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27[正知正念]


   日期:2015/12/21 2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子二(修持善法)分六: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

  在前面讲过的,修行的成就要靠心。我们要学修六波罗蜜,也要靠心,这样才能圆满。若是只在外境上修,不会有圆满的时候。

  丑一、布施度:

  所谓的布施度要圆满,也是要依靠心。

  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身财及果德,舍予众生心,经说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成佛的时候,布施波罗蜜已经是圆满了的。要圆满布施波罗蜜,不是在外境上修,而是修这颗心。若是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要达到圆满,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财布施就要遣除三界一切众生的贫困,那么往昔的诸佛,包括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布施波罗蜜肯定也没有圆满。为什么?因为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贫穷者。这样就存在很大的一个过患:往昔那些诸佛也没有圆满布施波罗蜜,因为现在还有很多贫困者;而往昔诸佛断证的功德已经圆满了,已经示现成佛了。根据这种观点,他们还没有圆满布施波罗蜜,这样就违背了教证和理证,所以这种观点、说法是不如法的,是不合理的。

  怎样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比如财布施,主要是对这些身体、受用、善根等都能从心里施舍给众生。心里对身体、善根和受用没有贪着,这样就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在心里,能将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都施舍给一切众生,自己的内心当中没有丝毫的贪着,这种境界、状态叫做圆满布施波罗蜜。这样修布施波罗蜜,最后要达到圆满。

  主要是施舍心,得有施舍心。若是心里没有舍掉,没有舍下,没有放下,即使在行为上、表面上做再多的布施、供养,也只能积累点善根,只能积累点福德,无法圆满布施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要达到圆满,就要有施舍心,要断除贪着。布施波罗蜜要达到圆满,必须要有智慧的摄持。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只是布施,不是波罗蜜。布施波罗蜜要达到圆满,必须要靠智慧。有了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才能彻底断除对身体、受用和善根的贪执。所以,要修布施波罗蜜,要到达圆满布施波罗蜜这样的境界,必须要有智慧的摄持,内心必须要断除对这些的贪着,这样还是要依心。如果心里没有放下这些贪着,心里没有真正舍下这些,布施波罗蜜也不能圆满。要达到圆满,必须要有这种施舍心。在内心里施予众生,这样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虽然世上还有很多贫困者,还有很多受苦的众生,但是修行人自己的布施波罗蜜也可以达到圆满。

  若是要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圆满,这是很难的;而且众生自己的业感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很难解决。观音菩萨曾经将整个轮回度空了三次,但是最后众生仍然还是在轮回里受苦,这是没有办法的。

  观音菩萨靠他的愿力、威德力,将众生度尽了一次、二次、三次,但是回头一看,六道轮回里还是有那么多众生在受苦。这里讲的是什么?佛菩萨是有度化众生的能力,但若是众生自己没有福德、善根,也很难度化得了。众生自己若是不去消业,自己有业的话,佛菩萨也很难救度。有业就肯定有业感,佛菩萨也没有办法,这不是佛菩萨度化众生的能力有限,也不是佛菩萨的威德力有限。佛菩萨度化众生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众生若是没有善根、福德,也很难度化得了。犹如阳光虽能普照大地,但是小黑屋里却没有阳光,这不是阳光的问题,是小黑屋自己的问题,因为门窗都没有打开,阳光就很难照进来。若是把小黑屋的门窗打开了,阳光一样能照进来。

  所以,我们要解脱、成就,都是要靠二力的,既要靠佛菩萨的力量,更要靠自己的力量。所谓“自己的力量”,指自己要修善,自己要积德。这样才能真正感觉到佛菩萨的加持,才能获得佛菩萨的救度,这是很重要的。

  丑二、持戒度:

  持戒波罗蜜也是要依心才能圆满。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

  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不恼害众生是持戒,这若是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达到圆满,那肯定是要把这些鱼、龟、牛、羊等可怜的受苦众生都迁移到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在世上再也没有一个受害者,再也没有一个受难者,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谁也做不到。这样就有很大的过患:往昔诸佛的持戒波罗蜜肯定也没有达到圆满,因为现在这个世上还有很多受害者、受难者,很多可怜、愚笨的众生还在受到伤害,还在受难。而教证、理证都能说明,往昔的诸佛已经断证功德圆满,包括持戒波罗蜜达到了最圆满的境界。因此这个观点违背了事实,也违背了教证、理证,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不如法的。

  所以,要靠心才能圆满持戒波罗蜜。心里清净,不恼害众生,断除对一切众生的害心,对人、非人等一切众生都没有害心,这叫持戒波罗蜜。若要圆满持戒波罗蜜,主要是心里面清净。若是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清净,尤其是意之门能保持清净,持戒波罗蜜也就圆满了。身和语的主宰是心,若心清净的话,身和语也清净;若心不清净,身和语也是不清净的。心主宰身和语,身和语是心的奴隶,也可以说是意在引导身和语。若是心清净,身和语也是清净的;若是心善,身和语也是善的。所以,如果心善、心清净了,持戒波罗蜜也就圆满了。

  心要清净,也是要靠智慧的。若是没有空性智慧,心不可能清净。持戒波罗蜜必须有智慧的摄持,如果没有智慧的摄持,只是持戒,不是波罗蜜。有无我或空性智慧的摄持,心地才清净,这样持戒波罗蜜也圆满,这种境界、状态也叫持戒波罗蜜。

  圆满持戒波罗蜜也要靠心。不恼害众生,这很难做到,有时虽然你没有去伤害他们,但是很多的时候对方把你作为对境而生起嗔恨心、造业;而且我们在行住坐卧的时候,无意中都会伤害很多众生。我们要尽量不恼害众生,但是在无意中、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恼害了众生,那也没办法。

  佛在世时进过,学佛人、沙门决不允许恼害众生。当时大家都很重视佛讲的这个话,都很注意。有一次,一个僧人要打扫浴室,但是不敢打扫,就去问佛陀,若是打扫,肯定会伤害很多众生;若是不打扫,也不行。到底是打扫,还是不打扫?佛回答:“我们不是杀害众生,而是去打扫浴室。”可见,这都是可以做的,但是要特别注意,要小心谨慎,不能恼害众生。

  如果在无意当中、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恼害了众生或是杀害了众生,也没有办法。若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持戒波罗蜜是不是就不能圆满了?我们是不是杀生了,犯戒了?不是的。若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恼害了众生,在无意中杀害了众生,这是不会犯戒的,不会有什么罪过。我们也是要生存在世界上,必须要行住坐卧,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恼害一些众生;此外,因众生自己的业力所导致,即使我们不去恼害众生,但很多众生都会把我们作为对境而造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持戒波罗蜜不是只在外境上修,也不是在外境上要达到圆满,主要是要修这个心,心里面清净了,行为就清净了,一切都清净了。要圆满持戒波罗蜜要圆满,也是要靠心态的。

  丑三、安忍度: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

  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安忍波罗蜜也要依心才能圆满。安忍波罗蜜不是只在外境上修,不是在外境上要获得圆满。若要在外境上消灭所有的怨敌,心里就没有嗔恨,这也是不可能的,无法能实现,这是第一;第二,你要求没有人来伤害自己,希望没有人来给自己制造障碍,这也是无法实现的。如果这样在外境上圆满安忍波罗蜜,是不可能的!你无法将外在的敌人一个个消灭掉,你要求没有人来伤害我,希望没有人来给我制造障碍,也是无法实现的。往昔诸佛他们也没有消灭所有的敌人啊!他们成佛了以后,也有人伤害他们,给他们制造各种障碍。佛祖释迦牟尼佛成道了以后,提婆达多和很多外道的大师经常给他制造违缘,想恼害伟大的佛陀。

