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性法师:想要富饶,请做到以下三点


   日期:2015/12/24 9: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接着来看不偷盗,离偷盗,进而施舍,得富饶果。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偷盗,在前面讲五戒的时候说过,所谓不偷盗,包括一切有主人的东西我们都不能乱动,不能占便宜,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否则即是偷盗。

  比如你进别人房间,门是关着的,不管这人是你什么人,哪怕是妻子儿女,你也要敲敲门,同意了才能进去,别以为这人是你的自己人就可以破门而入,告诉你,这也是偷盗的行为,别人不在就算偷盗行为,别人要在的话就是抢劫了,抢劫别人休闲的空间。

  以前我有一次监考,在考场上我跟学生们讲:“这是考试,大家不要犯盗戒哈”。你偷看也算盗窃,因为考察的是大家的智慧。所谓偷看,就是盗窃别人学习的成果。

  所以我们经常要反省自己,有时候一个念头自私自利,就不免犯了盗窃,比如看见家人的钱或东西放在那儿,心里认为自己人,无所谓,顺手拿来放在自己包里,这也是盗窃。这种心理,究其根源,还是放不下自我,不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所以六祖大师有偈言:“有我罪则深,无功复无彼。”一切贪嗔的烦恼都因为这个“我”而生,如果我们真正放下了这个自我,能够随时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在心里不但不会产生这些恶的自私的念头,同时慈悲心也能够升起。

  进而施舍呢,就是说,比如刚才的考场,你不能说他不偷看我的答案,我主动告诉他,这就叫施舍。不!这叫助纣为虐,帮别人懒惰,助长歪风邪气。施舍是你在保证个人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的帮助别人的行为。当然,帮助别人要有正确的方式。比如施舍别人钱物等,不能说:喂!拿去,给你的。这样别人也不会生起欢喜心,为什么?因为你的态度不好,众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所谓“不受嗟来之食”嘛。

  所以《地藏经》上讲怎样布施呢,说“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然后怎么样,“软言慰谕”。不但要脸带微笑,而且言语要柔软。你想人家都要靠乞讨过日子了,你还不能软言安慰安慰人家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偷盗       慈悲心)(五明学佛网:偷盗       慈悲心)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2、不偷盗戒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净因法师:大悲度众生 正命不偷盗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慈悲心与公平正义 

 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