪复兴南华寺,时在澳门弘法的观本法师接虚老法谕北上韶关,虚老即请师为南华首座代监院。师为虚老复兴鼓山、曹溪两大祖庭助力甚多。民国三十四年,虚老拟推举师出任广州六榕寺方丈。然而师化缘已满,于是年腊月初七日,在僧尼居士围绕念佛声中示寂,世寿七十八,僧腊十六。荼毗时,骨灰中现舍利子无数。综观法师一生,蓄道德,能任事,善文章,弘法度众不倦,男女皈依者数万人,著有《香光阁集》二十卷。

  【三】、灵源和尚

  灵源和尚(1902~1988),浙江临海县人。师幼年多病,三岁时头颈长毒瘤,服百药仍无效。家母信佛,为焚香礼佛而虔祷,并日诵观音圣号,遂感菩萨摄护,瘤渐干瘪,不药而愈。师由是随家人笃信佛法。民国二十一年(1932),师投鼓山礼虚老出家,九月十九日虚老亲为剃度,序于宽印佛慧禅师座下,为徒孙辈,法名宏妙,字灵源。自是常住鼓山受具戒,习律仪,参禅法,学经纶,并参学诸方。1946年春,虚老于曹溪南华开坛传戒,师赴戒期随学。戒期毕,虚老返回云门兴建该寺,师随往云门,开山挑土,无役不与。是年,南华寺方丈复仁和尚退居,修圆和尚代理数月又辞,虚老命师接任。时神州不靖,事极艰繁,师不欲勉为,摄受丈席数月即谦辞,赴香港常住于大屿山宝莲寺。

  1953年秋,师应南怀瑾居士及基隆佛教讲堂普观法师之请,赴台弘化。师感于基隆为国际商港,却无一座十方丛林,乃于基隆相得一水环山抱之地,开基兴建十方大觉寺,历十年辛劳,终成基隆新兴佛刹,其后安居的僧众亦渐至数十人。为绍隆佛种,师于1964年、1968年两次于寺开坛传授三坛大戒,共为518名戒子具戒。

  师亲嗣虚老,禅教俱通,毗尼清净,行履严谨,惜福俭朴,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世法脉传人。莅台弘化后,几乎足不出寺,一心率众用功参禅,闲暇之余则画佛菩萨圣像自娱。著有《梵网经集义句解》、《灵源梦话》、《山居杂语》、《净业纲要》、《心经集注》,以及《佛菩萨圣像画集》等。师于1988年7月17日在四众弟子的念佛声中安详舍报,世寿87岁,戒腊55夏。师在台弟子众多,目前较广为人知的有中台山开山长老惟觉禅师,法鼓山开山长老(惟柔)圣严禅师,继任十方大觉寺方丈的见性法师。他们继承了虚老的法脉,在绍兴佛陀的教法上有着不可限量的贡献。

  【四】、本焕和尚

  本焕和尚(1907~2012),1907年9月21日生于湖北新洲。1930年礼本县报恩寺传圣法师剃度。同年四月礼武昌宝通寺持松和尚座下受戒。是年 7月,前往扬州高旻寺依止来果禅师参禅,旋为侍者,五年后请为维那。1937年,朝礼五台山入住广济茅棚,刺血为墨,抄写《楞严经》、《地藏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等经书二十余卷。1942年7月起闭关三年,三年中白天阅藏累计四千余卷,晚上放《瑜伽焰口》一千余台。

  1948年,师南下广东参礼虚老为师。1949年正月初八,师蒙虚老传法,为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传人。当年四月初八,虚老委师为南华方丈并亲为送座。于时局动荡中,师不负虚老栽培与委托,领众农禅,努力撑持祖庭,并于1949年、1950年、1953年、1956年组织开坛,敦请虚老回山传戒。

  1958年夏,反右事起,师蒙冤入狱历15年,身处逆境而道心弥坚。

  1980年,师获平反后,以古稀之年应请为丹霞山别传寺方丈,主持重建道场,开禅堂聚众熏修,禅风之劲,为诸方禅和子称道。1986年,师竟虚老未竟之愿,至广州,主持收复重建光孝寺。旋开山深圳弘法寺,主持重建湖北报恩寺、四祖寺、南雄莲开寺、大雄寺等名刹。师在奋力重建禅宗道场的同时,致力护教安僧,绍隆佛种,多次主持或参与传戒,并多次应邀赴海外弘法传禅,著有《禅堂开示》一书。