  所以,不能要求没有人来伤害我,没有人来给我制造障碍。即使你成佛了,其他的人、非人以及无形的众生可能仍然会来伤害你,会给你制造障碍,但若是你自己心不动,谁也伤害不了你,谁也障碍不了你啊! 比如有人偷你的东西,虽然你的东西、钱财被对方偷走了,但是如果你的心没有动,他就伤害不到你。若你丢东西的心和没丢东西的心是一样的,他就没有伤害到你。他拿走了东西、钱财,就是应该归他自己的,若站在因果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你前世欠他的,今生该还他。如果有人来伤害你、骂你、打你都一样,如果你的心不动,也伤害不到你。骂就骂呗,只是呼出的一口气嘛,没有什么;打就打呗,也是在帮你消业呢。这时候若是你的心不动,转为道用了,心里还会高兴、快乐,这些都变成了助缘,变成了快乐的因,他就伤害不了你。恶魔鬼神给我们的修行制造违缘,这也是好事,这就是对境啊。不能总在顺境当中,必须要有逆境啊,这个心才能锻炼出来,才能成长起来。只要都能这样当成好事,转为道用,他们就障碍不了你,你的内心会更坚强、更坚定、更快乐。

  所以,我们自己要有智慧,心不动。心不动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有定力,不被外境动摇;要有智慧,转为道用。这里有定,也有慧,这叫安忍波罗蜜圆满了。当一切众生来伤害我们的时候,当我们遇到违缘、障碍的时候,心里不动,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接受,这叫安忍。

  如果那边有人说你或是有人给你制造违缘,你想:“我不能说他,也不能以牙还牙。”但是心里还是很不舒服,很难受,就这样忍着。这也行,最起码你没有犯口业,也没有造身业,但是心动了,心里很难受,甚至已经影响晚上的睡眠了。表面上是忍了,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了,所以心里还是不舒服,这样还是智慧不够。如果你明理、有智慧的话,今天有人说你或者伤害你,你心里应该高兴:能有这样的一个对境、机会,多好啊!心里乐融融的,很舒服,很快乐。这叫忍辱波罗蜜,这样才圆满忍辱波罗蜜。所以,自己有智慧很重要。若是你勉强忍,难!忍一次,再忍第二次,若是第三次就完了,肯定露馅了,这样解决不了问题。

  大家自己要有智慧的话,说你,骂你,都不会伤着你,确实是这样的。若是说你的过失,那你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过失,如果有就改,如果没有就让他说去吧!没有什么。“骂我好啊,我前世肯定骂过他,今生就是这个报应,这也是消业的机会。”当作好事,当作修行殊胜的对境。若是有人打你、伤害你,就更好了,也是帮你消业。心就是这样炼出来的,最后怎么都行,赞叹我、诽谤我、离弃我、伤害我,我的心都如如不动,这叫安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心如如不动,这叫安忍。其实这些都应该忍,人一生当中,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要有,这样才圆满。如同我们吃饭一样,若总吃甜食一定会腻,酸甜苦辣都应该有。外器世界的成住坏空、内情众生的生老病死、顺境、逆境,这都是自然规律,这些显现、缘法本来就是这样的,你要认识它们的本面,然后从中保护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不烦恼、不痛苦,这叫成就,这样才能圆满安忍波罗蜜。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既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这是用比喻来说明前面的真理。怕走路的时候扎脚,就想把整个大地都铺上牛皮,这种想法很愚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你肯定弄不来那么多皮革,即使弄到了,也没办法完成这样一个工程。根本不用这样做,你用一块牛皮给自己做一双鞋,就是几个小时的功夫,然后穿上走路,一样解决问题。在这里用这个比喻说明,外在的敌人是消灭不了的。你不用这样做,只要断除嗔恨心,心里没有怨恨了,外在的敌人自然就消灭了,自然就没有了。若能降伏内心的嗔恨,外在的敌人也就没有了。你内心嗔恨的没有了,怎么会有敌人呢?

