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其源总因不知自己是业力凡夫,不能自证解脱耳


   日期:2015/11/14 15: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楞严》有何不可研究,但须以净土为主,则一切经皆发明净土利益经也。《楞严》开首征心如是难,则知末世众生,犹欲以研究了事者,其为自误误人大矣。而况二十五圆通,列势至于观音之前,其主持净土也大矣。至于发明五阴魔境处,破色受二阴之人,尚有著魔之事,足见自力了生死之难,佛力了生死之易,能如是研究,则其利大矣。凡研究时,必须息心静虑,凝神详阅,则如入大宝洲,必有所得。倘如赶路之只图快,恨不得一下看完,则不但经义莫得,久之或反受病,以致伤气吐血等也。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楞严》一经,实为弘净土之妙经。然未知净土法门者,每每因《楞严》而反藐视净土法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己未具正眼,故以己意会经意之所致也。《楞严》贯摄颇明了,然释文最易明了者莫如《指掌》。但《指掌》大关节,多有与文句不合处,是在各人之善会耳。初须将净宗研究到无动惑处,方可泛阅各经论。倘净宗未能了明,一经泛阅经论,难免随经教知识语言转,反将净土置之度外。今人稍于经教有得,即注重于研究。稍于宗意有所发明,便注重于参究。其源总因不知自己是业力凡夫,不能自证解脱耳。极深妙者,即极平常者。譬如一句佛号,本极平常。念至及极,则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均可悉得。又如树木,本极平常。而生根出芽,成干成枝,出叶开华结果,实有不可思议之妙。故知看做平常者,方能实有诸己也。若唯知其深妙,则多分难以措之躬行,只成深妙之说语矣。

  选于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

  《复周群铮居士书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业力凡夫       经论)(五明学佛网:业力凡夫       经论)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 

 吕澄居士:论庄严经论与唯识古学 

 仁清法师:《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是不是三藏十二部里边的? 

 潘桂明教授: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 

 妙境法师:《大乘庄严经论‧成宗品》讲记--大 

 董群教授:慧能禅学的经论依据 

 方广锠教授: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序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三 净土宗经论:五经一论 

 徐恒志居士:关於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 

 张文良教授:《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其它: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黄连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