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8[受持菩提心]


   日期:2015/11/30 19: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全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二(论义)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庚一(净化自相续)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罪;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在相续中要产生真正的菩提心,主要靠积资净障,即积累资粮、净除罪障。佛在经中讲了很多积资净障的方法,都可以包括在七支供里。此处也主要是通过学修七支供积累资粮、净除罪障,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顶礼、供养、忏悔等,今天学习随喜。

  随喜主要是对治傲慢。傲慢是成就最大的障碍,是积功德最大的障碍,所以要消除傲慢。

  一般而言,傲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贡高傲慢。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也发现不了对方的功德和好处,内心的这样一种状态就是我们所讲的贡高傲慢。若是这样,想改掉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毛病就会有很大的障碍,很难改变。

  你根本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怎么能改正呢?我们处处都是这样的:“我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好的,错的都是对方……”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这样?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缺点,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过患,就是因为有傲慢心,这是傲慢心的作用。我们总认为对方永远是错的,都是不好的,因此很难发现对方的功德和优点,所以我们不会有进步,不会有成就。我们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改掉自己的过患,才会进步;我们要学修对方的优点和功德,学到了,修成了,才叫成就。

  前面是对傲慢一般的解释,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粗大的傲慢。若再深层次地解释,傲慢就是所谓的我执,我执是最细微的傲慢。有“我”就有“他”,这就有分别了,有分别就没有平等,这叫迷失自性。什么是自性?自性是平等的。迷失自性是成就最大的障碍。为什么我们不成就?因为迷失了自性。若是没有“我”,哪来的“他”? 一执着“我”就分别了,有“我”的存在才有“他”的存在,“我”和“他”就是这样分别的。若是不去掉我执,就无法回归自性。

  可见,傲慢是我们究竟成就的最大障碍。若要对治傲慢,就要修随喜,随喜他人的善根,随喜他人的功德。

  辛五(随喜)分二:一、随喜世间善;二、随喜出世善。

  壬一、随喜世间善:

  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

  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以欢喜的心情随喜一切众生奉行消除恶趣痛苦之因的善业,积累脱离苦果享受快乐的福德。

  “欣乐而随喜”:以欢喜的心情随喜。比如,我们看到别人行持善法了,看到他人得到了一些善果——世间的福报,我们应该满怀喜悦,发自内心的高兴、快乐,不是只在嘴上说“随喜”。什么叫随喜?就是心里欢喜。心里真有欢喜之心,以欢喜之心说“随喜”,表里要如一,心口要一致。

  别人行善了,积德了,得到了福报——家庭平安,工作顺利,升官发财了,你是不是越想这件事心里越欢喜?如果是,这叫随喜。嘴上说不说都一样,心里是这样的状态就行了。

  我们怎样才会做到这一点呢?如果真正明理了,真正生起慈悲心了,就能做到。什么是悲心?拔除众生痛苦叫悲心;什么叫慈心?给予众生安乐叫慈心。若是真有慈悲心,若这种心是真的,那你自然就高兴、欢喜了。随喜自然就有了。

  “一切众有情”: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痛苦,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安乐,小乘的普通修行人也会有这种心态。大乘的慈悲是什么?不仅仅是希望,而是内心有一种决心:“我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我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如果这是发自肺腑的,众生现在自己行持善法、积累功德了,你能不高兴吗?“我还没有为他做什么,他没有靠我,自己就学着行持善法、积累功德了。”你能不感到欣慰吗?“让他行持善法、获得福报,这是我的任务啊,这是我要做的啊,但是我还没去做呢,我还没有准备呢,他自己已经做到了,真好哇!”自自然然就有这种欢喜心了。“众生得到了福报——家庭平安,工作顺利,升官发财了,这都是我要为他们做的,但是还没等我做,他自己却得到了。”你能不高兴吗?