  这个比喻用得很好。凡夫想改变命运,却在外境上下功夫,这就如同刚才想用皮革把整个大地都铺上一样,这是很愚痴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凡夫就这样,他想摆脱痛苦,想获得安乐,却在外境上下功夫,想通过钱财、权力、名誉改变命运,这是一个愚痴的做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用一块牛皮给自己做一双鞋穿上,这多容易呀!一块牛皮好弄,一双鞋好做,一样能解决问题,一样能达到目的。修行人、智者改变命运的方式、方法和这个比喻一样,他们不是在外境上下功夫,而是从心地上入手,在心上下功夫。在前面讲过,心自在了,则一切自在;心清净了,则一切清净。若是你肯按这个方法去做,很简单。对一个智者、修行人来说,改变命运太容易了!今天一无所有,也许到明天什么都有了;今年要什么没什么,也许到明年就要什么有什么了,真的太容易了!要获得解脱,要达到圆满,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对一个愚者或普通的凡夫俗子来说,改变命运太难了。如果没有智慧,真正要获得解脱,要达到圆满,真是太难了!

  无论是人间还是天界的众生,有势力的、有神通的不乏其人,但是你看,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他们寻求的是什么?就是解脱,就是永恒的安乐,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达到目的,始终没有实现这样的一个愿望,真的太难了。再聪明也没有用,再有势力也没有用。所以,修行的成就不是要靠势力,也不是要靠学历,而是要靠信心,要靠智慧。那学历是智慧吗?学历不是智慧。学历可以变成智慧,但学历不是智慧。为什么讲转识成智呢?识可以转成智,学历可以变成智慧,但是学历不是智慧。因为你靠学历、靠文化解决不了内心的烦恼,解决不了内心的痛苦。所谓的科学家,所谓的学者,他们仍然有烦恼,仍然是痛苦的。所以,学问也好,这些知识也好,都解决不了问题。什么问题?就是烦恼。所以,要解决烦恼是要靠智慧的。有智慧的人会不会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的人会不会有文化?不一定。所以,大家不要再愚痴,不要再颠倒。

  佛在经中、菩萨在这些论典里把我们痛苦、轮回的原因都说得一清二楚了。现在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轮回、痛苦的根是什么?就是我执,就是烦恼。现在就要断我执,他们把断烦恼的方法也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我们,我们现在应该要好好地利用这些方法。

  想学佛吗?想做一个智者吗?若是真想学佛,佛是智慧,一定要做一个具有智慧的人,这样才可以算是学佛的。若是你没有智慧,去搞这些神通,即使你神通再大,是不是学佛的?不是。因为佛的特点不是神通,而是智慧,真正的佛不是神通,而是智慧。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智慧的意思。真正的佛是觉悟,真正的佛是智慧,不是神通,不是神变。你学神通、修神变是不是学佛?不是学佛。能不能成佛?不能成佛。那怎么学佛?就是学智慧。那怎么能成佛?智慧圆满了就是成佛了,你的智慧、觉行圆满了,你就成佛了。所以,大家要具有智慧。

  若是具有智慧,改变命运太容易了,就好比刚才的那个比喻一样,找那么一块牛皮给自己做好一双鞋穿上就可以了,很容易的。若是没有智慧,若是一个普通的凡夫,因为怕扎脚,想把整个大地铺上牛皮,那不是痴心妄想吗?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达到目的。为什么?整个大地都铺上牛皮,哪有那么多牛皮?即使是弄出来了,你哪里有这个工夫、这个时间啊?即使调动再多的人力、财力,也无法实现。所以,大家不要这样愚痴,企图在外境上,通过钱财、权力、荣誉、神通等来获得解脱,获得永恒的安乐,这是白日做梦,不可能。所以大家不要这样。

