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法藏菩萨发愿的目的


   日期:2015/10/30 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十八愿,乃弥陀如来,因众生苦,起无缘慈兴大悲心,为破众生无明,令得无上大利,而超发之弘誓大愿。此大誓愿,从佛心出,愿愿利生,妙德难思,心心为众,恩深难量,竖该三界,横亘四生。

  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对于众生受苦受难,悲愍而称性发愿,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每一位念佛人或佛教徒都知道,佛是一位大慈大悲的人。无缘大慈就是没有任何因缘,要给予众生得到涅盘妙乐。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对于我们生死的凡夫众生而言,最究竟的快乐就是涅盘妙乐,最大的痛苦就是生死大苦。

  所以阿弥陀佛,为了拔除我们的生死大苦,给予我们得证涅盘妙乐,因此发四十八愿。愿愿要以本愿名号救度我们,阿弥陀佛把我们众生当成孩子,所以从佛心大慈悲心,流露出对众生生死的悲愍。

  因为佛号是佛的真如,佛的法体、佛的生命,佛的智慧,犹如阳光能够照破黑暗,犹如开水能够解渴。佛号对我们众生犹如什么?就是我们的光明,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法体,让众生称念的当下,光明摄受,威神加持,照破我们的烦恼黑暗。

  印光大师在《文钞》讲慈力、讲佛力、讲本愿力。讲慈力、讲愿力,虽然名相不同,意义都一样,都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已经愿愿成就了,愿成就就产生救度众生的力量。(选自《四十八愿的殊胜》)。

  现在是晚上八点半左右,我们大殿因为有投射灯,有日光灯、有佛灯,所以灯火通明,我听说我们斗湖很常停电,说不定等一下停电了,大殿就乌漆抹黑了,我们就看不到了,麦克风也会没有声音,灯光消失了,黑暗来临了,我们有眼睛也看不到东西,所以明能破暗。

  天地万事万物各有其用,明能破暗,火能烧物。一根火柴棒的火,就可以把整座山焚烧殆尽,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阿弥陀佛的光明圣号,可以把我们的烦恼通通烧尽。所以我们当然念佛啊,因为念佛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观经》第九观真身观,有一段经文:「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念佛人,所以念佛人是很殊胜的人,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善亲友,当坐道场的当来一定成佛。生诸佛家就是往生西方极乐,所以念佛人,是很难能可贵的人,很殊胜的人,是人中的芬陀利华。因为念佛人跟阿弥陀佛有缘,念佛的当下就跟阿弥陀佛相应。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我们念佛,每一句佛号都有往生的愿力。因为愿力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了。成就了本愿力,就在佛号法体当中。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佛因众生苦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成就菩提。所以一个成就佛道的圣者,看到众生有佛性,可是却在六道轮回受苦受难,非常的悲愍。那么阿弥陀佛发愿,是从法藏古佛的真心流露而出。所以法藏菩萨,他不是一般的小菩萨,也不是凡夫菩萨,也不是从凡夫修到菩萨的阶位。不是,是古佛已经成佛了,倒驾慈航发愿修行成就名号成就愿力,要广度苦难的众生,是果地的再来人;所以已经断尽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业尽情空福慧圆满的圣者,已经证悟法性。

  证悟法性的圣者看到一件事实,就是《华严经》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佛在因地菩萨的修行,生生世世广修菩萨道,已经转识成智了。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所以佛心是平等心,广度一切众生无有拣别。

  所以我们今天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许多人因为对阿弥陀佛的了解不够,总是认为修行很有功德的人,他能够往生;我业障很深,怎么可能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你对阿弥陀佛,不够深入了解;因为你用凡夫的分别心,理解佛号,所以你会念的很不心安。

  如果你了解阿弥陀佛广度众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从他的真心,称性发愿、称性修行,那你就会知道,原来六字洪名是万德洪名。万德就是已经圆满了福慧,点点滴滴六度万行的功德,是无为的、是无漏的、是无上的。所以万德洪名能够让我们众生,在因地修行作为往生果地之因。

  印光大师在《文钞》经常讲:「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是故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在自己的八识田中,种下成佛的金刚菩提种子。当你在你的八识田中,布满了许多的菩提种子,那你成就佛道是有因有果。春天有栽种秧苗,秋天就有稻穗收获,那是一定的。

