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日期:2015/12/28 1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不要用生灭心来修学,应该把这种杂染心提升到清净心。你要安住在你的“本来面目”,安住在你的“清净本性”来提起佛号。

  比方说你盖房子,你的房子盖得很庄严,里面的建材装潢也很庄严,但是你的房子是盖在一个地震区,那就要小心了!你平常没有先调整你的心态就开始念佛,依止生灭心、依止攀缘心来建立佛号,就像一栋美好的房子盖在地震带一样,你这个佛号是不坚固的。我们举一个实际的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过去中国上海这个地方,有一个姓林的居士,这位居士他的家族是做买卖的。后来,他就继承家业,做一些生意买卖,赚了不少钱。这位林居士他在中年的时候,听到了念佛法门。他就很虔诚地念佛,也发愿求生净土。他把所赚的钱,买下一个很大的花园,叫“怡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念佛堂。他不但提供给大家共修,他平常也参加念佛共修,算是蛮虔诚的净土修学者。他到临终的时候,很多的同修来帮他助念,他本身也有念佛的善根;有内因力,又有外在佛号的牵动,内因外缘俱足,所以他刚开始佛号念得不错。

  但是,念到一半的时候,因为他娶二个太太,他大太太是学佛的,他小太太没有学佛,他平常对他的小太太心中有所贪恋,当他小太太来的时候,就开始向他哭诉说:“你走了以后我怎办?…”因为他平常在念佛的时候,并没有调整他的心态,他还是依止生灭心,他的生灭心就是一个情感的心,带有业力跟情感的心。一个有情感的人,他听到他平常所爱的人的音声,内因、外缘的碰撞,这时候就触动他的烦恼,他的佛号就被破坏了。所以他在他小太太哭闹当中,本来是很安详的脸色,马上就转成一种很不好看的脸色,当下就往生了,后来在香港转世为一只小狗。这个公案大家都很清楚,在《倓虚老和尚开示录》有提到这个公案。之后这只小狗还托梦给他儿子,把它找回来送到寺庙去抚养。

  意思就是说,这位林先生在他一念的心中,建立了很多的佛号都没有错,但是他的心态错了,他没有调整他的心态,他依止生灭心来念佛,依止攀缘心来念佛,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有一点风吹草动,这时候就“心随境转”了。

  我们要求的佛号,是要很坚固的;我们要求的佛号,是能够不随外境转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诸位要知道,你现在开始调整你的心态,还来得及;在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这件事很重要!一个是依止生灭心,一个是依止不生灭心,有这二种情况。

  什么叫安住在不生灭心呢?

  那你就必须对整个人生,要有很彻底的了解,你才能够进入到不生灭心。“不生灭心”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必须要有一些智慧的观照;换句话说,我们要从一个攀缘心到达不生灭心,禅观的智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