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解答:读不懂《金刚经》


   日期:2015/12/6 4: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中国漫谈之三十一

  传喜法师解答“读不懂《金刚经》”

  佛陀讲 《金刚经》开篇就是,每天很早就起来,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在此地,有过24个、南传或讲19个结夏安居,这时初升的阳光环视着舍卫大城,可以想见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有佛陀走过,都有佛陀的足迹啊!

  佛陀时代,吠舍离的富贵是用黄金盖房子来比喻的,金瓦银瓦,2500多年前,这里财富充足,是非常壮观的啊! 那时的给孤独长者拉来黄金一车又一车,铺满了这么大的园子。这里曾是世界最顶盛的地方,犹如今天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舍卫城,中国话就叫丰德城,财富充满之意,而且这里的人追求高尚的文化,追求深奥的哲理,所以,这里众生的因缘成熟了,佛陀才要到这里来讲法,才讲出像《金刚经》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三轮体空”,这样高妙的佛法。

  但后来外族入侵达几百年,所有的佛教文化被毁灭殆尽。

  当初,须达多长者用金砖铺满的土地,今天我们只是拿一个薄薄的金箔来贴,贴也贴不满,但我们现在来贴金、供养、布施,还是要有个态度。

  我们是布施的发心,但布施的态度、姿态也很重要,佛陀告诉我们最高的姿态是什么?每一个动作都有空性的智慧,都以空性的智慧来做,“无我相、无施者”这个“我”的相,无手中所拿的这个所施之物的相;“无被受施”的这个人的相。

  佛陀为什么说“功德大是名功德大”?因为性“空”,所以才功德大,如果你没有性空的智慧,就不大。这个很重要。

  信众:师父,我读《金刚经》,是因为有次做梦,有位师父跟我说要念《金刚经》,我虽然念但不能领会含义,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怎么办呢?

  师父:前面已经讲了,《金刚经》开篇就说,到吃饭的时候,佛到城中去次第乞食,回来吃完后,侍者给祂洗钵,把脚洗干净后,就盘腿坐起来。

  从这里开始,请问我们天天是不是也要买菜做饭、吃饭,吃完饭了、洗碗筷,对不对?佛也是做这个,我们也是做这个,我们之间没距离,两千多年前佛这样做,今天我们也这样做,这是共同点。

  不同点在于:佛乞食、吃饭、洗脚、入座,请问祂有没有变成凡夫?我们凡夫也做这个,我们有没有因为这样吃饭洗碗就变成佛?

  那我们要怎样修行呢?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去领会佛法呢?去转凡成圣呢?是不是要降伏我们凡夫的心?要安住佛心?

  这里须菩提就问:

  如何降伏我们凡夫的心?如何安住像您一样佛的心呢?

  佛就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凡夫的心和佛的心是一样的,所以要“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安住其心。

  话还是要说明的。我们众生凡夫的心,为什么不能“如是”呢?就是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颠倒分别,把大好的一个“如是”心弄得七零八落,生生死死,苦海无边,把大好的一个“如是”“心”白白给糟蹋了。

  所以,佛教导我们:“如是”安住其心,没有别的一个“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奇妙之处,用的是一样的“心”,做的是一样的事,佛了脱了生死,我们还是凡夫,还在生死海里苦苦挣扎。

  佛是金刚,法是金刚,“金刚”是不生不灭的意思,《金刚经》就是不生不灭的经。

  我们谁没有不生不灭的“心”呢?只不过我们是“颠倒妄想”。

  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