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净宗乃信心法门之经证(三)


   日期:2015/12/12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今天继续来一起来研究《净宗乃信心法门之经证》。

  上回我们说到第十四条,今天我们就从第十四条经文接下去看。

  净宗乃信心法门的经证,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世尊开示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众生对这句佛号要有清净的信心。

  第十四条《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往生正因文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因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段文世尊开示说: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这段《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世尊开示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行者,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前后围绕,来住行者面前,慈悲加持护佑,令这个行者内心不散乱,舍命之后随佛大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若有净信」,净信就是真实的信心、清净的信心、没有怀疑的心。净信不是说内心念佛念到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清净心现前的心,不是指这个意思,是指对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有真实的信心。真实的信心起行,念南无阿弥陀佛,同样还有妄念、还有杂想。所以若有净信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如是就是指下面有两段文,

  第一段文就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得闻这件事。

  第二就是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对无量寿佛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生起清净的信心、真实的信心,这种的男子,叫做善男子;这种的女人,叫做善女人。

  如果听闻无量寿佛的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并不信受,闻而不信,也就是没有清净的信心、没有真实的信心,就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也不是如理如法、如实念佛的行者。得闻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内心有清净的信心、真实的信心、不怀疑的心,这样的男子,叫做善男子,这样的女人叫做善女人。

  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在《阿弥陀经》有讲到三大庄严,就是依报庄严、说法庄严与正报庄严。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庄严是阿弥陀佛的愿行功德所成就,因此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内心对阿弥陀佛的果地名号生出清净的信心、真实的信心,这样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行者,就是如理如法如实念佛的行者。

  「闻已思惟」,听闻到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庄严,听闻到无量寿佛名号有无量无边真实功德,内心信受,这样就达到「闻」这一字。经文的真义,因为闻而不信就不是闻。「闻已思惟」,闻到无量寿佛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闻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但内心思惟,若一日夜到七日夜,系念不乱,系念不乱就是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深信不乱,也就是对名号的救度信心不乱。

  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文说系念不乱,在《阿弥陀经》经文就说一心不乱,所以若以这两部经互相对照,我们就可以明白,实在一心不乱就是系念不乱。系念是系念什么?是系念无量寿佛的名号有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系念西方极乐世界有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都是法藏菩萨为了要救度十方每一个众生所庄严成就。所以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称念,内心信心、净信、不怀疑,这样实在就是真正闻已思惟。

  系念不乱的真义并不是说以这句果地上的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到没有妄想、杂念,得禅定、证三昧,实在若以《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段往生正因的经文,并非是这个意思啊!

  是善男子或是善女人,这字「是」就是这种净信无量寿佛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净信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善男子、善女人,在临命终的时候,无量寿佛与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前后围绕。经文说临命终时,就是这位净信的善男子或善女人还未断气,还未死亡才叫做临命终时。若已经断气了死亡了就已经身后,就并非临命终时。所以从《阿弥陀经》的经文,或者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都可以得到佐证。就是我们念佛的人相信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救度是在当生就可以亲眼目赌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不是此生死了之后西方三圣才现前。临命终时就是还活着的时候,是当生,若已经死了就是来生、次生,所以净土法门是当生成就的法门。在这段《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也能够得到证明。所以将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大海众菩萨前后围绕在我们面前。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两句经文是显示出往生是佛力成就的,净信无量寿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净信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是阿弥陀佛的愿行所成就,这种的善男子、善女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现前的时候对他慈悲加佑。加就是加持,佑就是护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如何对这善男子善女人加佑呢?放光普摄。受到佛的光明普摄,内心自然就不会凌乱、不会散乱,正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般念佛的人很担心自己临终病苦、很担心自己临终失去正念、很担心自己临终冤亲债主现前、很担心自己临终被子女干扰、都很怕临命终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很担心临命终心散乱、很担心临命终心凌乱。

  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如果内心有这种担心与顾虑,我们若担心临命终有这种种的心散乱或者是颠倒,就是对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还不够了解。因为南无阿弥陀佛会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以佛的光明威神加持,受到佛的光明威神加持,当然我们内心种种的顾虑与怀疑自然就消弥。凡夫众生有七情六欲,对世间所有的一切包括感情、金钱、名利、权势、财富,这些难免会有眷恋。那么佛现前,佛慈悲的光明就是能够降伏我们对世间这些种种的眷恋,我们平常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目的就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临命终的时候佛现前哪里说我们会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哪里说会眷恋这世间的金钱权势、名位、财富等等,因为我们一生所求,就是要为了往生西方佛国。

  所以若会担心,表示对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还有怀疑与顾虑,这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救度还不是有清净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所以要多听闻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真义。那听闻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听闻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是由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行功德所成就,内心对南无阿弥陀佛生出真实的信心,当然会一生老实称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一日夜到七日夜系念不乱,自然称念六字洪名。

  所以对这段《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往生正因的经文,使我们了解我们念佛的人在临命终佛菩萨现前来迎接,威神加持令心不乱,正念而往生。而且也可以肯定往生一事是现生当下就决定,并不是说死了之后舍去这个色身业报体佛菩萨才现前来接引,并非是如此。

