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在寂静中接爱智慧与宇宙能量?


   日期:2015/11/10 18: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都很忙,忙得没有一点让自己静下来的时间,而岂不知,静是一种充电,只有在静中我们才能补充我们的精神、精力、智慧与能量。要让自己更有智慧和精力,学习让自己寂静下来吧!在寂静中接爱智慧与宇宙能量,古圣先贤们早就发现寂静的巨大能量,《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太上《清静经》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诸葛孔明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佛门说:“由戒而定,定能生慧。”静使佛家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开慧、开悟;静使道家修己入静,以成金丹大道;静,使儒家获得睿智,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阶梯;

  一定要让你自己有足够的独立空间。保持宁静的心态和一种寂静的状态,并免受其他事物的打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放松心神,使我们内在的精神从外界的各种繁杂事物中脱身,然后以一个乐于受教的心态来接受那无上智慧与宇宙能量的连接。他会使我们精力充沛,给予我们启发,并整理我们的思维。每天都有一段这样的静默的时间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拥有这种静默时刻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在你的桌子上小憩几分钟,在你的办公室里凝神,或者当你在公共汽车或火车上的时候,也可以保持这种静默。

  如果在你静默的时候没有发生什么奇妙的事,你也不要因此气馁。因为奇妙的事情往往都是发生在静默之后,而不是静默过程中。不要依靠自己的思想,而要让无限的那位在替你思考。一开始,当那些思想要来临的时候,它们可能不是特别清晰和准确。但是,你只需聆听。当思如泉涌的时候,它们会进行自我净化。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获得那智慧,它会在你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助你一臂之力。

  这无上智慧也能造就山清水秀、平静祥和的景象,它引导着积极回应它的学生们,对于那在寂静中聆听它智慧的人,它总是给予他们机会。当人没有这智慧做顾问和向导时,他就会被危险所压倒,付出了辛苦却最终徒劳无功。

  假如你觉得好像没有什么收获,你也要确信:那些收获已经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了,当你有需要时,它们就会自动转化为主动意识。在静默中,你会变得更加有灵感,更易受启迪。这样,在生命的路上,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活实验者或含混度日的人。在静默中,你的经验会是跟你的本性和内心开放程度相关的,在静默中,你会表现出你的本性。一些人可能生发出很多奇思妙想和完整的计划另一些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或冲动去做--或者不做--他们在沉思中所得到的东西。

  保持静默的目的和意义是让人跟智慧宝库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人在其中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来寻找合适的养料。这个过程很像为电池充电。因此,当你觉得不够有智慧和精力,觉得不太会处世之道时,你就需要重新回归静默当中,在其中充实自己。这样做会为你重新注入能量,当你再回到现实世界时,你会发现自己充满了活力。然后,你就会在胜利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迈进!

  曾有过--但却只有很少的人真正找到了那条通往"神圣之杯"的道路。那是一条神秘的路,它的入口是模糊不清的。散漫之人、毫无进取心之流、内心有所旁骛之类的人,一定会错过那个入口。而时常静默的人却能够及时发现它,他们因此而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剃刀之所以有如此强的穿透力,是因为它有锋利的刀刃。剃刀在穿透物质时不费吹灰之力。高度集中的精神也是尖锐锋利、无往不胜的,它总能在棘手的问题中找到解决之道,它总能使不可能的事情迎刃而解。很多处于窘境的商业人士们曾将莫大的失败转化为巨大的成功。他们每天总会用几分钟的时间在办公室里凝神沉思,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可以让他与宇宙法则相一致,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个引力法则付诸实践,这种吸引就像花蜜吸引着蜜蜂一样。

  静默是修习主宰精神的最高学府。在这里,所有明智的人都能找到他们所寻求的智慧,在这里,人类最伟大的导师将要亲自引导那些献身于寻找它的人们。真正的静默能将隐藏的光芒彰显出来,就像百合花开时,那隐藏在百合花蕾里的光芒被彰显出来时一样。因此,隐藏在人心内的智慧也将通过自我信赖并在深沉的静默中彰显出来,开出美丽的花朵。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寂静       智慧)(五明学佛网:寂静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