  师率门人悲心救苦,在抗击非典和汶川赈灾等国家危难时贡献卓著,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表彰。本焕长老修行80余载,足迹遍布海内外,行化南北,花开天下,为阐扬佛法、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杰出贡献,受到海内外佛教信众的崇敬和爱戴,成就了禅门尊宿的地位。

  【五】、佛源和尚

  佛源和尚(1923~2009),湖南桃江莫氏子。18岁,投益阳栖霞寺智辉上人剃度,法名心净,号真空。方七日,《楞严咒》已能背诵。

  1951年春,为求决大事,师南行至广东云门礼拜虚老为师。虚老见而奇之,赐号佛源,留为侍者,得以晨昏闻法。同年八月初三,虚老于云门丈室六祖真身前(49)传师云门宗法,赐名妙心,为云门宗第十三世法脉传人,传法偈云:

  妙心胜德不可量,恺志雄能振宗纲。

  佛慈梵畅摩诃衍,源远流长法海康。(50)

  1952年,“云门事变”中,师为保护虚老及寺僧,毅然燃指供佛发愿,秉受虚老慈命,不惜身命,赴京求助。在李济深副主席、周恩来总理过问下,厄难得解。同年7月,周恩来总理、李济深副主席四次电催虚老进京,师随侍前往,悉心照料虚老起居,记录法语开示,协助虚老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主持和平法会、禅七。

  虚老离开云门寺后,云门群龙无首。而云门诸师以时世维艰,需大慧福德方可胜任,皆不肯承命领众。虚老无奈,乃示监院印开,将合寺诸师名置筒中,在韦驮菩萨前上供祈祷后拈阄,连出三次者即为云门方丈。遂得师名,众皆欢喜。师临危受命,于1953年六月初三韦驮菩萨诞日,晋为云门方丈。《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记述:(虚老)将云门事,付其徒佛源。佛源,湘籍,性沉毅,能任事,克绍箕业,以师之心为心,重建祖殿,完成海会塔未竟之功,使云门于动荡中复归安定。连任至今。三灾过后,佛日重光,云门法运,其复兴欤!(51)

  然而诸行无常。1958年反右事起,师蒙冤入狱。1961年虽获释,仍受劳动监管于南华寺达18年。文革中,六祖、憨山、丹田三位祖师真身几被毁,师不顾性命,冒死护藏祖师真身。

  1979年,师获昭雪,旋进京,受聘于中国佛学院教授戒律。虽饱经沧桑,师未尝忘记虚老之嘱,韦天之托。1982年,师毅辞京城教席,重返云门,复鸣祖师钟板于山阿。其时云门仅余老僧三人,危房数幢,经像法器荡然无存。师既归,日夜筹度,重建殿堂,农禅并举,率寺僧耕种水田数十亩,果树千余棵,修竹万竿;复办禅堂,每日坐香六支,冬季则五七专精参究;创办云门佛学院,培养解行并进的宗门接班人。德感龙天护佑,四众仰皈,常住云门依师熏修的僧尼恒盈五百众。经师半个多世纪坚忍不拔的努力,云门祖庭终于重现复兴。

  在驻锡云门祖庭的同时,师尚应请摄受曹溪南华寺、湖南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德山乾明寺等名刹方丈。于斯道场,师皆以临深履薄的精神,清肃于内,庄严于外,礼贤下士,组织农禅、开坛传戒、兴办法会绍兴佛法。并委助门人兴复鸡足山虚云寺、梅州千佛塔寺等祖师道场。师为绍兴佛法呕心沥血,一生剃度、授戒、传法、课徒、授皈依者数十万,为海众景仰的当代佛门尊宿。然而,临终末后一着,师预知化机圆满,赴禅堂向大众告驾,仍自谦数十年来没有照顾好大家,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祖师,向大家礼拜磕头求忏悔,殷嘱大众努力修行,光扬佛法。而后,在门人的念佛声中安详舍报于云门祖庭。门人珍师之教,收集师之法语、开示、诗联、书法,编印成《佛源老和尚法汇》、《佛源老和尚墨宝选录》流通。得之者,视为至宝。

  【六】、净慧和尚

  净慧和尚(1933~至今),湖北新洲籍。年十五,至武昌三佛寺剃度。1951年,慕名至广东云门礼拜虚老为师受戒。虚老并未立即答应师受戒之事,而予他一把锄头、六斤花生种子去开垦一亩荒地。经过一段时间考察,虚老方允师在云门受比丘戒。后又蒙虚老慈悲,留为侍者,言传身教,并与法兄佛源和尚等同嗣云门宗法,虚老赐名妙宗,为云门宗第十三世法脉传人,表信偈云:

