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


   日期:2015/12/7 14: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道八苦之死苦

  什么是六道轮回?

  六道(也叫六趣、六凡)里面,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其中,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被称为三善道;而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则属于三恶道。六道轮回,就是这六个道途中的生命在六道中无量无数次的不断轮转、延续。

  六道皆苦,只是三善道的痛苦比三恶道的痛苦,相对来讲稍轻一些,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人道的痛苦,人道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炽盛苦,总共就是八苦。

  人的生老病死就是一个过程,是人道所固有的自然规律;因为是有漏的,所以都是苦的。

  思惟死苦分五。

  一『谓一舍离圆满可爱财位,乃至意未厌此诸苦,当数思惟。』

  人世间就是这样,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即使你生前拥有很多的财富,到死的时候一分也带不走,还要因被迫舍弃财物而深深苦恼。

  二『舍离圆满可爱亲族。』

  不管有多么爱着你的爱人,还是孝顺的儿女,就是整个家族,你都要带着遗憾和恐惧与他们分离,而这种恐怖、无奈会一直伴随着你直到死去。

  三『舍离圆满可爱朋翼。』

  还有那些爱着你的和你爱着的眷属和朋友,死的时候都要与此诀别;他们谁都不会陪着你一起走,这又是一种痛苦。

  四『舍离圆满可爱身体。』

  最后甚至于跟自已最亲近的,活着的时候我们一直执着、百般呵护的、并用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为之效劳的这个身体,在死亡来到的时候,同样都要舍弃!

  前面这四条就是说,拥有丰厚的财物、至亲、朋友、自身,为什么会苦呢?因为到死的时候,越是在世上的圆满,离别时的忧愁越是严重,舍不得啊,所以,心里更难受。

  五『死时当受猛利忧苦。』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心里非常害怕,身体会不断挣扎,各个器官衰竭直到最后一口气;不仅有亲人离别的悲苦,更可怕的是中阴的时候,随着外器和内器都断坏了,先是水土火风开始分裂;之前我给大家讲过《文殊大威德中阴解脱祈祷文》,对亡者而言,四大分裂期间是非常痛苦的,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替他承担,也无法减轻他的痛苦,没办法。自己种下如是因,就感召如是果,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只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去承受。

  《广大游戏经》亦云:「若死若没死没时,永离亲爱诸众生,不还非可重会遇,如树落叶同逝水。死令王者无自在,死劫犹如水漂木,独去无伴无二人,自业具果无自在。死擒多百诸含灵,如海鲸吞诸众生,犹龙金翅象遇狮,同草木聚遭猛火。」

  就是说,人在临死、或是死后,所有亲爱的人,都离开了,从此以后再不能见面;就像树上的叶子掉在河流,随水而漂,这片树叶是不可能再回长到树上的。就算是世间权位最高的国王,好像被强盗或敌人劫走,地位,权利、财富全部消失﹔又像水上的漂木一样,独自漂泊,永远不再回来。

  我们通过思惟这些死亡的恐怖,而策发厌离心。

  死的时候不管多亲爱的人,没有人能够伴着你去,只有你一个人走,实际上这还是自己造的业,因为不了解世间的真相,或者了解了却没有如实去修行,那么到死的时候,已经不得自在了。

  真正死的时候,不管你是哪一道,只要是「含灵」,就是指有情,全部都会被死所吞食,就像大海能够吞没一切。譬如龙有非常大的神力,变化无穷,可是一旦遇到金翅鸟,就只能束手被擒;而陆地上身体最大、最强有力的象,一旦遇到狮子王,也是眼睁睁被吃掉;又如草木,不管长得多么茂盛,一旦遇到猛火,就会被烧得干干净净;同样,世间所有的众生,到最后只有一条路──死,这是我们应该思惟的。

  世间大多数的人不相信来世,活着的时候不会为后世做准备;一天到晚忙的都是世间法,都是生、老、病、死的因;等到死亡来临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我们必须要趁着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的时候多去思惟生、老、病、死诸苦。如果我们每天很认真去思惟、观察,就算身体很健康,也会升起诸如生、老、病、死的感受,体会濒临死亡之前的种种恐惧,长期如此这般去念『死』,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暇满的人身,人本来就是苦的,以苦的力量推动我们努力修行,这样才不会浪费暇满的人身。

  如果把苦因拿掉,就能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挣脱出来。修行就是要不断的思惟苦,直到生起了对身体、对世间万物不执着、不贪恋、并产生了强大的厌离心、出离心。即使我们目前还没有产生厌离心,但是不断地依照前面的方法如理去思惟,我们就能获得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死亡       三恶道)(五明学佛网:死亡       三恶道)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9)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陈兵教授: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净界法师:他对来生没有规划,所以死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毁灭 

 李利安教授:佛教死亡理论的建构——《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 

 吕凯文博士:与死亡为友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4 对死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四节 善后事宜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三节 法物利益亡者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生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