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专访传喜法师:佛教不怕诋毁 好工具搭载正能量


   日期:2015/12/16 9: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简介:传喜法师,生于1967年,现任宁波慧日禅寺住持。法师一直禀承恩师悟公上人的教诲,持戒念佛,自度度人。每年弘法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数年来在各种场合宣传戒烟、戒毒、戒酒。兴建佛教网站、八种语言的博客、微博,拍摄佛教电视片,开通慧日直播频道等网络电视,接引各方大众,培养弘法人才。

  12月10日下午,传喜法师前往湖南弘法期间,接受凤凰网国学频道独家专访,以下为现场访谈:

  凤凰国学:在当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蓬勃返热的现象。许多人通过网络、公共讲座、书刊平台在学习和推广儒释道经典。前不久法师在桂林讲“法运的当代机遇”时,说佛教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世人的瞩目和重视,能否请法师展开来谈谈当今中国佛教的弘扬和传播的特点?

  传喜法师:佛教的蓬勃发展,是基于相应的社会需求。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被坚船利炮攻破了文化的大门;新文化运动之后,西风逐渐压倒了东风。在现代社会,物质建设虽然繁荣,但精神面貌苍白,道德面临危机,实质就是信仰的危机。

  在精神领域,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蕴含着国人一直在求索的答案。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专家学者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努力地探索,而现在民间和官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急切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找,尝试复兴传统。

  在佛教里,佛陀曾经授记,2500年后,佛法将再次兴盛,按照汉传的历法,以3000年记算,佛法的再次兴盛,同样也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复兴既是祖先的期待,又是子孙的呼唤。在这样时代需求下,佛教既保留有几千年的传承,又有着众多的寺院平台,更具有广大的社会信仰者和追随者,许多地方在民间,还保持着“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现况。正如余秋雨所说,一句“阿弥陀佛”,无形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凤凰国学:佛门十善业中对口业有严格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对争议事件不表态。网络上针对诸如释永信、白玛奥色等话题,有种种攻击、辱骂佛门的声音,请问法师这种现象会不会影响佛门的声誉?您如何看待这些批评者的心态?

  传喜法师:佛制定戒律,教给我们做人的准则,但事实上,这些准则,只要是人,都应该遵守。身不杀、盗、YIN;口不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不贪、瞋、痴,这些都是人往高处走的标准。

  对于目前的一些现象,许多人包括出家人和佛教徒等,对于佛崇高的地位和佛法的尊贵,丝毫不会动摇自己的看法。但在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的历史中,每个人对佛教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想法,有些人对某些事件因为有一些心理上的差距,而使得这些事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像明星因为出名,才会闹出绯闻一样。对于佛教来讲,虽然这些听上去是负面的能量,甚至有辱佛门,但也说明至少目前大家都在关注。

  实际上,佛是真理,是经得起推敲,是不怕人诋毁的,佛门有太多好的人和事,但大多数都不为人所知。在人们关注佛教的时候,哪怕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引起暂时的兴趣,法师也希望这些兴趣能够使人们进一步关心佛教和佛教徒,了解真正的佛教。

  我的师父悟公上人曾说过,芸芸众生,最怕的是与佛没有缘份,不管是你敬仰佛陀,用手去捧,还是你暂时不理解佛陀,用脚去践踏,佛法的馥郁芳香仍会有很大的感染力。《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聚沙成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甚至是一条狗被追急了,无意之中绕塔一圈,绕塔的功德都能成为它的解脱之因,这是佛的伟大之处,因为佛和佛法的圆满伟大,无论如何,都能使人受益。

  凤凰国学:有人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会推动佛教的发展,也有人说这会让佛教消失。您怎么看?

  传喜法师:现在科学的研究越来越深,越来越精微。而佛教博大精深,占据了文明的至高点。南怀瑾老师曾经说过,佛教就怕不研究,只要一研究,就有去无还,因为佛教几千年的传承下来,哪怕是再有智慧的、一代代的智者实践,也没有人能够探底。因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能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宗教,只有佛教。而且他还说,科学的发展会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不管是从科学的角度审视,还是从敌视的角度去挑剔,佛教都能应对,而且佛教自身的智慧高度也特别欢迎人们用逻辑去推理、去怀疑。在今年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佛教与科学》电视论坛中,香港理工大学前任校长潘宗光先生与北大楼宇烈教授一致认为,佛教是能被证明的智慧的教育,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发射出光彩和活力。

  传喜法师与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合影

  凤凰国学:佛教东渡中土近两千年,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总在适应时代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创新,很多高僧随时而起。佛教的现代化过程也超过百年了,您觉得当代有没有对佛教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师?