  法然上人在「逆修说法」这篇文开示说:

  【佛之慈悲加持行者,由之妄念忽止,正念安静】。

  法然上人开示这段意思就是说,念佛的人在临命终佛菩萨现前,因为阿弥陀佛的慈悲威神加持,使这个行者妄念停止正念现前。既然正念现前,当然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所以不是说我们自己修行念佛有了不起的功夫,使我们在临终正念才感召佛菩萨现前来接引,实在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发愿要救度十方每一位众生。只要修行、念佛,在临命终阿弥陀佛必然自动现前对这位行者威神加持令心不乱,使他有正念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在行者临终正念的产生,是佛菩萨现前才有正念,同样是正念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我们了解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段往生正因经文的真义,我们自然就会安心念佛,不是我们有正念才感召佛菩萨现前来接引,是佛菩萨现前来接引行者才使得行者有正念,这就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两句经文的真义。了解经文真正的义理,自然就安心念佛。

  所以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段经文,世尊在强调净土教法要有清净的信心,这是真实的信心,可以明白说净宗确实是信心的法门。

  好!请看下面第十五条《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证诚劝信文: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经文同样有两字「净信」,若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无量寿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也就是无量寿佛的名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得闻极乐世界清净的佛土,这段文与前面往生正因文意思相同,只是说的比较简要而已。

  「一切皆应信受」,信受就是信,发愿就是愿,如说修行就是行,具足信、愿、行往生三资粮,生彼佛土,往生到西方佛国。所以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不可思议功德、听闻西方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法藏菩萨不可思议愿行所成就,对净土的教法要具备信、愿、行,就是往生的三资粮,这样决定往生到西方佛国。

  所以要信受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理如法如实称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信、愿、行往生三资粮圆满具足。若不相信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能够救度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就不会想要念佛。不想念佛,当然就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怎麽会去如说修行呢?当然就不会。

  昨晚师父在木栅弘愿念佛会听到莲友说,他的妈妈念佛也数十年了,因为他的妹妹都信基督教,三个妹妹对妈妈也有一份难得的孝心,所以将妈妈接去她那里住。因为他三个妹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当然接妈妈去一起住尽孝心自然鼓励妈妈改信基督教。

  一个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有坚定的信心就是净信,绝对不会因为女儿信仰基督教,而自然随女儿的孝心改变自己对南无阿弥陀佛的信仰,改信基督教,不会。不会说原本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因为女儿的孝心,鼓励改信基督教要去耶稣的天国,就不去西方极乐世界了,改要去天国,改要去天庭,不会这样。因为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有清净的信心,是任何的考验都不会改变、任何的打击都不会动摇、任何的挫折都不会变异。

  诸位!如果耶稣现身在虚空中跟大家说:诸位佛弟子,只要你要来我的耶稣天堂,我也没有任何条件接引你来天堂,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真是耶稣本人并非是虚假,那么你会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换要去耶稣的天国吗?会还是不会?不会,很好。不是说耶稣的天堂不快乐、不幸福、不美满,不是。只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三界外的净土,清净、解脱、微妙、殊胜。成就我们回复真如本性,具足与佛同样的光寿无量,是在佛经世尊金口所亲说,我们相信佛的话。佛的话就是圣言量,佛是亲证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所以佛祖所开示的真理绝对值得我们佛弟子信受。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也教导我们唯信佛语,我们的信心建立在哪里?在佛所开示的真理。以净土的经教我们前面第一条引用

  《无量寿经》,第二条引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第三条引用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第四条引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第五条引用《无量寿经》,第六条引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第七条引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第八条引用《无量寿经》,第九条引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第十条引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第十一条引用《无量寿经》,十二条引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十三条引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十四条引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现在在说的十五条引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十五条所引用的经文,通通都是世尊所开示的,没有一个是祖师所开示的,佛语是真实如理,所以佛祖的话,当然我们学佛的人要依教奉行。

  那么学佛的人相信佛祖的话,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佛这一方,对不对啊?因为佛所说的话是世间的真理,真理是历三时遍十方而不变,不会因为时空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佛教在三千年前的印度到三千年后的台湾,有因为时空改变道理改变吗?没有。所以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佛对我们的开示,唯信佛语。因为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那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哪里呢?就在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佛真如发愿修行所成就的,本愿成就就是果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称为本愿,本愿成就的愿行功德就是果地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在果号就叫做南无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修行就叫做本愿。我们相信是相信佛的佛愿,也是相信佛的佛心,相信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就是相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的佛号。对不对啊?信心就是建立在这里。所以信心建立在这里,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佛心、佛愿对我们众生的施救会改变吗?不会改变。所以我们的信心当然不会改变,这才是净信,清净的信心。

  如果人家告诉你说:唉呀!某某菩萨,你念南无阿弥佛不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天堂比较好啊。你若会被人所改变,你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的信心就不是清净的信心,不是真实的信心罗。人家说念佛没有效啦,现在改念阿门才有效,这样你若会被人所改变,那你对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还没坚定、还没决定、还没一定。有的念佛人现在不念了,改要去学法轮功,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了,改要去法轮世界、改要去天堂。