  我可以给大家打一个比喻:父母对儿女的心,大家一定能感觉的到。你看,儿女没让自己操心,学习成绩好,事业有成就,升官了,发财了,父母能不高兴吗?通过这个比喻,大家一定能明白此理。尽管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有慈悲心,但是父母没有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父母对一切众生没有这样的慈悲心。我们和父母不一样,我们发的是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啊,对境是一切众生。为什么是“无量”?因为众生无量,所以我们的对境是一切众生,你对一切众生都应该像父母对儿女那样有慈悲心。你看,父母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父母也没有为儿女的成功做什么,也没付出什么。但儿女自己成功了,自己得到福报了,虽然父母嘴上不说,但心里自然而然就高兴,自然而然就安心,自然而然很欢喜。同样,如果你发的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是真的话,当众生种下了福报的因,当众生得到了福报,你能不高兴吗?大家要明理啊!

  要发慈悲心,要有慈悲心,你才有随喜。之前的随喜都是假的,对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人,对自己比较喜欢的人,当他们有一些进步或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你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高兴,会有那么一点点“随喜”。但这个不是在此处讲的随喜。

  我们应该对一切众生都有随喜,无论是可爱的,还是讨厌的,无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无论是亲人,还是敌人,都一样。因此随喜的这颗心很难生起啊!

  “息苦诸善行”:就是行持善法,这是因。若行持善法了,就能消除恶趣的痛苦,能消除轮回的痛苦。我们要随喜善法、善根,哪位众生做善事了,我们心里随着他而欢喜。

  我们是相信因果的,这里也在讲因果。作为修行人,作为大乘行者,绝对是理性的,绝对是智慧的。一看众生做善事了,行持善法了,就高兴了,因为他们正在种善因啊!将来得到的是福报啊!就要这样随喜。通过因,去相信果,这里有因果正见。我们不是因为他们学了很多世间的知识而随喜,不是这个意思,不是随喜这些事情。我们应该随喜什么?看到别人行善了,看到别人做善事了,这个值得随喜,我们应该随喜这件事情。“哦,持善法了,没有错!做善事了,没有错!”因为修行人有轮回正见,知道行善法、做善事太好了,将来得到的是善果,众生会因此不用再堕落恶趣了,将来一定能获得人天的福报!这是值得随喜的。真的,大家就要这样随喜啊!

  “得乐诸福报”:刚才是随喜因,现在是随喜果。果是什么?哇,有的人家庭和睦,有的人身体健康,有的人事业有成,一切都顺心如意。这时,你要通过果去想因:“这都是人家往昔修了善法,种了善根,今天才有这个福报,随喜啊!”要这样随喜。

  有的人不会随喜:“这个人能力那么强啊,把那么好的工程项目夺过来了。”“这个人这么聪明啊,把某某人都骗过来了”……我们不能这样随喜。我们要随喜: “人家往昔种了善根,人家以前修了福德,今生才有这些福报,随喜啊。”为什么他这么顺心如意,处处是顺境?因为他以前结的都是善缘,今生今世才顺心如意,他身边的一切一切才是助缘,这是值得随喜的。同时,自己也要这样想:“我也应该跟他学,我也应该多种善根,我也应该多结善缘,将来我也肯定能跟他一样。” 大家要这样做随喜,不是随喜他有多大的本事,不是随喜他有多聪明等等。

  也可以说,这里所随喜的是下士道的善根。什么是下士道?就是求人天安乐的。不堕落恶趣,能获得人天安乐,这就是下士道。此处是对下士道的善根作随喜。

  壬二、随喜出世间善: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

  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菩提”指声闻和缘觉的果位。所谓“三菩提果”,指声闻果、缘觉果、菩萨果。此处所讲的“菩提因”的“菩提”,就要理解为声闻和缘觉的果位。小乘修行人也在昼夜不停地行持善法。当看到小乘修行人如法地精进修行,我们就要随喜。他所求的是自我解脱,或许是声闻的果位,或许是缘觉的果位,但无论求的是哪种果位,他将来一定能获得这个果位,很快就能成就,真的应该随喜啊!