  若是你的心真的自在了,则一切自在了。你真的把握了这颗心,就把握了一切了;改变了这颗心,就改变了一切。可以改变工作的环境,也可以改变家庭状况…… 什么都能改变。有的人说:“家人对我不好,领导对我不好。”在家里也烦恼,在单位更烦恼。“怎么办?我是不是要换个伴?是不是要换个单位啊?”这都不是好方法。这个时候应该以正知正见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改变了,一切当下就改变了。你的心态一改变,有智慧了,懂得换位思考,就都好了。家庭也好了,单位也好了,一切都会圆满。心自在了一切就自在了。你看,我们整天患得患失,想逃避一些不顺,逃避一些不幸,想获得暂时的一些利益,想顺利。只想没有用,主要是你心自在了,一切就都自在了,就什么都有了。痛苦自然就远离你,顺境就自然到来了,一切就圆满了。所以,这个比喻意义很深,大家可以好好地思维,这是安忍度。

  丑四、精进度: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

  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精进波罗蜜也是要以心来圆满。

  “明定心”就是以一个清净的善念,比如说:就是没有私心杂念,真心希望某某众生能获得安乐。仅仅这样的一个念、一颗心也不得了了,将来你所得到的果报是升天做梵天王。你不用跟他作战,也不用通过各种手段欺骗,就能把梵天王的果位夺过来。一个清净的善念,就能获得梵天王的果位。这是佛说的,是真的,因为佛是真言者。这就是刚才的“明定心”,就是清净的善念。

  也可以这样理解,比如,所谓的精进波罗蜜,也是对正法有强烈的希求心、欢喜心。大家可以观察、观察自己的心相续,自己有没有欢喜之心,有没有强烈的希求之心。“唉,要上课了;唉,要打坐了……”在外面转啊转啊,东看看,西看看,根本就不想进大殿,不想进禅房;即使晃晃悠悠地进来了,然后在那儿愁眉苦脸的,没几分钟就睡着了,开始在那里打瞌睡、打呼噜。这样就是对正法没有欢喜心,这样的人没有希求正法的心,没有精进,更没有精进波罗蜜。每天都很勉强自己,勉强的来上课,勉强的去打坐。尽管没有落课,没有落作业,但是内心里没有欢喜心,这样的话,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没有用。

  通俗地说,欢喜心就是喜欢,喜欢善法,喜欢正法,喜欢得不得了啊,像喜欢钱一样的喜欢,像喜欢心爱的人一样的喜欢。像喜欢一个人一样,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像喜欢人民币一样,为了它怎么都行,哪怕七天七夜不吃饭、不睡觉也能忍。因为我们太喜欢人民币了,人民币再脏也不嫌脏,永远不脏,永远是干净的,人民币从来不会传染疾病,不用做什么防护,没有给人民币消毒的吧。真的,就是因为我们太喜欢了,这是欢喜心的力量。若是我们像喜欢人民币一样的喜欢佛法,喜欢善法,这叫精进。

  喜欢出世间的这些功德,叫信心;喜欢世间的这些东西,叫贪心。虽然都是喜欢,但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不清净的;一个是有漏的、世间的,一个是无漏的、出世间的。你喜欢人、喜欢钱,这叫贪心。你喜欢这些无漏的功德,喜欢清净的戒律,喜欢无伪的慈悲心,喜欢广大的智慧,喜欢这些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这叫信心。若是非常喜欢善法,喜欢做功课,比如,期盼着做功课,“什么时候开始做功课?怎么还不到时间啊?”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地盼上课,在那儿着急上课,那就行了,就可以说“这个人太精进了”。如果我们能像喜欢人民币一样地喜欢做功课、修善法,七天七夜不吃饭、不睡觉都可以。大家有没有这样希求正法之心,对正法、对佛法有没有这样的欢喜之心?若是有,就叫精进。

