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个人是否厚道,看他有没有这四种德


   日期:2015/12/19 9: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厚道”,即“厚”的哲学,中国人自古以来重“厚”轻“薄”,也常常说“做人要厚道”,那么到底什么是厚道?

  《说文》中说,“厚,山陵之厚也”,厚道,是中国人性格里如山的一面,从古时困苦逆境里开拓,到点滴累积的天朝盛世,乃至如今,中国人受过的苦难无数,但从不倒下。

  厚道之人,要懂得心存善念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厚道是人性中的美德,美德与才能、学识无关,要是考虑自己的比别人多,则是心胸不够豁达,不体谅他人,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心怀善念是根本,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鼎力相助,是谓小善;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

  居高临下的人未必会厚道,要是造福百姓,则是福祉,要是祸害百姓,则是灾难。所以要鉴定一个人是否善良,要看他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的态度。

  厚道之人,要懂得正直

  王永彬云:“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若是一个人能何时何事都从良心出发,那一定是正直的表现,这种气质言行一致,会在言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厚道是无法装出来的。

  正直的人容易让人信任,正直的人行为可预测,容易得到各方的信任,无论正直的人所秉持的理念与其相左于否,积聚威望的速度会更快。

  心底无私天地宽,正直,乃君子所为。倘若己不正,何以正人?人要想学会“处世”与“做人”,就要立身处世,以德律已,以德待人。

  厚道之人,要懂得严谨

  严谨是一种品格和修养,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即泰山,泰山在人心中有安、稳、庄、重四个意象,表示严谨的态度如同泰山一般稳重。

  严谨精神说的就是做人不精明,不刻薄,不计较,不决绝,不自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一切。用中国传统中的“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就是对厚道很好的解读。

  人生如棋,退一步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正因为时刻严谨,恪守诚实,有严谨的态度,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厚道之人,要有一种坦诚之情

  古训云:“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

  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坦诚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而厚德载物则是最高境界。坦诚待人善于与他人交往,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不浮夸,不报喜藏忧,也不道听途说。

  坦诚之心是人性的一种谦逊,自尊尊人,宽厚待人,谦虚谨慎,长思己过,见贤思齐。聪明人总是谦逊好学,不耻下问,以坦诚之心求得理解。敬人者人恒敬之,让人者人恒让之,一个谦虚的人,才会得到尊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厚道       修心)(五明学佛网:厚道       修心)  

 杨曾文教授: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 

 荆三隆教授: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如孝法师:如何修心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息妄修心? 

 仁焕法师:学佛就是修心 

 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五、修心问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学习即修心 

 宽运法师:断欲修心 自性清净 

 宽运法师:去除五欲 清净修心 

 雪漠:我向往的智慧——《大手印实修心髓》跋 

 悟妙法师:坐禅是修身还是修心? 

 静波法师:《修心诀》语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