  妙宗开化佛悲怀,道济苍生法界宽。

  净戒严持崇胜德,慧命相传般若灯。(52)

  后又承虚老临济宗法,名本宗,为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传人,表信偈云:

  当年二祖为心宗,求法忘躯立雪中。

  子志若能继先德,芳名千载自流通。(53)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由虚老勉励报考,师成为该院第一届学僧,并任班长。

  1962年,师将收集到的虚老遗珍,编成《虚云老和尚法汇续编》。

  文革结束后,师回到北京,任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主编。随后同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创《禅》刊,任主编;创河北禅学研究所,任所长;创河北佛学院,任院长;历任赵州柏林寺、北京房山云居寺、湖北玉泉寺、四祖寺等名刹方丈,主持重建邢台玉泉寺、湖北老祖寺、芦花庵等道场。每年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率领广大青年学禅,深有影响。倡导成立河北省佛教慈善功德会,慈善济困之外,还设立多处宏德家园为众多孤苦学龄儿童提供了完备的生活和读书条件。

  师“宗绍云门,法传临济”,为人谦卑,团结、组织协调、教化能力很强,所住持的道场既能保持旺盛的禅林古风,又能将弘法事业开展得轰轰烈烈,并于佛教有智慧的宏观战略思维,对教规教务开展多进嘉言(54),为海众所尊仰。

  【七】、圣一和尚

  圣一和尚(1922年~至今),广东新会籍。19岁至香港莲花山礼信求法师座下剃度。1943年,至曹溪南华寺礼于虚老座下受戒。旋任虚老弟子南华寺方丈复仁和尚之衣钵侍者,兼理财务。不久,遵虚老安排,助理广东省佛教会事务。1944年,日寇陷韶关,师于炮火中冒着生命危险筹集粮食,以维常住。后云游参学弘法于诸方数年。1948年返回香港后,刺血为墨,血书《金刚经》一部。潜心禅修,参透玄关,顿时不见身心,内外俱寂。1958年三月,赴云居山谒见虚老,得承心印,赐名宣玄,为沩仰宗第九世法脉传人,表信偈云:

  宣宏妙义继先宗,玄玄泯迹事融融。

  圣解凡情空化影,一任逍遥自在人。(55)

  师回港后,住持大屿山宝林寺法席。1983年,受众推举为大屿山宝莲寺方丈。师秉虚老家风,率众习禅熏修,三年一次传戒如期举行。并尽心筹划,使天坛大佛工程得以圆满开光,雄坐于大屿山木鱼峰之顶,接引十方人士皈心向佛。

  师悲心宏愿,虔诚护持广东南华寺、云门寺、江西云居山、庐山、西安卧龙寺及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普寿寺等祖庭名刹。应佛源和尚、一诚和尚、妙善和尚、仁德和尚等诸公之请,常至内地名山传戒传禅,讲经说法,并应邀至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地弘法利生,普渡众生无数。现师回住大屿山宝林寺,一心课徒,规制严正,禅风淳朴,为海众所尊仰。

  【八】、宣化和尚

  宣化和尚(1917~1995),吉林双城县人。母为优婆夷,少年即随母亲礼佛学经。22岁,至吉林三缘寺剃度。1947年,师南下广东亲近虚老。随侍不久即得印可,有偈记云:“云公见我云如是,我见云公证如是。云公与我皆如是,普愿众生亦如是。”(56)随之,师受虚老请为曹溪南华戒律学院监学。 1949年,虚老于南华传戒,师受请为第四尊证。是年夏,师移居香港。1956年四月,师获虚老传嗣为沩仰宗第九世法脉传人,法名宣化,字度轮,其表信偈云:

  宣沩妙义振家声,化承灵岳法道隆。

  度以四六传心印,轮旋无休济苦伦。(57)

  1962年,师离港赴美国定居弘法。不久,在加州成立法界佛教总会,出版英文月刊《金刚菩提海》。1970年,在三潘市启建金山禅寺。后建地藏寺,为尼众道场。1973年,创立国际译经院,将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法、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流通各国。1976年,在旧金山市创建万佛城,设立法界佛教大学。 1987年,邀请中国佛教僧伽法务团赴美举办水陆法会。1989年,邀请佛源和尚、一诚和尚、传印和尚等12位中国高僧前往美国,主持万佛城首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为来自美、英、法、柬埔寨诸国的数百名戒子受戒。

