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怎样与“害虫儿”作沟通?


   日期:2015/12/14 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生而为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动物中的至尊,以至于不能从其他众生的眼光看生命,也就难以开展真实的慈悲了。人们以旁生形体小就认为它没有心识、没有苦乐感受,这是愚痴的想法。譬如在天人眼里,我们人类也像蚂蚁一样。只要是众生,我们就要帮助,不能伤害,这两个原则务必要掌握。 大家以后一定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众生,这样会令佛陀欢喜,相续中的功德也会自然增长,有机会与佛心相应。--主题摘要

  在汉地有些人碰到弱小的小虫等生命时,一边念佛一边把它打死,还美其名曰“是在超度它”,这种做法极不合理。如果你想利益众生,在它耳边念佛号就可以了,又何必要杀死它呢? 试想:假如别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再把你杀掉,那你的感觉怎么样?每个人不妨思维一下。如果这样杀害,根本不是佛教徒。” 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说是居士,但实际行为经常损害众生,一点佛教徒的味道都没有。有时竟然比魔鬼还厉害。索达吉堪布曾讲过在藏地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从前有个盗贼准备夜间去偷宰牦牛,傍晚,他躲藏在一片树林中,由于恶业所感,他遇上了魔鬼。不久,他们就彼此熟悉了。魔鬼问:“这么晚了,你在这里干什么?”盗贼回答说:“我准备去偷宰一头牦牛。”魔鬼说:“巧得很,我也正准备害一头牦牛。”贼说:“你是鬼,神通广大,你先去施展你的魔力,我在这烧水等你。”于是魔鬼刹那遁形无迹。那贼便开始烧水,他想魔鬼很有技巧,可能很快就会把牛肉拿回来。过一会儿,魔鬼回来了,但两手空空,贼问:“你怎么没有杀牛?”鬼说:“已经杀了。”贼说:“杀了,牛肉怎么没有拿回来”那鬼回答:“我已经观察好了,有一块长长的木屑扎入了那头牦牛的蹄中,不久就会化脓,那头牦牛很快就会死掉”。“嗨——”那个盗贼叹了一口气,说:“你等着,看我的!”盗贼便去偷宰了一头牦牛,很快把血淋淋的牛肉扛回树林中。魔鬼很惊讶地说:“这么快,莫非你是比我还厉害的鬼?” 魔鬼不敢吃牛肉,远远地跑开了。鬼害牛,尚且观察时间因缘,待机缘成熟方杀之,而人杀牛,随心所欲,不择手段,可见人之为害较鬼为甚。 有头脑的人应当思维:我们到底是人还是鬼? 如果害众生,佛陀是不会欢喜的。从实相上来讲,佛陀和众生是一体的,众生均是未来佛,当年释迦牟尼佛成道时也说:“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德相。何况,杀生的罪业极为可怕,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偿还五百次命债。

  生命无大小贵贱之分,一律平等,如果认为伤害诸如蝼蚁蚊虫等微小生物,算不上涂炭生灵,实际也是一种有业无果的断见. 我们从《感应篇注证》中引一则公案来证明:古代有一个叫桓谦的人。一天坐在屋里,忽然看见几千个一寸长的小人,都是披甲持矛,驾车乘马,从一个洞口出来,金光闪闪,像太阳一样耀眼。小人陆续走进房间,他们以几百人为一群,由将领指挥互相厮杀。小人和马的动作异常敏捷,他们攀着桌子、登上灶台寻找食物,找到食物之后,就在一起聚餐,不久又返回洞中。桓谦怀疑小人都是妖怪,一天碰上一位道士,就谈起了此事,道士叫他用石灰堵住洞穴,桓谦照着做了。后来打开洞口,只见上千只大蚂蚁都被闷死在洞中。不久,桓谦和道士同日生病,全身烂成灰泥而死去。

  感同身受:当我们用众生的眼光看待生命

  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与人我们要疼惜生命,一定要融人、体贴别的生命的心。我们先体会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天黄昏,一个走在森林里的人,遇见了一只蜉蝣正在哀伤的痛哭,那人问蜉蝣:你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呢?蜉蝣说:我的太太在今天中午死了,所以我才在这里痛哭呀!那人说:现在已经黄昏,你也很快就会死,何必哭泣呢?蜉蝣听了,哭得更伤心。那个人不禁觉得好笑,蜉蝣朝生而夕死,中午死和黄昏死有什么不同,何必哭泣呢?于是他就离开了。等他走远了,他才想到,从人的眼光看来,蜉蝣的一生虽是如此短促,中午和黄昏差别不大;可是从蜉蝣的眼睛看来,中午到黄昏就是它的下半生,那下半生也是和人的下半生一样的漫长呀!因此,他慈悲的走回去看那只蜉蝣,蜉蝣已经死在黄昏的树下了,那只蜉蝣竟以自己的后半生来悼念爱妻,使那个人深深的感动,而亲手把蜉蝣埋葬了。

