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由“醫”说养生——于生日探究生之道


   日期:2015/11/27 16: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由“醫”说养生

  —— 于生日探究生之道

  现在的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但如何兑现呢?由此电视书刊已众说纷纭。我也想从繁体医字结构谈点养生的看法。

  医字的繁体“醫”可分解为“匚”(fāng)、“矢”、“几”、“又”、“酉”。“酉”《白虎通·五行》中说:酉者,老也,如酉黍(成熟的禾谷)。“又”的甲骨文“

  ”像伸手抓的样子,造字本义是抓、持、持有等;如果牵强地将“又”“酉”放在一起,可以理解为抓食物吃,即手拿主食放到嘴里吃。这是手向下抓之意。其二是手向上抓:“又”仍指手抓,上面是“几”(读作shu),按照《话说医字》,“几”指短羽毛鸟飞而不高的样子(象形);再加上“殳”(古长柄兵器),可以引申为斩杀禽鸟作肉食。禾谷为主食,肉食为副食,都是用以维持生命的吃食。民衣食为天,吃饭第一。吃的好不好,吃得合理不合理,如主副食搭配、粗细粮搭配、营养搭配等合理不合理,从养生角度说科学不科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需要重视的。

  与手抓“

  ”有关的第三种意思是:如果“几”仍指短羽毛鸟飞而不高的(颇像鸡)假设是鸡,加上“殳”,可以理解为手拿长柄器具轰赶鸡,让鸡飞奔起来。正因为鸡跑得不快,飞得不高不远,习惯于迈着方步寻食,吃饱了就偎依在一起休息,这种习性颇有点像老人。人老了,不愿动了;也可以不动了,因退休没了工作压力,家事有孩子代劳。但人老了,又特别需要运动、锻炼。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颜元说:“养生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身强,一家动则家强,一国动则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动也需要有源动力,有一种鞭策,促其动起来,要自找点苦吃。这种源动力,不仅仅是别人的轰赶,而更主要的是认知生命在于运动,认知生命来日无多,认知生病后会使自己受罪、家庭破费、家人受累等等。引发内心源动力,才是正能量。

  繁写醫字的起笔是“匚”,《说文》解释为“受物之器”;“矢”其中一个意思是屎。毛主席的七律诗《送瘟神》“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中的“矢”就与“屎”相同。如果将“匚”和“矢”放在一起理解,“医”即是内有粪便的肠胃。“殳”的甲骨文

  像手持大锤击打对方。如此将“医”和“殳”放在一起,可理解为以手扶人,以砭刺病;并可引申为捶腰背,揉胸腹,使肠胃通畅。联想到达摩祖师的《易筋经》“神仙起居法”曰:“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痛快时,双手肠下踞; 踞之撤旁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讲的就是揉搓胸腹,捶摩腰背。胸腔腹腔里有五脏六腑,通过静下心来按摩胸腹腰背来疏通五脏六腑和与之相关联的经络、气血,乃是健身养生、延寿成仙之道。

  “醫”字由“殹”和“酉”字组成。“酉”,《说文》曰:酉者,酒也(金文酉“

  ”象酒坛形)。古人谓“酒为诸药之长”。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能补益肠胃。酒还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还能行药势,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酒还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熔解于酒精之中)。《博物志》还记载:王肃、张衡、马均三人冒雾清晨远行,一人饮酒,一人饮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说明“酒势辟恶,胜于作食之效也。”

  但是酒和任何药物一样不可过量,酗酒醉酒反而能伤身。

  “酉”在十二生肖中为鸡。鸡给人很多养生的启迪。首先,鸡习惯于早睡早起。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人也应效法此习性。其次,小鸡经常吃些石子,而且能够完全消化,这种功能是小鸡久而久之演化而成的。人也应学小鸡适当的吃点粗粮以健脾胃,使营养均衡,更有利于养生与延寿。再者,俗语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等。人要也应从中悟出养生之道:一定要寻求并坚守适合自己的,不论是锻炼、饮食、卫生,还是寻求药方等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切不可人云亦云,跟潮流,学他人。药无所谓好坏,适合自己病症的就是好的。凡聪明人都善于聆听与观察,善于分析与总结,并善于从经历中摒除不适合自己的,彻悟出真正适合自己的。

  《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其一曰“见食相呼,仁也。”自古相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当今社会为财而死者比比皆是。唯有鸡“见食相呼”,呼朋邀友,分享食物,乐此不彼,绝不强抢豪夺,为食而亡,此真乃大仁也。孔子曰“知者乐,仁者寿。”明朝吕坤《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诸方面都完全具备了利于他人和自己生命延续的积极因素。“仁者寿”在儒家养生思想中有着最为集中的体现。这是由于儒家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作用,尤其主张个人养德的主动性,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并认为这是人们得以健康长寿的基本要素。仁者寿的原因,儒家有“天佑说”、“情志说”等,以后者的看法较为科学。现代身心医学理论认为,人是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社会性的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能缓解各方面的情感矛盾,能减少心理冲突,并能通过大脑皮层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健康与长寿。

  “醫”在五行中属土,土主生,能生发。在我生日的今天,虽然没有酒(酉),没有肉(殳),而且学僧过午不食,清理肠胃(医),更没有生日蛋糕和家人、好友的祝福。但是能于此探究养生生存之道,并有如此一番自我感悟,作为自我欣赏抑或与博友分享,也算另有一番纪念意义;而且是养生的更深一层次的探究:无人祝寿,求得一种清静。《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正是治疗当代人心灵疾病所需要的。无酒无肉乃至无食,也是当代人生活好了以后所需要的。如药王孙思邈说:“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

  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听医生的,并从繁写医字中悟出更多更深层次的道理。我只是抛砖引玉,并只是牵强附会的说些现象,有不妥处,请斧正。

  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健康       养生)(五明学佛网:健康       养生)  

 普献法师:心念影响健康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师徒吃茶去─ 意境高妙,养生助道的「茶禅」 

 果煜法师:禅法─从健康到觉悟之路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养生治病谈汤药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陈星桥居士:略谈佛教的健康观 

 海空法师:学佛与健康(凤凰网【问道】海空上师专题纪实) 

 其它法师: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仁焕法师:五戒保命保健康 

 仁焕法师:福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