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六个话题)?


   日期:2015/11/30 8: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教育孩子心存敬畏 编者按:有些道理,“三岁小儿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正如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凡人根本不予理会,视为封建迷信。但在正信之人心中,世间众生都在因果之中打转,有谁能逃得开?印光大师认为:“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由一传十,由十传百,至千至万,靡然风从,庶可望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此实治乱持危、改革世道人心之根本法轮也。当今之世,若不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为训,虽圣贤齐出于世,亦末如之何矣!”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因果的规律真实不虚,讲人的生命有轮回的,轮回的对境是六道,讲这些。这些在传统社会当中,都是启蒙的教学内容。小孩子他由于心很纯真,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分别心也不强,你跟他讲这些他马上就能相信。然后再让他进一步知道自己当下的心跟天地鬼神佛菩萨的心息息相通,是一体的,举心动念天地鬼神都会知道。

  如果他相信这一点,他就有敬畏感了,就能做到慎独,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自己也不敢胡来,也得要按照八德来做事。起一个邪念,做一个恶行,早已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了,这种悉知悉见就好像对着明亮的一面镜子,你的长相在这个镜子里面一览无遗。所以我们诵戒,都说诵戒就像一面镜子,你持戒,道德力量好,显现的是好的形象;你犯戒了,做了邪恶的事情,显现的就是丑陋的形象,这是无可逃避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举心动念,都在阿赖耶识里面存了档案了。

  在《华严经》直接告诉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两个神跟随着我们,叫俱生神。一个同名男,在左边,记我们的善行;一个同生女,在右边,记我们的恶行。我们的善恶行为都是记录在案的,所以轮回靠什么?就是靠你一生的善恶行为,已经记录在案的业力,来决定你到哪里轮回了。所以阎王殿有一面镜子——业镜,你站在这个镜子面前,你的阿赖耶识就好像一个电影的拷贝,它自然就开始放映了。就映在这面镜子当中,你一生的行为,你很希望保密的隐私,都显现出来。所以阎罗王判人是公正无私,你不得不心悦诚服,你做的事你还能狡辩吗?你能躲过凡夫的肉眼、世间的法律,但是阴间的这些记载你是一点都逃不掉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一个儿童能够接受这些教育,他马上内心就有所畏惧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就是治心之法呀!如果没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那人的内心有很多邪恶的冲动,他就无所畏惧,他就什么都敢干啊,所以现在我们的道德是这样的低迷,吃这碗饭、这碗菜,用个酱油都不安全,都是用工业盐水来弄的。做这些事情的人就是不信因果、不信轮回的人。如果他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不敢做,做了要下地狱的啊,他敢去做吗?

  人死灯灭,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很有市场。你跟他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不相信,他认为是迷信,哪有前生后世啊?奉行断灭见的人,他没有道德的底限,没有道德可言。所以人心恶的一面,就要靠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让他畏惧,勉强让他去做善行,这就是道德的堤坝。欲望的水没有在道德的堤坝流,它会泛滥,它会淹死自己、淹死他人。 (二):佛弟子应如何教育子女?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他的子女作为他自我的一种延伸,所以就溺爱他的子女,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的东西不加以管束,甚至教育小孩去竞争,不能吃亏,不能上当,逐步地从小就养成了小孩好乐钱财、好贪便宜的习惯。以为占便宜、一切都占为己有,可以保住他的家业,让他家里的富贵可以保持多少代。他不知道正好适得其反,正好使他现世的业障会现前,未来的果报更不美妙。

  你看看现在我们中国社会的小孩,确实很贪。在对美国的高中生和中国的高中生的问卷调查里面谈到,中国的高中生把权势和财富作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美国的高中生还把真理和智慧作为排在前二名的价值目标。为什么中国社会的青少年有这样的价值观——追求权力和财富?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从小给他所灌输的东西,这很不美妙,这是不信三世因果的一个产物。现在的青少年一代都很世俗化,我看到一个材料:大一的学生一报到就去请那些学生会的主席、副主席吃饭,想谋取学生会的一个小岗位。他都没有想到,到了大学怎么来完善自己的学问,却搞人际关系去了。说明从中学、高中开始他就有这种心理准备。哪能一报到就做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念大学的时候比这个单纯得太多了,哪有这些事情。

  所以我们要检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好,社会教育又是注重知识技能,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出来?谈起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我们要深刻检视,现在社会上的有识人士也在思惟这些问题。我们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吃亏是福,要帮助一切人,不能给同学解答一个数学题,都要同学的钱,五块钱解答一题,十块钱解答一题,这样会很麻烦的。缺乏因果教育的人,就怕吃亏,处处想占便宜,这就间接地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无限的负面影响,这种小孩长大了可麻烦了。