  “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很多小乘修行者证果了,成就了阿罗汉或独觉佛果位,我们也随喜:“这是他们曾经修持了善法,尤其是小乘道,最终成就了阿罗汉的果位或独觉佛的果位,因而脱离了轮回,脱离了痛苦,随喜啊!”在心里欢喜。

  这是随喜中士道的善根。中士道是求自我解脱的,也就是这些小乘行者。我们不轻视他们,不能小看他们,应该随喜。因为每个人的根基、意乐不同,他们暂时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究竟上也一定能获得佛果。现在修小乘道,获得小乘的阿罗汉果位,这也是个台阶,将来他们也一定能获得佛果。

  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

  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

  “随喜佛菩提”:这是随喜无上菩提果。

  “佛子地诸果”: 这是随喜无上菩提果的因。一地到十地菩萨的果位,就是无上菩提果的直接因,所以这也是随喜无上菩提果的因,将来随喜无上菩提果的果。

  谁得到佛果了,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了,我们随喜;谁登地了,谁有因地的果位了,我们也随喜。这是在随喜上士道的善根。上士道就是为众生求佛果。

  我们随喜下士道的善根、中士道的善根、上士道的善根,可以说我们随喜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善根,因为这些都是直接或间接成佛的因。

  虽然我们是修大乘佛法的,虽然我们是佛子,但是我们也随喜世间的善根,随喜小乘的善根。为什么?下士道的善根是属于世间的,中士道的善根是属于小乘的,这都是间接成佛的因。我们随喜众生的善根,就与众生结上了善缘,众生也就算是得到了佛的摄受,将来这个善根成熟了,一定会证佛果。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此处又再次单独随喜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个殊胜的善根。因为本论着重讲的是菩提心,谁发菩提心,谁修菩提道,就更值得随喜,更应该随喜。

  “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发菩提心所得到的善根和福德犹如大海,这主要是随喜发菩提心。“诸饶益行”,是指随喜行菩萨道,修菩萨道。前者是随喜发心,后者是随喜利他的行为。也可以说,前者讲的是愿菩提心,后者讲的是行菩提心。

  我们特别希望,也特别想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安乐。若是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了,解脱就在眼前,离成佛也不远了,这更值得随喜。同时,自己也要再次发愿:“我也要发菩提心,也要行菩萨道。人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离解脱不远,离成佛不远了。我也不能落在后面,也要跟他们一起成就佛果。”自己也要这样发愿。

  如果你能随喜,就会精进。精进就像鞭子,鞭策一下自己,这样自己也进步一点,提高一点。我们要随喜他人的善根,更要随喜发菩提心的人,同时也要鞭策自己,随喜应该有这个层面的意义。我们有些同修学得好,你有没有真正欢喜、随喜一下?然后想:“我也要跟他一样,也要学会这些,也要精进。”比如,今天有些同修有所成就,我们随喜时也要发愿:“我也要成就,也要获得这样的一个境界。”如果能这样,你在随喜的同时,自己也在修行,也在进步。

  随喜是对治傲慢的。看到对方的优点和功德,心里欢喜;然后对照自己:“哎哟,我这么差,我们两个是一起皈依佛门的,是一起上山的,人家现在修得这么精进,修得这么有成就。”对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生起愧疚心,这就是随喜。若是这样,就对治傲慢了。

  辛六、请转法轮: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

  佛成道了以后,七七四十九天没有转法轮,最后通过帝释王、梵天王供养千辐法轮、右旋海螺等无量供品而祈请转法轮,佛开始转法轮,共转了三次法轮。我们现在也要请转法轮。

  首先,我们可以向外请转法轮。尽管自己现在还没有转法轮、讲经说法的能力,但这时可以向外请转法轮。

  自己可以忆念观想: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具德的上师善知识面前都有一个自己,手里捧着无量供品,向佛菩萨和上师善知识们请转法轮。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无所不知,你自己这样忆念、祈请,他们都一清二楚,都能听到,都能知道。

  为什么要请转法轮?就是让这些上师善知识们讲经说法。我们要饶益众生,这是最好的方法。只有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讲经说法了,才可以遣除众生内心的无明。

