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103岁国宝级医生养生秘笈


   日期:2015/11/12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今,人活百岁已不再是梦,百岁老人们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和丰富阅历,可以为我们上堂生动的岁月之课。日野原重明就是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笑容纯真的百岁老人。《生命时报》特邀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带您感受这位百岁医生的健康哲学。

  “灯光可不可以打亮一点,那样大家才可以看清楚我年轻的脸。”这是现年103岁的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演讲前的开场白。

  如今,人活百岁已不再是梦,百岁老人们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和丰富阅历,可以为我们上堂生动的岁月之课。日野原重明就是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笑容纯真的百岁老人。最近,我读到了他的故事,深受启发。他把体检引入日本, 并经过20年努力,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一词,改为“生活习惯病”,唤起了百姓防未病的健康意识,还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安宁医院,普及安宁疗法。作 为知名畅销书作家,他每年有超过100场演讲,需要频繁出国工作,但仍在103岁高龄时坚持每周抽一天时间给患者看病。

  为捍卫自己的健康,这位老人有很多维持百年的好习惯,而且凡事好奇,什么新事物都想挑战,90岁开始学习水彩画、音乐指挥、训练肌力……从老年 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看,这些要素正是老年人“乐活”的关键。在那次演讲中,日野原重明分享了他百岁人生中的五大体会,我认为值得每一位老人学习和借鉴。

  人生不只是活着,更要好好活

  日野原重明说,自己在65岁准备退休那年遭遇了劫机,被解救后平安生还,他便把接下来的人生看作别人赋予的,认为只有快乐地度过,才对得起别人的付出。此后,他每天一睁开眼都会尽全力去活,什么事都想尝试,身体也开始更多地动起来。

  他这种心态积极又阳光,是对自己愉悦的接纳。其实,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只要明确面对生活的态度,就不会再被鸡毛蒜皮的琐事困扰,才能把重心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少了抱怨和绝望,多了活力和动力。

  我们也在研究中发现,积极的心态比运动更能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接受过积极心理暗示的老年人不仅在行走、保持平衡等方面表现更好,还能强化积极的自我认知,削弱消极的衰老想法。

  向所有偶然学习

  日野原重明紧跟潮流,有自己的社交网站且常常更新,用他的话说是“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选择一个新的学习内容,多数得于偶然,比如日野原重明看过一本好书,就有了把它改编成音乐剧的想法,于是88岁时成了剧作家。

  当他患肺结核卧床休养时,因为无聊在白纸上画起五线谱,那一年便学会了作曲,并发现了音乐疗法。这一点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就做得远远不够。

  有些人总是把“老了”、“不中用了”挂在嘴边,这会成为拒绝接触新事物的借口,阻挡了自己终身学习、发掘潜能的可能。老年人也要向世界热情地张开双手,多认识新朋友,做没有做过的事,体验不同的生活,那样才能越活越年轻。

  维持30岁的体重和腰围

  日野原重明从30岁至今一直维持着60公斤的体重。他秘诀的头一条就是健康饮食:每天早餐喝一杯果蔬汁,并在里面放匙橄榄油,这种自制饮料既能 稳定胆固醇,又能补充能量;然后再喝一杯加了大豆卵磷脂的牛奶,吃根香蕉,配杯咖啡。他午餐饭量很小,只吃几片饼干及一杯牛奶。晚饭相对丰盛,每周吃两次 没有油花的牛排,其余5天选择鱼类,再搭配一大盘蔬菜,如莴苣和花椰菜。

  日野原重明强调,饮食上不用太苛刻,今天多吃一点,过几天少吃一点就好。但需要坚持的准则是,每餐比八分饱再少吃一点,而且要少吃甜食。运动方面他从来不偷懒,尽量给自己多创造锻炼的机会,比如坚持不搭电梯,走路常两步并成一步,每周雷打不动地跑步等。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况差异也很大,应量力而为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固定下来形成好习惯。

  拥抱梦想

  日野原重明从没放弃的梦想是世界和平,尊重生命。他每个月都会去各个小学演讲,和小朋友们进行关于“生命”的对话,把珍惜生命的想法播种在孩子心里。

  其实,正如日野原重明告诉我们的,梦想从来不分年龄、不分阶级,任何人都值得拥有,它可大可小,五花八门。每个人心里都应插上“两个翅膀”,一个叫梦想,一个叫实践,相伴而行。有了这对奔向蓝图的翅膀,心里才有希望和依托,才能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

  比如,一个长寿梦,就要从每天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慢慢实现。对生活相对枯燥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实现”更重要,子女和老伴应时常鼓励,不要以“不切实际”的评价打消他们积极的念头。

  活出死亡

  作为一位看尽生死离别的医生,日野原重明在1983年写了《如何活出死亡》一书。他领悟到“医生不只是要挡在疾病前面,更要有与患者一同承担死 亡、面对死亡的勇气与感性”。于是,他积极推广安宁照护,陪伴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给他们提供身、心、灵的全面照顾,让他们安静、有尊严 地逝去。

  他认为不怕老、不怕死,才能活出光彩。但在思想观念较传统的国人眼中,“死亡”二字是不吉利的,真要面对时就会无法克制地恐惧、伤感。

  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身体在衰老的事实,像日野原重明那样“活出死亡”。现在比较流行的死亡课程,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死亡观,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死,鼓励人们通过正视死亡来更加珍惜生命、珍爱健康,学会感恩,并获得勇气继续前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养生秘笈       抱怨)(五明学佛网:养生秘笈       抱怨)  

 蔡礼旭老师:学得多孩子抱怨多 

 慧光法师:抱怨损福报 

 星云法师:抱怨的危害 

 呷绒多吉上师:为众生发心做事不能抱怨打退堂鼓 

 净土法门法师:每天诵经念佛很用功,没有感应,於是就抱怨佛 

 因果故事:鬼也恩怨分明,有报恩的鬼,也有抱怨的鬼 

 你越痛苦的时候,越不能抱怨,只会恶性循环 

 每天微笑不要抱怨学会理解,运气会越来越好 

 抱怨,是人生多数痛苦​的来源 

 这个要注意!越痛苦的时候,越不能抱怨,要转变念 

 星云大师:抱怨的​危害 

 越抱怨,你越倒霉,要永远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