  我们生而为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动物中的至尊,以至于不能从其他众生的眼光看生命,也就难以开展真实的慈悲了。

  广化律师曾讲述用大悲水驱除菜虫方法:

  当我们确实无法与一些小生命共处时,我们可参考广化律师曾讲述用大悲水驱除菜虫(可依此类推)方法: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就洒农药,这都是犯杀戒,应速悔改。夏夜多蚊,方便驱除,驱不去者,作布施结缘想,何必杀生?菜园生虫,洒大悲水驱之,令它得善处,我除灾 _HAI,皆大欢喜。但是洒大悲水,须有信心、有耐性,方有感应。民国五十五年冬,雾峰护国寺菜园长虫,全园青菜,皆被吃光,大众都主张洒农药,我坚持不可。初命香灯师将大殿供水,交给工人去浇菜,无效;是时常定法师在护国寺从我学唯识,平日戒行清净,我复命常定法师去求大悲水浇菜,效果不大;于是我亲自提一桶水,在佛前至诚恳祷菩萨显灵,并念大悲咒加持之,洒过之后,次日清晨去看,吃了七颗菜,信心顿增;是晚复洒大悲水一次,次日去检查,只少了三颗;再洒一次大悲水,从此虫害永除,而且菜长的特别茂盛。广化自愧无德少学,耐心行之,尚有感应;诸方大德,道高行清,若能实行,收效必宏。

  《 四分律》云:“有老病比丘拾虱弃地,佛言不尔,应以器盛绵,拾著中,若虱走出,应作竹筒盛之,随其寒暑,加以腻物而将养之。”佛及佛弟子不忍心随意丢弃虱子,唯恐它们冻饿而死,而用竹筒加油腻物将养之。世间上大大小小的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快乐而不喜欢痛苦。因此,我们作为佛教徒,始终要观自他平等,自己是怎么样的,其他众生也如是。如果有人说旁生可以杀害,那你可以用这种推理方法:“你不能害这个众生,它是有情的缘故,只要是有情就不能害,如同你自己的身体一样。”

  慈悲即是转心:原来他们是顽皮的苍蝇!

  在龙泉寺有个很有修行法师,一进到大寮,看到苍蝇,就感觉非常欢喜,说这群苍蝇真可爱,就像一群快乐的小孩子,跑啊跑啊,有时候撞到你怀里,碰你一下,又跑开了。有人说它脏啊、传播疾病。老师问:真的脏吗?用显微镜看看我们,身上多少病菌?可能我们比它还要脏,可能是我们传染苍蝇,而不是苍蝇传染我们。 我们的内心经过修行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我们内心的改变,我们和周围的有情、整个环境的关系也都会改变。要通过修行,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慈悲。

  《新世纪饮食》作者约翰罗宾斯讲了苍蝇的故事:有一回,我们家里突然来了一大群果蝇,它们无处不在,我们想尽办法让它们离开,我们把地方收拾得很干净,把食物收好,但是,它们始终不走。有时候我们甚至不能随意呼吸,因为我们怕万一不小心就会吸进一只果蝇。后来,我们决定好好地与它们谈谈,希望它们离开,但是它们不理我们。我们不崇尚暴力,可是久而久之,我们想,是不是该买一把果蝇拍来试试。不过,我们的儿子海洋说:“不,不,不,你们买苍蝇拍之前,让我试试看。”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果蝇。他写:“亲爱的果蝇:首先,让我祝福你们,也祝福你们的祖先,你们的后代,以及你们的子子孙孙。我希望你们过得很快乐,很安宁,很丰足。可是,这是我们的房子。我们付房租,而你们没付房租。我们吃我们的食物,而你们也吃我们的食物,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我们只吃某些食物,而外面的世界中有很多很多的食物,是你们能够吃,我们却不吃的。比如你们可以吃垃圾堆以及附近马场的食物。你们应该去吃那些食物,而不是这里的食物。我们真的希望你们离开这里。你们应该到外面去,外面的世界非常广大。我希望你们能离开,因为爸爸妈妈买了一把果蝇拍,而我相信他们会拿来用。所以我请求你们现在就离开。我们很爱你们,很尊敬你们,我们也祝福你们、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孩子的孩子。我也祝愿你们享有世界上最丰盛的垃圾堆食物。”