  众生为什么烦恼?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在六道中轮回而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无明,因为愚痴,不明诸法的实相,不明诸法的真理。不是因为没有吃,没有穿,不是因为有病或其他原因。若是不无明,不愚痴,众生都是快乐的、幸福的、自在的。因为无明愚痴,所以不分身份、环境,无论在地狱,还是在天堂,众生都是烦恼、痛苦的。

  我经常跟大家讲,为什么说黄金和牛粪等同?讲的是境界。若是有佛法、有智慧,街上的乞丐与宝座上的国王一样是快乐的;若是没有佛法的光明,没有智慧,就是愚痴无明,街上的乞丐和宝座上的国王一样是痛苦和烦恼的。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若明白了这些就等于抓到了根,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所以遣除无明、愚痴是很重要的。只有转法轮、讲经说法,才能遣除无明愚痴。转法轮、讲经说法,讲的都是诸法的究竟实相与真理,是让大家明白、证悟这些真理,这样内心就不无明、愚痴了,所以转法轮很重要。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是为了什么?为了转法轮,他知道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他求的不是自我解脱,而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要转法轮。转法轮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为了转法轮才成佛的,都为众生转了很多法轮。这些菩萨们、具德的善知识们为什么如此认真地继承佛的事业呢?为什么弘扬佛陀所传的法呢?因为菩萨及具德的善知识们有饶益众生的心——利他心,他们知道这是唯一的方法,所以他们继承佛的事业,讲经说法。

  大家要明白,讲经说法是利益众生的唯一的方法,讲经说法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我们也应该重视这件事,发自内心好好地接受教义,好好地接受窍诀。大家都是学佛人,应该理智一点,知道怎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才能真正遣除内心的无明黑暗,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解脱。如果有听闻佛法的机会,大家千万不能错过,若是那些隆重的法会、开光、灌顶等…… 参加不参加都行,去不去都行。如果有人讲经说法、转法轮了,大家应该重视起来,应该去谛听,应该请转法轮,这样才能遣除灾难,才能遣除众生内心的无明黑暗。

  传法、讲法才是真正降甘露,大家应该用心接纳。大家都不明白什么叫“洒甘露”,以为就是拿个装满净水的宝瓶给你头上灌水。其实,若是你内心没有任何的证悟,没有任何的境界,这不一定是真正的降甘露。有人给你讲经说法,这才是真正的给你洒甘露,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

  请转法轮很重要。以前讲法都是要请转法轮的,现在没有人请转法轮了,传法的人只能自己安排:“我今天要传何种法,明天要传何种法。”因为没有人祈请,只能自己主动了,没办法了。为什么?现在众生希求正法的心越来越差了,没有希求正法的心,所以没有人请转法轮,没有人祈请讲法,所以只能自己主动去讲法了,不但如此,还要“强迫”人来听,得安排人站在外边拿着棍棒督促,这就是“末法时期”。人们不重视求法,希求正法的心不强烈,都不珍惜佛法,所以没有成就。若是真有强烈的希求正法的心,然后去听法、学法或学佛,成就会特别快。如《百业经》里讲的一些公案,人家成就得特别快,得到正果都很快、很容易,因为人家希求正法的心强烈,一旦得到了佛法,就昼夜不停地修。人家修的不是形式,修的是心,所以成就快。现在哪有这样的人?邀请听法也不来,来了也是慢慢悠悠的,听法也是愁眉苦脸的,这对佛和讲法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但是自己完了。为什么不得法益呢?为什么不得成就呢?就是这个原因。

  前面所讲的是向外请转法轮,我们还可以向内请转法轮,也就是自己给自己请转法轮。有人听也好,没人听也罢,自己给自己讲。如果没有人听,就观想邀请无形众生听,给他们传法。先祈请自己转法轮,祈请讲法,然后就开始讲,没有人听不要紧,很多无形众生都在听。有的人说:“我不会讲法啊。”你念佛号、咒语给众生听也行。发心要清净,在心里想:“我也在转法轮,也在给众生种善根。”即使自己不会讲,也没有事,念佛号或咒语给这些无形的众生听,他们也听懂了,都得到了法益,自己也很欢喜,最后将讲法、传法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是向内请转法轮。

