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把得失的心、念头放下,百分之七、八十的烦恼就没有了


   日期:2015/12/24 1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我们凡夫有得失心,这是非常严重的烦恼,患得患失。人要是把得失的心、念头放下,大概他可以得自在的百分之七、八十,应该可以得到,这百分之七、八十的烦恼他都没有了,他都尽了。最严重的烦恼就是得失,没有的想得到,有的又怕丢掉,这真是劳累身心,这真的叫负担,这个负担是虚妄的,为什么?根本得不到。再给你说,根本也没有失掉,没有得失,你说多自在!这个话是真的,但是很难接受。为什么难接受?不了解事实真相,迷了,我要是今天不得到钱,我明天怎么过日子?事实真相不知道,因果也不知道。

  我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之前,命被孔先生算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他心是定的,他什么都不求了,在一切法里真的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但是他不明了,只知道命有,算得真准确。是个读书人,每年参加考试第几名,命里注定的,一点没错,二十年一点没错,每年收入也是一点都没错,所以他一念不生。在云谷大师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心、不动念,云谷禅师很佩服。一个凡人,三天不起一个念头,这是很了不起的功夫,就问他:你参禅多少年?你功夫怎么得来?了凡先生说老实话,他也没有参过禅,也没有用过什么功夫。为什么你能不起心、不动念?命被人算定,想也没用处,想也想不到,干脆不想。不想,在无明里头。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凡夫。」了凡先生听不懂,这话怎么说?云谷禅师才给他一个开示,告诉他:命运是有,是你前生的行业,这一生得的果报。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你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你怎么求求不到;用什么样的手段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所以干脆不用了。懂得因果的人,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小人拼命去追求,追求所得到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不冤枉?而且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的,他得到的东西打折扣了。本来今天可以能赚一千块钱,因为用心不正,结果只赚了五百。自己以为了不起,我今天赚五百了,其实他命里今天该赚一千的,为什么?用心不善,打折扣,就冤枉。所以教他断恶修善,改造命运。他听明白了,真的就发心改造自己命运,积极行善。这个心一发,真干,他不是假的,他真干,真的依教奉行,第二年参加考试,命里注定的是第三名,他考到第一名,收入也增加了。从此以后,孔先生给他算的不灵了。

  命运决定是有!你每天的行业,起心动念都有加减乘除,但是加减乘除幅度不大,所以这个命一般讲还是很准确。如果你大善,不灵了,变了;大恶往下降,也变了;小善、小恶大致上都很准,这个道理要懂。所以真正懂得因果的人,他造不造恶?不造,为什么?造恶对於自己命运有减损,不干这个事情。不行善,也不造业,就跟了凡先生一样。所以这个道理要懂,他心是定的,没有过分的希求。明白道理,通达因果,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对自己的利益太大,不但这一生命运改了,来生的果报比这一生更殊胜。广结善缘,你照顾别人,别人照顾你;你能够包容人,别人包容你。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遇到善人,算命的讲遇到贵人,帮助你的人很多。所以,人何必要为自己?为自己的人是世间最可怜的人,佛经上常讲的,我们常看到「可怜悯者」,可怜悯者是谁?为自己的人。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损人利己,这是世间最可怜的人,果报不好,他自己不知道;佛菩萨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能做。尤其是你的行为,如果对社会安危有影响,那造业就更重了。佛教人没有别的,教你开智慧,教你了解事实真相,教你通达因果报应。然后无论是什么境缘当中,你的处置都是正确,你能够化解业障,你不会再去造业。

  谚语说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生活在人间,跟人接触、跟环境接触,称心如意的太少,不称心、不如意确实十之八、九,这个日子怎么过?你要晓得,都是自己造的业,自己应该要受的报应。遇到别人真的无缘无故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陷害我们,我们一想,这一生没有结这个怨,过去生中有这些业,现在现前了,好事情,报掉了。逆缘里面没有怨恨心,这个结就化解,以后就是好朋友了。如果我们不能忍受,不能接受,还要去反驳,还要去争,甚至还要跟他斗,这个结愈结愈深。不但这一生受苦受难,来生果报比这一生还要惨烈,双方都痛苦,这何必?这错误的。所以我们就承受、接受,欢欢喜喜接受,就化解了,这是真实智慧,在六度里面是忍辱波罗蜜。

  佛法里面告诉我们,「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你不能够忍耻,身心不安;不能忍辱,你的生存就有问题,这是佛陀的教诲。所以这些现象遇到不是不好,我过去这些行业果报现前,好事情,不能有怨恨心,不能有报复心,而且要有感恩的心,我们把恶缘转变为善缘,把冤家转变为亲朋好友,这是好事情。以前不懂得,迷惑颠倒造的业,现在明白了,要把它转过来,使我们自己心里常生欢喜心,没有怨恨,没有对立,身心安稳自在,知道一切法是自己心现识变的,知道整个宇宙是跟自己息息相关。善缘、恶缘都是自己结的,问题都要从自己本身去解决,不在外面,从外面解决问题是永远没有办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三六卷)  2008/3/19  华严讲堂  档名:12-017-193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