  精进波罗蜜也要有智慧的摄持,就是明理,有因果正见,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若是你有因果正见,哪怕能发出一颗善心,能积累那么一丝一毫的福德,你将来得到的福报就是梵天王的果位,就是财宝天王的果位啊。三千万人民币、美元不算什么,那都是纸;财宝天王的宝库里都是摩尼宝、如意宝等各种珠宝、金银等,应有尽有。今天若是能生起一个善念,能够积累一点点的福德,将来都会得到这样的果位,这个利润多大啊!但是我们没有因果正见,根本就没有相信这些真理。

  若不修善,不积累福德,只努力工作、奋斗没有用。积累善根、福德是因,努力奋斗是缘,没有因,只有缘是没有用的,有因有缘才可以产生果。“我努力了,我奋斗了,为什么还这么贫困,还这么一无所有?”“我也很有能力啊!我也很有才华啊!人家赚那么多钱,我怎么赚不到呢?”只会在那儿怨天尤人。其实,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他有福报啊,他有福德、善根啊,所以稍微努力一下,就产生果报了,比如发财、升官……什么都有了。而你虽然努力了,奋斗了,但是只有缘,没有因,所以发不了财,升不了官。人家升官了,你应该随喜才对。“人家升官了,这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报啊!随喜啊,我也应该多修点福报啊!”“人家发财了,随喜啊!这是人家前世修来的福报啊,我也应该多积累点福德啊!”应该这样想,不应该嫉妒人家,不应该说人家。

  这就是精进波罗蜜,这也是靠心圆满的。不仅要有清净的善念,而且要对正法有强烈的欢喜心和希求心,这样就能圆满精进波罗蜜。若是没有这种欢喜心,没有这种希求正法的心,即使在表面上再刻苦、再努力,也没有用。若没有这颗心,精进波罗蜜不会圆满的。真正生起这种欢喜心,真正能在心里生起这种清净善念,是要靠智慧的。明理很重要!要有轮回正见、因果正见,要有证悟缘起性空的智慧,你才会生起欢喜心,才会真正的精进起来,否则就难了。

  一个精进的人修行时,就如同饥饿的牦牛吃青草一样。在一个饥饿的牦牛面前放青草,它肯定很用心、很急迫地吃。若是没有希求正法之心,肯定不会精进,再殊胜的法摆在面前,他也不会珍惜。你看,我们藏传净土法门是临终往生的方法,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这么殊胜的方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已经做担保了,绝对是有保障的,但是你们一点兴趣都没有,这么清净的法门都没有兴趣学。就给自己找一千、一万个理由,能不作课就不作课,能不上座就不上座;如果实在找不到理由了,也是勉强地来做。这种状态就像在狗的面前放青草一样。根本没有兴趣。应该观察自己,对照自己。现在该醒悟了!

  “心弱”是什么意思?若是没有欢喜心,没有坚定的信念,对正法没有这种希求心,即使表面上再精进,身口的善业做得再多,也不会成就的。比如,身磕头、绕塔,口念佛、念咒,昼夜不停地做,也没有用。仅靠身和语是不能成就的,主要要靠心。我们表面上也很精进,也念了很多经啊、咒啊,为什么没有收获,没有什么改变呢?因为只在表面上做,却没有信心,没有希求正法的心。佛在经里讲,若希求正法的心是上等的,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上等的修行人;若希求正法的心是中等的,你绝对可以成为一个中等的修行人;若希求正法的心是下等的,你就会成为一个下等的修行人;如果你根本没有希求正法的心,你根本不能成为修行人。

  丑五、静虑度: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

  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有些人就喜欢念咒,一说念咒力量大,念咒能出现神通,都念啊;有些人喜欢打坐禅修,打禅七、佛七,七天七夜不停地打坐禅修、念佛、绕佛等。若是心里没有明白,也没有智慧,也是很艰难、很痛苦的。我们也是,天天这样闻法、修法,也是很紧张、很艰苦的。

  “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若是心散乱,心游走了,身语再精进没有用的。嘴里念咒,心里打妄想,想这个,想那个,想里面的事,想外面的事,想山上的事,想山下的事,想家里的事,想单位的事。心在外境上散乱。虽然在那里打坐禅修,身体、姿态挺好,可心早就跑了,想这个事,想那个事情,没有思维、观想修法的内容,更没有安住于本觉当中。这样没有用啊!

