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修行人应每天观修生命无常


   日期:2015/12/13 1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人每天要观想生命无常,观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时间不多,死亡随时随地都会来临,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以及每个时辰,寿命都在减少,岁月在不经意中溜走而让人察觉不到,流逝的岁月,永远不会再回来。我们修行人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时光,不要虚度,专心专意去修法。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佛经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云、流水、闪电、晨露,人的生命就像虚空当中漂泊的白云一样,时而出现,时而消失,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我们在死亡的路上狂奔着,人人都像被判了缓刑的罪人一样,一天在接近死期。佛陀也说过,看见众生的生死就像看到秋天的舞步。有时想想,生命就如天上的闪电一样,瞬间划过。

  人身又是极其难得,经上讲述这个道理,经常用盲龟穿木孔来比喻。就是说如果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广阔无际的大海洋,在这大海上,有一个木板,上面有个孔,它随风飘浮不定在大海上,没有一刻停止。而在大海底下,有一只瞎了双眼的盲龟,一百年才会浮上来,将头伸出海面一次。当它浮出海面时,把头穿进木孔里,想想这种机率有多么渺茫吗!而我们得到人身的机会,比此还少。还有一个比喻说得人身几率就象在光滑的墙壁上撒豆子,豆子附在墙壁上的几率。

  我们现在得到人身,若不珍惜人身来修行,还等什么呢?等着人身丢了,再想修行那是就来不及了,流逝的岁月,永远再不会有。经常听到有人说,死怕什么,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从佛法讲,不太可能,因为人身太难得了。

  而且是必将死亡的,这个世上找不到一个不死的人,致敬的佛陀已入涅槃,圣人们也一个个的离我们远去,声闻、缘觉也要和肉体分离,世间的神祗同样也避免不了死亡,而且,不论你逃向何处,高山上、丘陵中,也逃不出死神的手掌,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神仙和皇帝都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但这仅仅只是美好瑰丽的梦想,谁都没有找到,也不可能找到。某些我们所了解的“长寿法”也最多只能做到拖延期,改变不了生命的规律,因此我们不能有不死的侥幸心理。莲花戒说:“平常怕死,就能做到临死时不怕死。”

  更重要的是死神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也不会提高通知,当他来的时候我们只能乖乖的跟着走。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气,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热也能变成致死的因素,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其实,每天我们都听到、见到过无数的生死,道路上的车祸、医院中的病人,及世界各地的天灾人祸,但是每当见到这些时,我们总觉的好像我们很远。可是,谁又能保证今天我一定会不死吗?也许你可能觉得自己还年轻,可是黄泉路上无老少啊!意识不到这一点正是人的感觉迟钝之处。因为惧怕死亡,我们闭口不谈,感觉提到便很忌讳,那不是欺骗自己吗?难道不提,死神就不会来临吗?虽然想到这些,会让我们感到难受和可怜,但是真正勇敢、智慧的人是敢于面对并做出准备的人。

  那么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能带走什么呢?再亲的亲人,再好的朋友也帮不了忙,没有谁能跟你走,感觉是在痛苦绝望中被抛弃。那么钱财我们能带走吗?钱财买不通死神,在人世上人们羡慕的千万富翁,趾高气扬有钱的人,在死神面前和乞丐不分高低,连一分钱也带不走,历史上无数英雄好汉,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为所欲为,不可一世,但在死神面前,权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风都风吹云散。这个时候,连我们最爱惜的身体,也离我们而去,我们天天装扮它,照顾它,让它得到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得到一切的享受,但这个时候它也背离了我们。

  那么面对死神,我们能带走什么?只能带走我们平时修持的佛法。我们又能依靠谁?唯有上师三宝。这个时候,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佛菩萨,唯一有用的就是我们平时诵的经、咒。可是,我们能修法的时间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人生百年,睡眠就占去近一半,前十多年年幼无知,后十多年衰老多病,修行已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间几十年,为生存和虚幻的名利地位奋斗竞争,不能认真思考人生的结局和生死大事。 而且又有太多事情需要花费我们的时间,工作、吃饭、购物、交往等,可能我们修法的时间每天连一个小时都不足,并且在短暂能修法的时间里,还昏沉、散乱、放逸。能否专心修法又有多长时间。我们仅拿这点儿的资粮面对死亡,结果可想而知啊!

  想到这些,我们真的要为了自己的究竟的利益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学密的修行者要去尸林里面修呢,因为你在尸林里修的时候,你可以想到,将来自己也会是这样的结果,谁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只是或迟或早的问题。我现在看你死得可怜,而将来别的人看我也死得可怜,谁都是这个样子。我念(断法)或施身法的时候,拿着腿骨诵经也是这个道理,为了产生这种无常观念,所以密宗很多法器都是用人骨作成的,就是启示:没有多少时间了,再没有别的意思。

  为此,奉劝我的弟子们和所有的修行人,常想死亡随时会降临,这时能够帮助自己的只有上师三宝和修持的佛法,所以为了自己今生以及今后一切世的利益,请你们珍惜时间,好好修习佛法!时时真诚修行,不能虚伪,若虚伪,开空花,不结果,所以学佛切记不要自己骗自己,修行人要守本分,不要贪,久而久之,功德自然圆满,菩提果也会成就。比如,在我们拜佛的时候,我们的身不杀生,不偷窃,不邪YIN,口不犯绮语,恶口、两舌、妄语,心里没有贪心,没有嗔恨心,没有愚痴,身口意清净来拜佛,佛也接受你的拜佛的供养,智慧也是自然现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命无常       智慧)(五明学佛网:生命无常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