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天下第一补其实是它,就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有些亲人被我们害死


   日期:2015/11/17 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界上最补的东西是什么?你肯定想不到!

  当亲人病了,我们因为爱他们,总给他们吃最好的,让他们补、补、补~~殊不知,有时候正因为我们太爱他们,却害了他们!

  日前,南京一名女士,经历亲人离世,幡然醒悟,在自己的微信公号“懒兔子”上,写下这篇文章在朋友圈引起疯狂转发~!健康时报小编征得她的同意,并采访业内专家,为你还原“最补”的真相,千万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爷爷死了,家人有很大责任

  我这辈子有件特别后悔的事儿,就是中医学晚了。如果我可以早一点儿学习一些中医的基本常识,我爷爷和奶奶可能就可以多活一段时间,或者在活着的时候少受一点儿罪。

  对于爷爷的死,我觉得作为家人,我们有很大的责任。爷爷主要是心脏病和肺病,长期住在医院,几年后又查出前列腺癌,但也没有开刀,做的是保守治疗。

  当时医院请了最好的名老中医给他会诊,开了一些中药,一吃就是好多年,但是非常奇怪的就是效果并不好,最后还是不停的加西药和激素,又因为副作用引发了其他很多病症。

  我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名老中医会诊出的药方,就没什么用呢?彼时也没有学中医,因此对中药非常不以为然,觉得真是一点儿没用。直到学了中医以后,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那些中药一点儿用都没有了。。。。。。

  吃得太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自打爷爷住院以后,儿女因为很孝顺,觉得医院伙食太差,所以5个孩子轮流给父亲送饭。

  本来生病的人就要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再加上爷爷都快90的人了,更是脾胃虚弱,没有力量去消化这些肥腻的食物。可是家人因为爱,觉得要增加老人的营养,偏偏费尽心思的做了很多不好消化的营养食物,结果爷爷越吃越不好。总是腹痛腹胀,而且不停的咳嗽,痰不断。

  另外一点就是中药是医院代煎的。每次拿去20服,煎一大袋回来,放在冰箱里慢慢喝。要知道,医院煎药不是用砂锅大火小火的细细熬出来的,都是把20服药一股脑的倒进高压锅,煮上个10分钟就倒出来了。首先药性是根本没有完全发挥,其次是药也是有气的,包装在袋子里放冰箱几个礼拜,药气早就散了。这样的药吃下去,怎么可能会有效果呢?!

  咱们就想想,中午做好的菜放到晚上吃,就完全不是那个味道了,如果放冰箱,第二天味道就更差了。药也是一样的啊!

  就这样,爷爷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最后的一年,因为食物不消化引发了胰腺炎,疼的他满床滚,痛苦不堪。没办法只好做手术,进了ICU,所有人都以为以他的高龄,肯定出不来了。可是。。。。爷爷因为顽强的求生意志,居然在所有人认为的不可能中,又从ICU回到了病房里。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那么爷爷至少还能多活几年,结果,我们又开始犯同样的错误了。

  手术后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米粥米粥米粥!大米粥小米粥是最最营养的食物,因为只有这个虚弱的脾胃才能接受。任何肥甘的食物都是对脾胃致命的打击。爷爷因为不能正常饮食,我们就千方百计的把这些油腻的食物打成糊糊,然后从鼻管输入到胃中,真的也算是为了加强营养“不择手段”了。所以爷爷后来肚子胀的鼓鼓的,而且不停的咳嗽,吐痰。他每天要吐几百口痰,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肉生痰!

  结果,最终导致爷爷去世的,就是一口痰!凌晨6点,一口痰卡在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呼吸不畅,抢救无效去世了。。。。。

  就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拼尽全力的去照顾,去营养,却因为不懂医理,让爷爷最后的日子那么痛苦。。。。。这是比生病更加让人无法面对的事实。

  我们的爱,却成了病人的“哎~”

  另一例,是我的发小。

  她因为宫颈问题,把整个子宫都切除了。手术后我去看她。

  她说她手术后,身体异常虚弱,什么都吃不下,一点儿胃口都没有。我看了她的菜谱,惊了。。。。。

  然后我去找她老公。

  很多时候,我们照顾病人是为了体现自己对ta的爱,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病人自己的感受。如果ta们不接受,我们还会很强词夺理的说,这是为你好,你必须吃!

