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看了、接受了,命就完全变了?


   日期:2015/11/24 8: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的脾气好不好

  泰国的传奇人物─白龙王告诫: 人只要脾气好,凡事就会好。

  ●很多人来到这里都问我︰

  我的事业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好不好?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气好不好?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

  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学习的事。

  第一、「学习认错」

  人常常不肯认错,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不认错就是一个错。

  认错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会大众、佛祖,甚至向儿女或是对我不好的人认错,自己不但不会少了什么,反而显得你有度量。

  学习认错是美好的,是一个大修行。

  第二、「学习柔和」

  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到了人生的最后,牙齿都掉光了,舌头却不会掉,所以要柔软,人生才能长久,硬反而吃亏。

  心地柔软了,是修行最大的进步。 一般形容执着的人说,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钢铁一样。

  如果我们像禅门说的调息、调身、调心, 慢慢调伏像野马、像猴子的这颗心,令它柔软,人生才能活得更快乐、更长久。

  第三、「学习生忍」

  这世间就是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万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会处理、会化解,用智慧、能力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认清世间的好坏,善恶,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学习沟通」

  缺乏沟通,就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

  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

  第五、「学习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人生的岁月有限,认错、尊重、包容才能让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学习感动」

  我们看到人家得好处,要欢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动。

  感动是一个爱心、菩萨心、菩提心,在我几十年的岁月里,有许多事情、语言感动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办法让别人感动。

  第七、「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我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宣化上人开示说: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的拜佛、念佛,还有礼忏,这是很好的。不过我对你们讲:“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就常常欢喜。这个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好像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的?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因为有脾气。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这一点,以为随随便便发脾气,就对事情有帮助。实际上,什么好事,你一发脾气,也会坏了。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没有脾气,没有烦恼。

  学佛法的人要有忍耐心,有人骂我们,我们要拿着他当唱歌听,或当他们给我们讲另一种语言。因为我不骂人,所以旁人骂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骂我们,那是给我们上肥料,令你这块地所长的一切能茂盛一点。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受了,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如受不了,就有麻烦。能受得了,无论有什么境界来了都能忍受,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所以我们要“不生烦恼莫疑心”,时时都不生烦恼不生怀疑。“总要管自己少管人,”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多认不是少争理,”常要认自己的不是,不要尽那么狡辩。“安然清净智慧生,”你要能这样就很平安,会生出一种智慧。“明心没有碍难事,”学佛人讲明心见性。明心即你心里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不难了,没有困难的事情。“见性岂有忧愁心,”见性的人就不知道忧愁了。“佛光不是不普照”,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所以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里若像浑水似的,月光就照不进去了。我们心里要是清了,就像水里现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现前了。“意定天无云”,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似的。为什么佛光不普照我们呢?因为“忧思恨怨心搅浑”,你又有忧愁、又有烦恼,又有恨,又有怨,在心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心里就浑了,就没有智慧。我们谁能没有烦恼,谁能没脾气,谁就生大智慧,开大智慧了。

  学佛法不用学多,学得能不生气、没有脾气,那就是佛法。所以说“事事都好去,脾气难化了,真能不生气,就得无价宝,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烦恼永不生,冤孽从哪找?”尽瞅人不对,自己苦没了。”我们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就在这很简单、很现实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远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对的现实中。这个境界你要能把它转过来,就不被境界所转。不要到这个境界一来,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时时都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能这样,那就是明白佛法。今天我不讲太多,讲太多了,你们会还给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