  所以为什么净土的教法世尊一再地举难劝信,教导我们众生一定要信受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因为众生的信心很薄弱,对这六字建立的信心很脆弱,不堪一击,一个考验就倒了。不是阿弥陀佛不慈悲,实在是众生的烦恼太重、善根薄少。对我们在因地的凡夫众生而言,最要紧的就是我们决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是。所以你的信心若会被人考倒、被人打破,那个信心就不够坚定,信心不够坚定就是对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不够了解。

  世尊在《无量寿经》开示: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听闻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真义,才会产生信心欢喜。所以要多听经闻法,对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真义要好好深入去领解体会,在内心明白这句佛号是佛对待我的真心,那你感受到如理如法如实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怎么会被考倒呢?不会。

  师父在讲席之中经常在请问大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念佛了,请问你要念佛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去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吗?当然一定要去,因为生死是个人去了办。有些念佛人退失道心不要念佛了,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了,那你要像他那样不要念佛了,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吗?当然不可以啊!因为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所以净土的教法,信行一体要同时兼顾。信心不够加强信心,念佛不够加强念佛,对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有真实信心的人,必然会精进用功念佛。因为他心中明白,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世出世间能够救度自己这条慧命,唯有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然要念什么啊?使我们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力就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之中,不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念什么?体会到人命的无常、世间的苦恼,世间所有一切,人生大大小小的苦,唯有依止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彻底了办,怎么会说不想念佛。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层天,能够使你自由自在在那里享受天上五欲之乐,你明白西方极乐世界是三界外的无为涅槃界,你也绝对不会去贪求天上五欲之乐。因为天上五欲之乐是短暂、是不究竟的、是会堕落的,唯有彻底使自己跳脱这人生的生死苦海,摆脱业力的牵缠,超越生死的籓篱,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谁有办法跳脱这人生的苦海?谁能够摆脱生死的束缚呢?所以当然我们依照世尊在净土的经教开示,如理如法如实奉行修行。

  刚才所说的如说修行,如世尊所开示的奉行。世尊在《阿弥陀经》

  一而再再而三苦劝我们众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第十九条也有说到,苦劝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不退的修行。不要因为亲情、因为感情、因为金钱、因为权势、因为名利、因为种种而改变,对南无阿弥陀佛的信仰。因为法身慧命的解脱是各人自己要去了办,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虽然是很容易起行,但是却很难入信,所以净土教法是难信易行之道。

  既然是难信易行之道,我们欠缺对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我们就要从信心加强。不要让病苦来就将你考倒了、不要让感情来就将你考倒了、不要让金钱来就将你考倒了。这期听说大乐透又没人中奖,累积到下期,大乐透若一人独得,差不多就有十亿了,下期的大乐透不要说用开奖的,直接说第一特奖得主就是你一人独得,十亿就是属於你一人,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不可以念佛,不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十亿就给你不用在那里开奖,若这个条件要给你,你要吗?十亿喔,十亿呢你要十亿或者是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师父跟你恭喜也跟你赞叹。确实世间的金钱十亿算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富大贵,西方极乐世界遍地是黄金,讲堂、楼阁、一花、一草、一木,环境都是金、银、琉璃七宝所庄严而成的,而且是永永远远拥有。在人世间不要说十亿、一百亿、一千亿,也是暂时借你用数十年而已,是不是啊?将来临命终要死了,这些金钱你带得去吗?「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所以我们若要追求,要追求真实,不要追求虚假;要追求永恒,不要追求短暂,要争千秋,不争一时。世间的万事、感情、金钱、权势、名位点点滴滴,只不过是一时而已啊!眼光要看远一点,不要让眼前这些世间的五欲将你考倒了。

  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有万牛不挽的坚定信心。你对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坚定,要像一万只牛要拖你都拖你不能动。现在若有人告诉你说:唉呀!某某菩萨,你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不可能会往生西方,改来信耶稣,你要跟他去吗?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真的,哪有说有一个清净的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佛祖方便说的,来耶稣的天堂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样你要跟他去耶稣的天堂吗?西方极乐世界佛祖所说的那是欺骗众生,法轮世界比较好啊,你要去法轮世界吗?这些若能够引诱你改变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意,那你对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太不够了。

  所以净信实在是净宗的根本,信心安住在这句佛号,所以有了净信就有了念佛,有信就有行,但有行的人不一定有信。念佛的人很多,但不一定念佛的人都很有信心。念佛二、三十年了,不想念佛,也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实在很可惜很遗憾。对不对啊?念佛的人改变了信仰,改去信外道、信法轮功、信一贯道、信基督教、信天主教、信神、有的直接什么都不信,无神论,这都是归结在对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不够,因此我们引用这么多段经文,来佐证净宗是信心的法门,实在就是要加强大家对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坚定的信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心法门       清净)(五明学佛网:信心法门       清净)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吕澄居士: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