  哎。。。。。爱。。。。。

  我们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爱人的爱,有太多的自以为是。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给他们,却很少想到他们会不会喜欢。或者还常常因为他们表现的不那么喜欢,而生气和悲伤。

  所以,学习了中医,我们可不可以从此换个角度,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父母不想吃那些昂贵的补品,有时候并不是为了给我们省钱,而是他们确实不想吃,吃不下。孩子有时候不想吃那么多鱼虾蟹,并不是对自己的身体不在意,而是他们确实不想吃,吃不下。

  那到底该怎么对他们好呢?顺着他们的心意,就是最好。心情好其实是我们能给予爱的人最好的礼物。

  米粥是最好的补品,丢弃的都是傻瓜

  如果真的要落实到食物,那我就推荐小米粥,大米粥,南瓜、红薯、山药。这些食物都特别养胃补脾,长期吃赛过人参,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强。尤其是对那些大病过后,老年人,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只有米粥才是最好的补品。

  我外婆今年94岁,我学了中医以后就到处收集最好的小米带给她。她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咳嗽、嘴里溃疡、胃疼,我就让她喝一个礼拜小米粥。然后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比吃药效果好得多。

  我女儿今年8岁半,1.48米的个子,72斤。已经有4、5年没去过医院了。秘诀就是每天早上必不可少的一碗粥。

  米粥是什么,是中国老祖宗给后代留下的最根本的东西。那么多食物可以饱腹,为什么偏偏中国人的主食就是米饭米粥?!这是智慧,是经过千百万次尝试后的智慧,丢弃的人都是傻瓜。

  粥 · 天下第一补人之物

  消化不好要喝粥,腹泻也要喝粥,不过这么爱喝粥的你可能不知道,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随息居饮食谱》也称“粳米甘平,宜煮食。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既能补养人体的所需,又可滋补羸弱的身体。

  粥油保健媲美参汤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

  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张照兰教授介绍,二者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强。

  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老年人不同程度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如果常喝粥油,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产妇、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经常会感到元气不足,喝粥油能补益元气、增长体力,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粥与肠胃最相得

  明代医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介绍药粥62种。李时珍是这样说的:“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中医认为,粥有和胃、补脾、益肾、清肺、消渴、通便和安神等多种功效,几乎把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兼顾到了。

  现在,得胃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年轻的小伙子都在大夫面前喊胃疼。其实,冬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方面,寒风凛冽,一不小心肚子受了凉,进了冷空气,对胃很不好。再一个,大家这个时候都爱吃火锅,爱吃麻辣烫,觉得这样身子才暖和,但无形中也伤害了胃。

  这时喝黄金粥最好。中医讲,五色入五脏,红入心、青入肝、白入肺、黑入肾、黄入脾。黄色的东西可以养脾。“黄金粥”就是用小米、玉米、南瓜来煮粥,小米是适合老人、病人、产妇的滋补品,可见它最补虚。玉米调和脾胃,南瓜补中益气。中华养生瑜伽协会迷罗解释说,虽说这三样没有一样是药,但各有各的补益特点,而且都针对脾胃,做成粥食又是脾胃最喜欢的方式,所以说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脾胃滋补品。煮粥时还可以放上几枚补血养气、调和五脏的大枣,会使它的滋补效果更好。

  喝粥还能提高免疫力

  自古认为,喝粥可以治病并能使人延年益寿。历代的医学家,创制了许多不同作用的粥,以食疗病。像当人太疲劳的时候,喝点姜葱煲粥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帮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通俗点说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

  对于平素身体虚弱、容易感冒的朋友来说,这是很好的补益处方,煮时先放大米煲好粥,注意粥不宜煲得过久,米粒和水应该是分开的,然后放拇指大小分量的姜丝,放2~3个葱头,再煮两分钟即可。

  处在发育阶段的小孩感冒后特别需要正确处理,否则很容易留下后遗症,影响身体发育。姜葱煲粥药性平和而易吸收,特别适合小孩使用,是治疗小儿感冒的首选方剂,中医就是这么简单好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