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坚持每天读经,听经,念佛(十九)


   日期:2015/11/24 1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听经时,有了一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是把自己前几天写的东西再做一次强调说明。

  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天台宗有六即佛义: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我们是想要成为哪种佛,肯定是希望回归自性,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究竟圆满的佛。但是,在末法时代,我们连相似即佛都成不了,也就是指超脱六道,真正断烦恼,进入四圣法界的佛。那该怎么办呢?

  别忘了,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加持。就算我们一品烦恼没断,往生时具足信愿,一念十念依旧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为阿惟越致菩萨。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寿命到时,临终往生。还有一种是可以随时自在往生,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功夫成片,即成为六即佛义中的观行即佛。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把目标定为努力达到功夫成片,成为观行即佛。什么叫功夫成片,就是能把烦恼伏住,怎么伏住,需要靠定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念佛三昧。怎么得到念佛三昧,读经可以得到,听经可以得到,念佛也可以得到。但是,要遵守一个大原则: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经不能太杂,选一部。听经也不要太多,选一门。念佛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选择读一部经,也选择听一部经。但是,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有进步,总觉得功夫不得力,更不用说获得念佛三昧了。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前面的文章提到过,根没扎牢。什么根,就是小乘的根,儒和道的根。修念佛三昧,是修定,定达到了,慧就开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一定要福慧双修,除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学习大乘经典之外,还要修福。福从哪来?从儒道来。用四个科目概括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用十二个字概括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用细则概括就是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

  就好比我们要建立一座大厦,首先需要打地基,用什么来打地基,就是儒和道这两个根,这两个根落实圆满了,十善业道自然圆满。有了这个根基,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学习大乘,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地读经,听经,念佛。这样,这座大厦才能搭建好。

  所以,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每天生活中身、口、意是否还在造业,做十恶之事。我们一定要慢慢放下,改过,先做一个合格的人,才有资格谈是否能成为贤人,圣人,或者说做佛。

  章嘉大师临终前跟老法师强调过:戒律很重要,戒律很重要。为什么戒律重要,因为三学是戒定慧。不持戒,怎么能修定,不修定,如何开慧。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是持戒。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也是持戒。前者是持大戒,学大乘的大原则。后者是持小戒,落实小乘的根。小戒大戒同等重要,都要用心去做,这才叫真老实,真听话,真干。

  最后,再强调一遍,佛说过,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坚持       学佛)(五明学佛网:坚持       学佛)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