  其实,佛的事业、佛法都是恒常不变、任运自成的。若是要利益众生,众生的相续中也要有善根和福德。佛的事业、佛法就像空中运行的月亮,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众生的善根和福德就像江水,有江水才能映出月亮的影子。我们可以祈请:众生相续中的善根不要息灭,不要穷尽。若是这样,佛的事业、佛法也不会息灭,所以众生的善根与福德很重要。只有善根和福德,才能真正感召和体现出佛的威力和加持。

  辛七、祈请不入涅槃: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

  住世无量劫,莫遗世间迷。

  在伟大的佛陀快要圆寂的时候,珍达居士祈请佛不入涅槃,佛因此延续住世六个月,这期间利益了无数众生。我们也应该向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祈请不入涅槃,因为有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的住世,就有佛法的光明;有佛法的光明,才有众生的安乐。所以佛讲:“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众生的安乐。”这是一句真言啊!谁的相续中有佛法,谁就会有真正的快乐。佛法有教法和证法,证法才是真正的法,“戒定慧”三学才是证法。戒定慧三学应该在众生的相续中,众生的相续中应该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

  像法时期的时候,有教法,但是没有证法,表面上有佛法,实际上没有佛法,外表上有大寺院、大法师,但是大寺院、大法师的相续里没有真正的证法,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现在快到像法时期了,已经有征兆了,道场里没有道,修行人包括出家人的相续中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我也受戒了……”受戒了不一定有戒的功德。戒是净,若是你内心相续不清净,就没有戒的功德。“我天天也在打坐啊……”虽然你天天打坐,姿态很如法、端正,但你内心没有安住,妄念满天飞,想这个,想那个,跑到这,跑到那……如果内心不能安住,就没有定的功德。“我也在学显密的经典,我也懂很多道理啊……”但是聪明不等于智慧,若是法没有真正入心,内心里没有真正生起智慧,即使你懂得再多,统统都是知识,不是智慧。修行人就是要转识成智,尽管你现在能讲很多大道理,滔滔不绝,但还是没有真正的智慧啊!真正的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如果烦恼减少了,习气减弱了,说明你有智慧了。有人虽然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不明白那么多佛理,但是人家有智慧。修行的成就不是靠学问,而是靠信心。若是有信心,一样能成就;若是没有信心,即使你的学问再高,理论再好,也许都会变成障碍,不会变成智慧,虽然能明白一些,能讲一些,但不一定有智慧。

  “我受了大戒。”“天天打坐修禅定。”“我明白了这么多,懂得这么多佛理,还能给别人讲,可以引导别人。”觉得很了不起似的……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吧,到时候你会后悔的!戒是净,若是相续清净,就有戒的功德。内心里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才可以说是有佛法;有佛法就有安乐,这个人的内心绝对是快乐、自在的。若是受了戒,觉得苦,就不是受戒。因为“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安乐。”若是你真正受戒了,真正有戒学的功德了,内心绝对是快乐、自在的。这是镜子,我们都应该照照自己。以佛法对照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才能真正照出自己的面目。我们现在装的,不但能欺骗别人,还能欺骗自己。自己觉得自己很好啊,很了不起啊……别人看你也觉得:“这人这么好,讲得这么好,这么清净。”欺骗别人。

  大家要拿佛法对照自己,改变自己。你看清了自己,才能看清别人;你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一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祈请佛不入涅槃。佛趋入涅槃也是因为众生没有善根、福德,如果众生有善根、福德的话,佛也不会趋入涅槃的。哪里有善根,哪里就有佛;哪里有正念,哪里就有佛。究竟的佛是善,纯善就是佛。哪里有觉性,哪里就有佛。为什么说“色身佛不是真佛,法身佛才是真佛”?就是这个原因。觉性才是真佛,纯善才是真佛。所以,如果众生的相续中有善根,内心有觉性,佛无处不在,佛是不会趋入涅槃的。若是众生没有这个善根,没有这个悟性,即使佛在眼前,你也不一定能认识得到,不一定能感觉得到。所以,祈请不入涅槃,也应该是在自己内心下功夫。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后悔)(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后悔)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