  师一生弘法利生,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创立佛教道场27所,翻译、印刷佛教典籍数百万册。宣讲经典三十多会,留下弘法语录、开示数十种,座下培养出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籍的青年僧才数千人,为佛法在西方国家的弘传做出了较大贡献,也成为虚老赴北美洲弘法的弟子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九】、传印和尚

  传印和尚(1927~至今),吉林辽源籍。乃吉林辽源弥陀寺名尼能述法师亲弟。受姐早年出家影响,1947年师发心在家乡寺院剃度出家。1954年,师恭诣云居山投拜于虚老座下。次年冬依虚老座下受戒后,亲侍虚老左右,笔录法语开示,深沐法恩。1957年,于云居茅棚得嗣虚老心印,为沩仰宗第九世法脉传人,法名宣传,表信偈云:

  月印心地本无生,川影毋劳真幻征。

  宣透现成个消息,传持法界普光明。(58)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师被选送就读。文革期间,师结茅棚蛰居于云居山,持戒潜修不辍。1981年,师受中国佛教协会公派,留学于日本京都

  佛教大学。1983年期满回国,执教于中国佛学院。师现任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等职,然而师心隐淡,少涉尘世,颇有大隐于市之德范,一心潜修,授经育僧,尤其于戒律与净土的研究和行持深为得力,深受四众尊仰。著有《四分律戒本讲义》、《中国佛教与日本净土宗》。

  【十】、一诚和尚

  一诚和尚(1927~至今),湖南望城籍。师少年即随父习石工泥作,并兼承父学钻研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因夙具佛缘,心怀出尘之志而常遭父母训诉。至成年,对世事无常之感愈加,毅然摒弃尘缘,于1949年6月投望城县洗心寺明心法师座下剃度。1956年3月,因慕虚老硕德,从湖南望城行脚至江西云居山跟随虚老修行,亲炙禅法。是年冬,广东南华寺传戒,虚老为授戒和尚,云门寺佛源方丈为教授。师随侍虚老前往,并受戒品。1957年,得嗣虚老心印,辈序观本法师坐下,为徒孙,名常妙,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世法脉传人,表信偈云:

  一为万法主,诚乃圣贤心。

  常乐我净德,妙性体泰清。(59)

  又续于虚老法子宣扬性福和尚座下,名衍心,为沩仰宗第十世法脉传人,表信偈云:

  衍就妙法自巍巍,心空及第无是非。

  一法通时达万法,诚到极处宝所归。(60)

  文革期间,师被强行下放为云山垦殖场农工。而师佛心坚若金刚,坚持独身素食,农工之余依然暗中诵经习禅不辍。文革后,师返回云居山参与寺院修复。1985 年,受大众推举,升座继席云居山方丈。严肃戒规,率众农禅,重现虚老淳朴家风。安居、打七、传戒,依期如法如律举行,德泽普被,道风远播。以此同时,师尚主持复兴马祖道场宝峰禅寺、湖南望城洗心禅寺,创《丛林》佛教季刊,复办江西佛学院等。并多次应邀至海内及美国等地寺院传戒传禅,为绍隆佛法不遗余力,望重诸山。故于2002年10月,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掌舵中国佛教。

  这些亲炙于虚老的僧尼弟子们多能继承虚老家风,重修持、严律仪、善于营建寺刹、统领僧团、弘法利生。无论是先于虚老圆寂的具行法师、观本法师,还是离开大陆弘化他方的灵源和尚、圣一和尚、宣化和尚,或是文革后仍住世,在大陆弘化的本焕和尚、佛源和尚、净慧和尚、传印和尚、一诚和尚,他们无一不秉承了虚老家风,在复兴名刹、培养弟子、弘扬佛法、慈济众生等方面兴教利他,做出了令四众敬仰的贡献。尤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海内佛教遭受了长达十余年的文革法难后,身为虚老法嗣的本焕和尚、佛源和尚、净慧和尚、传印和尚、一诚和尚在百废待兴之时毅然肩起振兴大陆佛教的责任,重整废业,高树法幢。不仅复兴了数十古刹,还分别在江西、广东、河北等地积极创办数所佛学院以培养僧才,他们积极入世弘法利生:或印行佛经流通、或创办高质量佛教刊物、或投身公益事业,当众生有难时闻声救苦广行菩萨道,不仅得到政府表彰,更得到世人认可。

  当然上述只是虚老海众弟子中的十位,但由他们也足以管窥虚老弟子们的威德行止。在虚老圆寂已半个世纪的今天,其门下弟子依然在当今大陆汉传佛教中所起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足可见虚老的教化之功,影响之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