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怨天尤人就是不信因果


   日期:2015/12/18 16: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如果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所谓明白佛法道理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这一生中受苦受乐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自作自受的。苦难不是别人给我们,是自己造作的!怎能怪人?怎能怪老天爷不公平?不可以的!起这个念头,那更是造罪,罪造得更重。发财中奖都是命,没有这个命,把菩萨鬼神的像毁掉,造罪业更大。我听说有玩六合彩的拜佛菩萨,保佑他中彩,不中彩,第二天就将佛菩萨拿去砍头、烧掉,这是造业!怨天尤人造的罪业就更重。这受是有因果的。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九七集)  1984/12

 

  佛法修行决定要靠个人,真正会修的人,无论什么环境都是好环境,顺境是好环境,逆境也是好环境;不会修行的人,顺逆都是恶境、都是恶缘,为什么?顺境里面起贪心,逆境里面起瞋恚心,他起贪瞋痴!会修行的人,顺境里不起贪心,没有贪爱,逆境里没有瞋恚,人家真正修戒定慧,这是会修的。所以,与境界完全不相干。障缘是什么?他妨碍你修行、他嫉妒你修行,你想用功,他偏偏看到不顺眼,这是障缘,他要找你麻烦。这个道场没有人障碍你,这个道场是好道场。你自己真正认真修行,别人看到心里欢喜,这道场就更难得!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明了,绝对不能怨天尤人。凡事回过头来自己去反省,找出障碍的因素,把障碍的因素消除,菩提道上一帆风顺。肯回头、肯反省,这个人就是一个觉悟的人,这个人有智慧;不肯反省、不肯回头,总觉得别人有过失、总觉得环境对不起他,这种人没救!诸佛菩萨来,救不了他!过失绝对不在境界上,在自己。

  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都没有好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心对那个境界起心动念,坏在这里。如果我们对境不动心,像佛在《金刚经》上教给须菩提的那个方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外不著相,内不动心,那就成功,这是真正修行人。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二集)  1984/12

 

  演【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者,谓一念未生前,佛在何所?因心起念故佛境现前。则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若离能念之心,亦无所念之佛,则佛境从缘无有自性。】

  这意思很好,很清楚很明白。这是佛在《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这才是真相。我们要不念佛,哪来的佛?佛就没有了。佛从哪里来?佛是因为我们起念他才现的,唯心所现。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佛、是菩萨?这里有分别执著,唯识所变。我们的心能现佛、能变佛,同样我们的心也能现菩萨、也能变菩萨,换句话说,我们的心能变地狱,能现地狱,十法界就是这个道理。十法界,你要哪个法界?要哪个法界就有哪个法界,要哪个法界就成就哪个法界,道理就在此地。念佛就成佛,念贪瞋痴就成三恶道,这样才晓得原来十法界依正庄严决定在我们这个起心动念,不是佛菩萨主宰,也不是上帝主宰,也不是阎罗王主宰,就是在你那个一念心主宰,这才是事实真相。你一念心善,一切善境界就现前;一念心恶,一切恶境界就现前,你怎么能怨天尤人?一切佛境界都从缘起,那还有什么话说?佛给我们讲《法华》、《华严》也是一大缘起,除了缘起之外,没有别的东西。我们自己心现、自己心变,现出来、变出来之后,自己不知道事实真相,迷在自己所现所变的境界当中,这叫凡夫,这个苦!诸佛菩萨心现、心变,他在其中不迷失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谓是游戏神通,自己变现自己受用。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九集)  1984/12

 

  演【无明,即根本无明,即不如实知也。覆,谓覆盖真性。本即真性,末谓三细六粗,既失本自流末。】

  『三细六粗』就变化成我们现前六道轮回,变现出诸佛的国土、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大千世界。所以是自己迷、自己造、自己受,这里面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如果怨天尤人,这个业就愈造愈重,愈陷愈深。一定要觉悟,一切的境缘是自作自受。觉悟的人是菩萨,菩萨不怕果报,逆来顺受,受得很自在。因为他在这里面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好像在作梦一样,晓得「一切法俱不可得」,所以无论是逆境、顺境,无不自在。觉悟的人才办得到!迷惑的人不行,他得不到自在。《佛学十四讲》里面说,「恶难遣,好难求」,勉强的要把恶断掉,要去求好,求不到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要懂得求,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修学,那就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七集)  1984/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怨天尤人)(五明学佛网:因果       怨天尤人)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