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需要洞悟


   日期:2015/12/25 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需要洞悟

  中国俗话说:“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太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

  世界上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好的人只有两种: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孩提时代天真快乐是因为他们想得简单,老年人宁静安详是因为他们站在人生的另一头参透了生活的真谛。人只要具有了淡泊之心,想法简单了,淡定了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生活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用最自由的状态去演绎生命的真滴。

  生活需要炼打,人生更需要洞悟。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淡定的宁静!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更是绚烂之极归于素净质朴,宁静深沉的境界。真实的淡泊是对自己人格与情的冶炼,是在纷扰的尘世中物我两忘,是一种内心的祥和,也是一种深入的淡定。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至。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为功名利禄而劳神,不惊荣辱,不计得失,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的轻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

  1如果时尚学不好,那就选择纯朴。

  2不知怎么办好,就微笑。

  3与别人握手时,不妨多握那一会儿。

  4不要把自己的过去全让人知道。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7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8把还未说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会尽力的”。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大海说,心因善待小溪而高贵,每一滴叮咚作响都是奔跑不息的歌吹,我的壮美少不了点滴的交汇;大地说,心因善待种子而高贵,每一粒萌动绽放都是生命常青的明媚,我的葱绿少不了颗粒的荟萃;人生因心高贵而拥有幸福的回味,生命因心高贵而不单只是轮回;高贵不是与生俱来的玫瑰,是心与心交融的最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超脱       禅心)(五明学佛网:超脱       禅心)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一章 禅心 清醒觉察的 

 洪启嵩居士:参禅心要 

 惟觉法师: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 

 宋智明居士: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五、禅心百问 

 陈永革博士: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 

 陈坚教授: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黄明尧居士: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后记 禅心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四章 真如佛性体相用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三章 痛至极处苦何在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净平等如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