  传喜法师:佛教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金刚经》里说,“法无定法,是为佛法,”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教以它的智慧引领着每一个时代的潮流。

  近百年来,不仅在有悠久传承的中国,佛教积极地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比如,有把佛法带去美国的宣化上人;把佛法传到五大洲的星云长老;新一届的中国佛协会长XC法师;在教内恢复僧团建设的界诠法师等等。还包括广东的大愿法师,在台湾通过电视媒体弘法的HT法师等,当然,更多地还是因为有那些默默无闻地推广普及佛法的老、中、青优秀法师们,佛教才有今天的兴盛。

  无论佛门还是俗世,对真和善的追求都是一样的。活在技术高度发达、社会普遍浮躁的当下,我们每天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很多伪和恶的信息,甚至不自主地参与制造新的伪与恶。那么,当下的我们如何才能安住自己的身心?您认为有哪些佛家经典值得推荐给大家?

  传喜法师:在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每天所面临的信息,更加需要佛教的智慧去进行判断,需要有“择法眼”,以及良好的定力来做我们的定海神针,稳住我们的脚跟。佛教有普世的价值观,将佛教的善恶标准和道德观念内化到我们的心里,就像法师常讲的“心中要有红绿灯,舌头要绑安全带”。

  大乘佛教流行的《地藏经》,最早翻译的《遗教经》,开智的《楞严经》,还有《金刚经》,《心经》都是最好的经典。《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字,但它无穷的智慧可以令我们受用一生。

  凤凰国学:在互联网时代,佛教怎样争取更多信众?

  传喜法师:科技改变社会,缔造新的时代,但科技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如果好的工具被负能量所利用,也可能导致犯罪的结果,所以佛教要把握当前好的科技工具,让好的工具搭载我们正能量的佛教文化,送到家家户户、每个人的手边。互联网是机遇,我们应该运用好,来为社会服务。在这一方面,也希望媒体人承担使命,使用好媒体这个工具为社会服务。积极敞开资源,为佛教服务,手段和内容结合起来,为整体民族文化的提高,民族精神的进步,和良好社会环境的建立,一起努力。

  凤凰国学:西亚中东正在经历的ISIS之乱,引起全世界的忧虑。在全球化的时代,那些假借宗教名义而进行的屠杀行为,为何能如此猖獗?

  传喜法师: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政治家去思考。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和媒体都这么发达的时代下,人类也会被某种极端思想洗脑,这是人类整体的问题。

  一两百年以来,唯物论的观点席卷全球,人被物化之后,精神上非常压抑,灵魂迫切需要寻找信仰依靠。当信仰的基本需求被利用时,人们就很容易受到低级的、打着信仰招牌的思想的引诱。人们一方面为经济疲于奔命,一方面在精神上又有需求,如果没有接受到正确的信息,就很容易被洗脑。我们国内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宗教经过几千年的证明,应该是正能量的,反对暴力,追求真、善、美。但是有一些人是借着宗教的名义,卖着自己的药。面对这样的现象,佛教徒的心很痛,我认为佛教有责任把正面的精神力量分享给世界,并运用媒体给出信仰上的正确指导。

  凤凰国学:佛教与儒、道相互包容、相互吸引、相互影响,在这样的对话中,您认为佛教是否应该更加主动地进行公共表达,更多地获得世界的认同?

  传喜法师:佛教确实需要更加主动地进行弘扬。佛教曾经经历过不公正的待遇,所以现在需要迅速地进行自我修复,特别是中国的大乘佛教。

  赵朴老曾经说过,中国僧才断层,在青黄不接之下,还要承当这么大的文化传播和社会道德重建的重任,可以说起步艰难、责任重大。佛教现在是在废墟上的恢复,是落魄之后的重建。佛教的观念还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所以,现在我们更多力量用于告诉大家佛教不是迷信,不是所谓“臭老九“,这样来矫正视听,并还佛教以清白,这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西方文明的发展现在也遇到了瓶颈,它们看到了东方文明的长处,正在急于从东方文明中寻找答案,所以现在,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的时代,而不是哪一方压倒对方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要化消自身的摩擦,共同为世界服务。

  前年,我去到联合国总部,我感受到世界对东方文明的期待。世界宗教大会上,佛教也被选为最和平的宗教,佛教越来越表现出它是一种无国界的、国际化的宗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喜法师       专访)(五明学佛网:传喜法师       专访)  

 大寂尼师:静修法师专访 释大寂(比丘尼) 

 传喜法师:殊胜的地藏菩萨圣号 

 其它:余秋雨:佛教与我的生命俱在(《凤凰周刊》独家专访) 

 王志远教授:佛教蓝皮书撰写者 用智慧点燃生命的灯盏(王志 

 道坚法师:道坚法师谈佛教慈善之反思(凤凰卫视专访)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 

 雪漠:佛教、智慧与灵修——大渡网专访 

 高月明居士:专访高月明:生死涅槃绽开科学禅定之花 

 传喜法师:放生日 欢喜日 

 传喜法师:入佛境界“大方广” 

 传喜法师:慈悲境中悟真谛 

 传喜法师:佛教文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