  这里印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因果是真实不虚的。隋朝代州有一位大富人叫赵良相,家资巨万,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赵孟,次子叫赵盈。赵盈很强,赵孟很弱。就是弟弟强,哥哥弱。他的父亲在命终的时候,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两个儿子。赵孟是长子,得到的略微多一些,分到的田地也可能好一点,但基本上也是平分的。等到父亲赵良相死了之后,做弟弟的赵盈,凭着他的强势,就把他兄长的家产全部霸占过来了,只给赵孟一间很简陋的屋子。赵孟家产都没有了,田地也没有了,就靠卖劳动力来过活。出现这个情况,就因为赵盈占便宜,霸占了哥哥的产业。

  没有过多久,赵盈就去世了。刚强者不得其死。他死了到哪儿去呢?就到赵孟家做儿子去了。你想想这不是吃亏了嘛?他原来很富裕,结果到很穷的赵孟家做儿子去了,转而他贫贱了,给赵孟做儿子,叫赵环。以后赵孟死了,又生到了赵盈家,给赵盈的儿子做儿子,就成了赵盈的孙子了,叫赵先。原来他前一世很贫贱,结果到赵盈这个很富贵的家庭来,他就享福了。他享的福是什么福?享他原来应该享的福。等他长大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孟家就更贫困了,赵盈家就更富裕了,以至于赵孟家的儿子赵环就不得不给赵先去做仆人,靠给他做佣人来生存。

  这就是马太效应了:你越有的越要给你,越没有的越要剥夺。这两家贫富这么悬殊,原来祖上都是亲兄弟,赵环已经下贱到了做佣人的程度。他有一天听到他的寡母说:哎呀,你看看你活到这个份上,都是因为赵盈家霸占了我们家的产业,才使得你这么贫穷,给人家做奴隶,那不是太羞耻了吗?这个寡母就是赵孟的妻子,她说出了这个原因。赵环于是就很怀恨:我祖上本来很有家产的,被他家霸占去了。所以就怀着要杀赵先的心。

  到了隋朝开皇初,赵先这个人是比较文弱的,还信佛。他想朝五台山,就把佣人赵环带上,随身伺候。赵环也就跟着赵先去了。他早就怀着要杀赵先的心了,所以到了五台山空旷无人的地方,他就把刀拔出来,对赵先说:你的祖父和我的父亲原来是亲兄弟,是你的祖父霸占了我家的产业,以至于我现在这么贫穷,给你做仆人。你还能忍心吗?我今天就要把你杀死。

  赵先一看这个架势就很害怕,赶紧逃命,赵环就拿着刀在后面追。赵先看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草庵,赶紧跑到草庵里面去。赵环也拿着刀追来了。草庵里面有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看到赵环拿刀来,说:你想干什么?赵环说:我要杀我的怨家。老和尚听了大笑:你先不要杀,你先坐下来,我来让你们知道是什么样的因缘果报。就拿了两颗药丸子,一个人给一颗,让他们用茶水把药丸子喝下去。这两个人喝完之后就睡着了,做梦。在梦中那个药丸子就把他们的前因后果都展示出来。这两个人一醒过来,如梦初醒,忽然回忆到前尘往事,这时候就感动了,非常惭愧,非常伤心。

  老和尚说:赵环,你的前身就是赵盈,你前身把你的哥哥的产业都霸占了,所以你今生转为贫贱之身,一方面你要把原来的产业交还给赵孟,另一方面你造了恶业连你本来的那份都没有了,所以讨便宜就是吃亏,这亏是你招来的。赵先的前身是赵孟,他到你家来继承财产,是继承他父亲给他的产业,是理所当然的。

  这两个人一听都没话可说,因果真实不虚啊。这两个人也都很有善根,就干脆出家,跟着老和尚做徒弟,修行去了,后来都得到了善终。这是《清凉山志》记载的一个公案。 (三)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

  大安法师答:作为学前班的老师,出于慈悲,应对班上的孩子先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洒扫应对,孝悌仁慈,顺应孩子纯洁的心灵。对他进行仁爱的教育,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关爱苦难人群。爱一切生命,包括苍蝇、蚊子等蜎飞蠕动之类,培植孩子善良的天性,然后可以向他们讲些因果故事,注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

  其次,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欣赏宁静的古乐,朗诵唐诗宋词,引导孩子读儒家经典,如《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让他们多看些像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之类的善书。这些教育,并无宗教色彩,任何家长都能接受。

  视具体情况,向孩子介绍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好处,最好将佛号编成儿歌风格,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家长亦不知不觉受到佛化。