  我们东马地区我想很多人,应该还是从事农作,栽种稻米的话,秧苗播种下去,一段时间之后就有稻穗收割,对不对?如果春天没有播种,秋天怎么会有收获,一样的道理。每天念佛是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是果,念佛成佛真实不虚。

  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发了四十八大愿,愿愿要广度众生妙德难思,因为从佛智称性发愿称性起修,全部是佛的境界。确实阿弥陀佛为了广度我们,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有,无尽的大慈,无限的大悲。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无量寿经》讲了一首偈颂法语,这一首偈颂法语,是法藏菩萨发愿的目的,为了加深大家印象,请大家跟着我念一遍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无量寿经》的这一首偈颂法语,说出了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就是要让我们有生死恐惧的众生,内心能够大安心、大安稳、大自在。对我们有生死的凡夫众生而言,最大的恐惧就是死亡。

  请问大家:「你怕不怕死?」

  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会死到三途六道你怕不怕?那就很怕了。

  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将来死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怕不怕?就不怕了,所以死到西方极乐世界,叫往生,死到三途六道叫往死。

  我请问大家:「你要往生还是要往死?」往生。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为了往生。

  可是你一定会心里起这样的疑惑:「信愿师父!不是人死了,就叫往生吗?」

  不一定,死了如果死到三途六道,那当然不叫往生。往生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证悟无生,永生不死,成就菩提。

  如果是到三途六道,不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不叫往生。一般人都已经习惯,称一个人死了就叫往生,事实上这样的称呼是不对的。

  那么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就是要让一切有生死恐惧的凡夫内心安稳。对我们有生死的凡夫而言,我们最不愿意面临的事情就是死亡,谁愿意死?我十多年来四处做临终关怀,往生助念,我所助念过的人,超过一千个以上。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临终快要死了,非常的自在非常的高兴说:「哈!哈!我终于要死了,千等万等就等这一天的到来。」

  没有,都是不愿意死,都是割舍不下,眷恋不已。都是不愿意离开这个世间,不愿意跟他的家亲眷属,生离死别。如果年老的还好,年轻的更是牵肠挂肚。

  曾经为人助念过的人请举手,没有几个。好!请放下来。我们给这一些发心菩萨赞叹掌声。

  你们为人助念的时候,看到临终者,他们都很喜欢死吗?他们都很自在死吗?他们都修行修的很了不起,然后生死自如了吗?大部分都不是对不对?能够念佛念到预知时至的人,就很不简单了,是极少数人。很多人在临终快要死的时候,是非常的痛苦,甚至已经意识昏昧了,甚至已经成为植物人了,甚至已经是老人痴呆了。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就是自杀死的。你一定会说自杀死的,那是没有学佛的人。我告诉你,学佛的人还是有人自杀死的,甚至受在家菩萨戒,还有上吊自杀的。你相不相信?因为我都助念过这样的亡者,你不相信它也是事实。所以我们如果生命,不是在现前当下能够听经闻法,念佛拜佛一心修学,不然生命有什么意义对不对?死了如果还要到三途,地狱去受苦受难,那生命岂不是无穷的苦难。

  【「芬陀利华」之文】

  所以今天你能够进入三宝门中,修学佛法一心念佛,你是非常有善根的人。所以《阿弥陀经》称念佛的男子为善男子,称念佛的女人为善女人;《观经》世尊赞叹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这一段经文我经常要求,听经闻法的信众把它背起来,请大家跟着我念一遍,希望你们也能牢记在心: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一段经文叫作芬陀利华之文,是世尊在《观经》赞叹念佛人,也是为念佛人授记,将来一定往生成佛。念佛的人就是人中的芬陀利华,芬陀利华是白莲华,翻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稀有、尊贵,难能可贵,非常的难得,就是人中之龙、人中之凤。所以你能够念佛,你是很难得的人,你是很尊贵的人。

  所以我们参加寺院道场的超度法会,如果为自己的祖先或亡亲,设立超荐牌位,超荐牌位的中款一定这样写「佛力超荐亡灵某某某往生莲位」对不对?佛力在那里?就在六字洪名,佛力就是佛的慈悲愿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发愿       法藏菩萨)(五明学佛网:发愿       法藏菩萨)  

 唐思鹏居士:发愿文讲记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张秉全居士: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略释 

 海空法师:愿行的力量(上)发愿与行愿的内涵——2008年 

 黄智海居士:西方发愿文白话解释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仁焕法师:发愿念佛 带愿往生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法藏发愿 

 雪漠: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 

 雪漠:发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