  他写完后,就在厨房很大声的念这封信。为什么很大声的念呢?因为他担心有一些小果蝇不识字。念完以后他就把信贴在墙上,然后画了一个箭头,这个箭头就指着窗户,写着:“我希望你们从这个视窗离开。”他把窗户打开,然后我们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后,走到厨房一看,发现那里一只果蝇也没有。 既然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佛子,那平时一定要发愿“宁可众生杀我,我也不要伤害众生”。我们该学习如观音菩萨的发愿、文殊菩萨的发愿及高僧大德发愿文,提醒我们念念不忘利益众生,时时刻刻发下殊胜大愿。

  高僧大德的示范

  我们觉得它害我,所以我讨厌它,那是我们的自性执。老鼠偷吃东西是事实,但使我们讨厌它的,是我们内在的烦恼。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是一个菩萨,会怎样做?米勒日巴尊者修行,瘦到皮包骨头,妹妹送来一块干肉,尊者放了几个月后准备去吃,发现上面长了虫子。尊者最初准备把虫子拿掉,后来想,菩萨不能和众生抢食物,于是把整块肉留给它们。

  《善说海》的作者无著菩萨,就是利益众生最典型的例子。他老人家的传记中说:有一次,无著菩萨门口来了一位得严重畜癞病的乞丐,他的身躯早已失去光泽,其坐垫等物密密麻麻遍满了小虱子,大小便也完全失禁。众人见后不禁恶心、呕吐,纷纷要求他不要在此地久留。无著菩萨目睹之后,大悲心顿时油然而生,眼泪簌簌落下。他把那又脏又臭的乞丐领进屋,还把那些沾满虱子的坐垫、衣服等物拿进来,将自己好一点的衣服马上送给他。接着,尊者开始用身体给小虱子们作布施——在虱子窝里一住就是两三天,以致浑身上下到处爬满虱子。很多道友看见之后,觉得非常不忍心,祈请尊者停止此种行为,但尊者并未听从他们的苦劝,依然在行自他相换。无奈之下,他们把尊者的一位上师蒋阳顿有请来,劝尊者放弃此举,否则对身体有诸多不利。无著菩萨闻言,即以《本师传》中的一首偈颂作答:“仅依此肉身,亦能饶益他,我发如此愿,当具广大果。”他老人家经常用这些教言勉励自己。

  我们也可以想一想,自己遇到可怜肮脏的乞丐时,是怎么样对待的?可能很多人嗤之以鼻,根本没有想这是众生、这是痛苦,自己应该去解除众生的痛苦。很多人认为这是大菩萨的行为,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与自己的修行、成就、名声有关,很多人就争先恐后,而默默无闻地牺牲自己、帮助众生,现在很多佛教徒极不情愿,发心与行为背道而驰。

  汉传佛教也有一位唐代的昙韵法师,常年居于五台山木瓜寺,独自一人住在瓦窑里。衣服破旧不堪,遍满跳蚤和虱子,法师一任它们吸咬,寄生在自己身上。当地土蚤很多,附在身上,他也不排除,一直用身体的血肉作布施,长达四十多年。

  藏地还有个罗西喇嘛,他一到夏天,就每天到森林里面去,脱下上身的衣服,一边坐禅,一边用身血布施蚊子。太阳落山以后,他才回到寺院。你们可能也知道,藏地的蚊子在七八月份特别大,不像汉地的蚊子那么小。去年我们去草地上,很多道友身上有蚊子时,使劲用披单赶,赶完了以后,还用恶狠狠的目光盯着。尽管可能没有打死,但那种态度根本不把它看作生命。其实那种蚊子在藏地比较多,修行人在对待众生方面,还是应该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总之,只要是众生,我们就要帮助,不能伤害,这两个原则务必要掌握。 大家以后一定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众生,这样会令佛陀欢喜,相续中的功德也会自然增长,有机会与佛心相应。如果所做的全是令上师诸佛不欢喜的事,表面上的善根功德再大,离佛果也会越来越远。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要懂得它的要义,就像使用机械时,先要看好说明书,不然的话,再聪明有时候也不管用。同样,修行必须要有一种善巧的智慧,没有智慧的修行,就是所谓的盲修瞎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