  总之,在社会上,作佛学教育,要考虑国情和众生接受情况,要善巧方便才能有所成效。从儒家教育开始,渐次浸润佛法精神,变化气质。素质优良,即可为家长们所接受、叹服!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四) 这个时代还要教育孩子“吃亏是福”吗?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子女很是溺爱。

  不仅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习性不加以管束,甚至教育小孩去竞争,不能吃亏、上当。逐步养成了小孩从小就好乐钱财、好贪便宜的习惯。

  他们以为占便宜、一切都占为己有,就可以保住家业,让他家里的富贵可以保持多少代。殊不知适得其反,正好使他现世的业障会现前,未来的果报更不美妙。

  你看看现在我们中国社会的小孩,确实很贪。在对美国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的问卷调查里谈到,中国的高中生把权势和财富作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而美国的高中生还把真理和智慧作为排在前二名的价值目标。

  为什么中国社会的青少年会有“追求权力和财富”这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从小给他所灌输的东西,这很不美妙,这是不信三世因果的一个产物。

  现在的青少年一代都很世俗化,我看到一个材料:大一的学生一报到就去请学生会的主席、副主席吃饭,想谋取学生会的一个小岗位。

  他都没有想到,到了大学怎么来完善自己的学问,却搞人际关系去了。说明从中学、高中开始他就有这种心理准备。哪能一报到就做这样的事情呢?

  我们念大学的时候比现在单纯得太多了,哪有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要检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好,社会教育又只是注重知识技能,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谈起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我们要深刻检视。现在社会上的有识人士也在思惟这些问题。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吃亏是福。要帮助一切人,不能给同学解答一个数学题,都要同学的钱。五块钱解答一题,十块钱解答一题,这样会很麻烦的。

  缺乏因果教育的人,就怕吃亏,处处想占便宜。这就间接地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无限的负面影响,这种小孩长大了可就麻烦了。 (五)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次第,还是一切交给佛菩萨,一心念佛就行?

  大安法师:学佛一定要有智慧,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也不能放弃自己的选择和思维,实际上佛法更要注重我们自己的理性的思维,所以碰到什么事情,首先要自己要有理性的安排,比如你的孩子的学习辅导问题,念佛问题,这个时间先后的安排,这个事情还要去麻烦佛菩萨吗?你自己就要解决。首先要敦伦尽分,你作为做父母的,教养孩子、抚养孩子是你的天职,你一定要把它做好。你不能把这个放下,一心念佛那家庭事务谁来料理啊?所以你把家务事、工作的事情都应该尽分尽责地把它做好,而且不是敷衍地做好,比一般不学佛的人做得更好。你学佛人的孩子应该各方面——身心更健全,更有智慧,更优秀,更能成为未来的社会国家的栋梁,才说明你学佛真正起到了教养孩子的、教育孩子的良好的智慧和方法。 (六)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来,就是新娶进门的媳妇,你要教育她,她刚一来,你就得教她,以后她就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儿婴孩,在婴儿的时期,就要开始教育,你进行善的教育,他就养成一种善的习性、习惯,从一开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开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后等他形成了邪恶的习惯,这时候再去矫正它,那都不容易。

  所以从开始的时候就得谨慎地教育。这样的家庭儿童教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它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治乱,你教育好了小孩,国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没有教育好,都是匪类,都是那种恶心残暴之人,那么,天下也就大乱了。所以国家的兴衰,天下的治乱,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识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经在现在的大中小学占的比例愈来愈微薄。

  所以这一点每个做家长的要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侧重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有关道德人格的教育,你还不能太放弃,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担起这样的一种教育。

  现在的家长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绩:你考得怎么样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么又低了几分呐。他天天就关心这个。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他的老师关心的。你要关心你的小孩的这种德性、人格。这是学校教育可能不大关注的问题,而这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如果你作为父母,你对老人一点都不孝,天天对老人呼来唤去,然后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却住在很差的房子里。那好了,你的儿女也看在眼里,等你老了的时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间去。

  所以这个孝还不是口头上讲,你自己要做出来。

  现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没有以身作则,于是他就不知道怎么教育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然后又有望子成龙之心,于是给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负担。给小孩学很多班,又是钢琴班,又是英语班,又是电脑班,又是这个班那个班。现在家教都是知识技能的家教,可没有哪个家长请一个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

  我们每个佛教徒,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尽量按照印祖的开示去做,让小孩从小接触圣人的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让他接触,让他背诵,这样就在他的内心播下了一个圣人做人的标准、做人的种子,他就会一生受用无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六道轮回)(五明学佛网:教育       六道轮回)  

 其它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南亭法师)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