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六度的概述与细分


   日期:2015/11/22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概说六度的善巧与般若

  若你已具备世俗菩提心中的愿菩提心,那要透过什么途径来实践呢?依照佛陀的教导,要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等六度的修行来实践。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属于慈悲的部分,通称为善巧方便。六度中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理解胜义空性,圆满所有的善巧,又称为般若。

  经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等前五度的善巧,可以累积福德方面的资粮;依靠六度中的智慧,可以累积智慧方面的资粮。在行菩萨道时,六度属于世俗菩提心中“行菩提心的学处”。

  二、细分六度

  当我们细分六度,从每一度中,可以分出三种。在布施中的财布施里,又分为一般布施、大布施和非常大布施,多加了两种,所以,整个六度就细分为二十种。另外,加上“方便善巧”波罗密多、“力”波罗密多、“愿”波罗密多、“智”波罗密多四种,一共有二十四种。如果再广分,每一度又可以分为六种,一共是三十六度。 因为在每一度中,可以包含其他五度。

  三、一度含六度

  以布施度里的法布施来说,有讲法的上师,讲的是无上殊胜的佛法,讲法的对境是听佛法的众生,三者都齐备了,就是布施度。讲佛法的上师不是为了得到名闻利养,而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讲法;讲法时,具有真正大慈大悲之心,没有自私和自大狂妄的心态,没有讽刺他人的言语,也没有夹杂烦恼五毒,这就是持戒度。说法的上师一再又一再的重复讲解,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了解所讲佛法,吸收对心性有帮助的内容。为了讲法,不辞辛劳,忍耐各种不便与不适。虽然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忙,还是忍下来为大众讲法,让大家受益,这是忍辱度。

  在讲法过程中,毫不懒惰懈怠,在一定时间内圆满所说的法,这是精进度。在讲法的时候,说法的上师自始自终,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神。全部精力都放在讲法上,专注于所说的佛法真意,心不涣散,去除许多错误的见解,如法地解说。让听闻者真实感受到佛法的加持力,这是禅定度。在讲法时,以三轮体空的见地,将讲解的自己,听闻的对境,及讲解的佛法,不当作是实有的存在,以空性智慧讲解佛法,这是般若度。所以说,在一个法布施里,就可以圆融整个六度。

  以一个简单的财布施来讲,也可以同时涵容六度。在布施时,你认为施比受更有福。当出家法师向我们托钵,当乞丐或无依无靠之人,希望得到帮助的时候,你愿意付出财物。当布施的对象以及财物都具备了,你开始把财物给予他们,就形成了布施度。布施时,你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是把自己不要的东西给别人, 而是把自己最好的送给别人。比如我们很穷时,有人来要饭,还是把很好的食物给他吃,自己省下一些好衣服送给别人穿,这是布施中的持戒度。

  布施时,不歧视别人,因为所有一切因缘福报都是幻化的。如果我们很富有,把布施当成是一种施舍,因可怜对方而付出,心态就不正确了。有时,贫穷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成为富翁。有的富翁过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变成穷人。你要布施,就要欢喜做。

  慈悲固然重要,善巧也很重要。当对方再三乞求之时,你不生气也不烦恼,没有狂妄自大的心态,在没有能力的时候,还尽量去做布施。我们在布施之时,其实是在帮助自己累积更多资粮、增长福报,应该要感恩接受布施的对方才对,而不是自认为很有能力。有时,某些人会一再向你求讨,他也不是要欺负你,因为你慈悲善良愿意付出嘛!虽然,你还是会有点厌烦,但是这时要训练自己的耐心,在这当中不发脾气,修忍辱。这是布施中的忍辱度。

  如果布施时,不怕辛苦劳累,尽自己的能力布施,比如主动担任社会的义工,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劳力。或是捐血时,虽然针刺下去很痛,可是你还是愿意捐血。为了做善事,努力去做,毫不拖延,这就是精进度。从做善事的开始到结束,你贯彻始终用心地做,想布施就好好布施,这就是禅定度。能够在做善事的时候,以三轮体空,如梦如幻的方式看待,就是般若度。

  我们要知道,每一度,都具足六度;每一度,都有六种不同的方式产生六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狂妄       持戒)(五明学佛网:狂妄       持戒)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持戒四关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如瑞法师:持戒与用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大安法师:持戒修福 

 界诠法师:持戒与持斋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撇脱怡悦、深潜不露是名持戒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一章 认识路头与持戒因果的重 

 宽运法师:持戒功德 

 宽运法师: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