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愿法师:使我们烦恼的三个因素


   日期:2015/11/5 2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首先是大脑思惟的局限,其次是痛苦之身,第三就是业障,这三种因素导致到我们烦恼痛苦。

  第一个因素是大脑思惟的局限。人类的大脑总是力图了解掌控一切,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误认为是真的。我们必须超越大脑的观念束缚,清醒地觉知大脑思惟,不管它如何玄妙,不过是一种见解,是众多想法里面的一种,不要被自己的观点套牢了,随时提醒自己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

  我们知道德山宣鉴禅师原来讲《金刚经》,他的书要用担子来挑,他后来开悟以后怎么样?一把火把它烧掉了,为什么?不管你的知见多么玄妙,它不过是一种见解而已。

  “人生何处不套牢,好梦由来不愿醒”。我们随时随地被自己的大脑思惟套牢了,但是我们在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还睡得正香,不愿意醒来,“好梦由来不愿醒”。

  所以没有领悟禅的智慧的人经常就会被套牢而痛苦挣扎,尤其是我们特别地要警惕三种容易出现的套,我们往往被这三种套死死地套住。

  第一种套就是容易被自己最为得意的长处套牢。

  春秋时期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墨翟)就说过:“人寡不死其所长。”人往往就死在自己的长处里面,会游水的人死在江河里面、大海里面;车技非常好的人死在高速公路上。他有长处就有所依恃,有所依恃他就很麻痹,所以往往死在自己的长处里面,人很少有不死在自己长处里面的。

  比如说包拯,在中国人眼中包公是正直聪明的化身,但是其实他正是因为正直和聪明,所以他被人利用了,被人骗了。

  有一次有个人犯了法,他希望能够减少杖打,动不动就是要打五十大板一百大板,打得皮开肉绽。所以这个人有点钱,就希望能够少打一点。他就向包公手下的小吏行贿,明确地跟他讲希望明天开堂审判的时候能够减少杖打。

  而这个小吏财迷心窍,他又很了解包公,所以就向他面授机宜说:“明天开堂以后,包老爷一定会叫我持杖行刑,拿起板子来打你,到时候你就大声地争辩,我自有办法分掉你一半的杖打。”那你就少打一半。

  果然,第二天包公提审这个人以后就吩咐这个小吏执行杖打,这个人故意大声地争辩,小吏就呵斥说:“快老老实实地受打,然后滚出去。”

  包公一愣,一个小吏竟敢如此仗势欺人,当着自己的面在法堂上面向犯人来抖威风,所以包公就勃然大怒,命令人当场把小吏拿下,把本来应该给这个犯人的杖打转移一部分来打这个小吏,小吏跟犯人的暗中交易就做成了,对不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为什么明察秋毫的包公竟然会被一个小吏耍了一把呢?因为包公固然是要惩罚罪犯,但是他的正直使他更痛恨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贵,对自己身边当差的小吏就更加要治理,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逻辑来处罚小吏,不料就正好被小吏所利用。

  在这件事之中,包公向来引以为自豪的两点:正直与聪明,恰恰就成为导致他被蒙骗的“盲点”,这是第一种被套牢的。

  第二种容易被套牢的就是每一个人多年的生活习惯,使自己养成一套固定的思惟定势和行为定势。

  第三种容易出现的套就是总是以习以为常的常识来推测世间的事物,习焉不察,看起来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出问题。

  所以这三种是最容易被套牢的,这就是我们大脑思惟模式的盲点。

  第二个因素是,使我们烦恼痛苦的,除了大脑思惟的定势之外,还有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就是指我们内在的能量场,我们内在的那些过去的、不愉快的、不开心的记忆,它在体内形成了一种能量场。

  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有能量作为载体,我们过去不能释放的负面情绪的能量累积下来就形成了痛苦之身,痛苦之身就好像寄居在我们体内的恶魔、魔鬼一样,当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时候,它暂时就处于休眠状态,但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它就会被激活,使一个平时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很有修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情绪失控,做出不可理喻的行为。尤其是最近这些,新闻非常多,你看那个药家鑫,那个是无意识的状态之下杀人,他那种蒙蔽、痛苦之身,让他在那一下处于无意识状态,所以就失去理智了,这个是痛苦之身。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我们自己的自传,我们过去一切生一切生的总和,它都形成了我们的大脑思惟,形成了我们的痛苦之身。我们每一次经历都会在里面留下一个烙印,然后这个痛苦之身就会时时导致到我们情绪失控。

  第三个因素,其实大脑思惟模式的僵化就是所知障;由于痛苦之身的推波助澜而导致情绪的轩然大波就是烦恼障;由于所知障和烦恼障就使我们的人生苦多于乐,而且常常身不由己造种种身语意的恶业,就形成了业障;业障必定招感苦果,那就是报障。

  可见,不懂禅的智慧的人都是自己的囚徒,都是自己的囚犯,被自己的大脑思惟囚禁了,被自己的痛苦之身囚禁了,被自己的业障囚禁了。我们今天来学修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就能够实践觉悟的生活方式,像佛和开悟的祖师一样生活得欢喜自在。

  正如四祖道信禅师所开示的,四祖道信有一次给他的一个弟子牛头法融开示了这么一段法语,这个是我们在生活之中修行禅修的下手之处。四祖说:“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我们一直倡导要做个快乐的修行人,其实这个快乐的修行人是四祖大师说的,不是说你要学佛就要苦修,天天要吃馊掉的菜,又故意睡的很差,不是这样的,著相修行能够解脱吗?所以这个是最究竟的修行方法。你去作观行、去澄心、清净自己的心、刻意地让自己达到某一种状态,那个不是真正的修行,不管你用观想的,还是用念佛的,还是用持咒的,只要你是用刻意的方法去达到某一种状态,那个都不是真正最了义的修行,因为你刻意达到,它必然会失去。

  ----节选自大愿法师《信心铭学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修行)(五明学佛网:烦恼       修行)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