  现在大家虽然身在闻法的行列中,但是心早就跑了,甚至下山了,到家里,到单位,看看这个家人,看看那个同事,在那胡思乱想,在那散乱。佛说了,这样修行没有意义,若想获得成就,就如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

  佛在《摄等持经》中云:“诸比丘,心散乱于欲妙之苦行及讽诵等无有果。”心散乱于外界、对境当中,尽管身体在苦修,嘴里念诵佛号咒语,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成就。《般若经》中云:“心散乱者自利尚不成。”若心散乱,不能成就解脱,学法修法都是徒劳无益的。

  丑六、智慧度: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智慧度要圆满也要靠心。

  智慧波罗蜜要到达圆满,必须要了知心之奥秘。什么是心之奥秘?在《大疏》中讲,心之本性不是凡夫的行境,所以叫奥秘。在《释论》中讲:“无我之真如隐藏于自己的心中。”心之自性就是无我空性的真理,也就是真如。无我、空性就是奥秘,不是凡夫的行境,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识的范畴,这是超越的。眼耳鼻舌身识的范畴都是世间的,属于世俗谛。心之奥秘——无我、空性是胜义谛。

  “无我”就是大无我,包括人无我、法无我,不仅破除了人我执,还破除了法我执。这是究竟的无我,和大空性是一个意思。小乘阿罗汉证悟的无我和这个大空性不是一个意思,是不同的;这里讲的无我和大空性是一个意思。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是大空性,其他的统统都不是真正的空性,单空不是真正的空性。

  心之奥秘,也是心之自性,就是无我、空性。若你了知了无我、空性,证悟了无我、空性,自己认识了心之自性,这叫见性。只有见性了,智慧波罗蜜才能圆满,一切才能圆满,才能成佛;不见性是不会成佛的。

  其实六波罗蜜(六度)都不离智慧,有智慧的摄持才是波罗蜜,没有智慧的摄持就不是波罗蜜,智慧是很重要的。有智慧的摄持,持戒、忍辱、布施,精进、安忍、静虑才可以成为波罗蜜,才可以成为菩提之因、解脱之因。比如你今天布施,若是没有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摄持,只能成为世间福报的因,只能得到暂时的利益。持戒也是一样,今天受了居士五戒、比丘(尼)戒,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只能成为人天福报的因,将来只能得到人天的果报,不可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无论你受持的是别解脱戒,还是菩萨戒,尽管很严格、很精进,但没有用,若没有智慧摄持的话,统统都是世间的因,根本就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精进、安忍、静虑(禅定)也都是一样,若没有智慧摄持的话,将来只能成为神或仙,可以升天,根本不可能解脱、成佛。

  我们修禅定也是寂止和胜观必须双运的。胜观指的是证悟无我、空性这些智慧。寂止指四禅八定等。有禅定的功夫,也必须具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有智慧,但没有定不行,有禅定,但没有智慧也解决不了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定中修慧,但也有慧中修定的,看看自己是哪种根基、福报的人。一般情况下是定中生慧,这个比较难;也可以慧中修定,这个比较容易。大家自己看,若是对大圆满具有信心,真正能证悟大圆满法,那就是慧中生定,成就非常快,即身可以成佛,当下就能圆满。其他的都是定中生慧,即先有定,再产生智慧,这是比较难的。

  这是智慧波罗蜜,要圆满智慧波罗蜜也要靠心,依心才能圆满!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正知正念       圆满)(五明学佛网:正知正念       圆满)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