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十二条问答(三)


   日期:2015/12/30 7: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藉着大家打佛七念佛的殊胜因缘,师父继续来向大家报告法然上人所写的《十二条问答》。

  前面我们探讨到第三条的问答,今晚从第四条问答接下去看。请大家翻开《法然上人全集》第五百八十九页,从后面算过来第三行。

  第四个问答

  【问:念佛者,有劝多念之人,有不如此之人,应何从乎?】

  念佛者,有劝人多念,也有劝人不用多念,那到底要听什么人的。诸位!如果有人劝你说信阿弥陀佛本愿,一念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必用那么多时间去念佛,这样你要听他的吗?不要哦,不要你就是有智慧。那么有人说你信阿弥陀佛本愿,信一念就会往生了,更应该要好好念佛精进用功,唯恐报答阿弥陀佛救度之恩不及。所以应该精进多念,你要听吗?当然要听。

  师父经常向大家如此的鼓励,不管你信阿弥陀佛本愿,或疑阿弥陀佛本愿,多念比较好或少念比较好啊?多念比较好嘛!不管你是信或疑,我们学佛的人知见非常的重要,尤其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论你自力心念佛、二力心念佛、他力心念佛,当然是多念比少念来得好。

  我们中国的祖师从东晋慧远大师一直到民初印光大师,哪一位净宗祖师叫我们少念佛,都是叫我们多念佛啊!对不对?不要说祖师,我们没有亲自聆听他们的开示,就以现在教界的出家在家大德,哪一个人不是劝我们多念佛。但是有人对于信阿弥陀佛本愿,每个月打佛七精进念佛,却是持着反对的态度,这样对不对?不对!

  所以为什么我们本愿山师父要每个月举办一期佛七,让大家能够藉着佛七的法会天天精进念佛?因为多念一定比少念来得好嘛!就算一个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明信佛智的行者,多念跟少念一比较,当然是多念比少念来得好嘛!

  好!我们来看答案

  【答:在家之人常亲恶缘,若不多念,徒过日夜,岂不空寂凡夫随缘易退故,不论他人如何,总宜勤勉,是故处处多言,念念相续不忘】。

  这段答案的话,法然上人开示得太好了,说出了凡夫尤其是在家之人,恶缘比较多,应该要多念的道理,也是对在家大德的劝勉。

  诸位在家菩萨!法然上人这段开示的话,你要好好的谨记在心。在家之人常亲恶缘,因为为三餐、为生活、为妻儿、为肚子要常常付出很多心力。对不对啊?大部份的时间都是为俗事奔波劳碌亲近恶缘,若没有多念阿弥陀佛圣号,徒过日夜,岂不是很可惜吗?

  如果把道业、家业、事业这三业作一个比较,你一天二十四小时,用了多少的时间在道业上、多少的时间在家业上、多少的时间在事业上,如果你在道业上的时间非常少,在事业、家业上的时间很多,那么你应该要好好的静下心来,我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时间照顾色身,为什么不用多一点的时间照顾法身,你应该好好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当你用了很多时间心血照顾色身的时候,将来生死关头你拿什么跟这些死神搏斗,你拿什么跟恶魔搏斗,你要怎么超越生死,什么样的力量才是你的依靠,一定要明白清楚,因为生死大业你不可以不明不白。

  禅宗古德开示了两句话

  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生死大事没有明白了办,就好像死去了父母,是非常的难过、伤心、痛苦、悲哀。

  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用心念佛,面对自己的生死大业,彻底用这句名号了办,这样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在家居士因为常亲恶缘,若没有多念虚度光阴,师父经常在说,一期佛七精进念佛的人,一个礼拜很快就经过了,不精进念佛的人,一个礼拜也很快就过去了。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一生很快就过去了。

  精进用功念佛的人,临终见了阿弥陀佛是非常欣慰,对不对?那是一定的。

  懈怠念佛的人,就算他临终见了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内心会不踏实哦,说不定会有不好意思哦。阿弥陀佛大慈悲父,很不好意思,我平常也不曾在打佛七,一年佛号念没多少声,阿弥陀佛您很慈悲,竟然现前来接引我,我实在很不好意思。

  但是如果每天精进念佛三万声、五万声的人,临命终觐见了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就会觉得很欣慰,对不对啊?那是一定的道理。

  请问诸位:这样你要精进称念还是要懈怠称念啊?精进称念。你要多念或少念?当然多念。

  「凡夫随缘易退故,不论他人如何,总宜劝勉」,法然上人说得太好了,也说出事实、也说得很实在。凡夫随缘易退,随俗缘容易退失道心。随逆缘容易退失道心,随恶缘容易退失道心,会不会?会啦!

  诸位你我周遭念佛人精进的比较多,还是懈怠的比较多?我看是懈怠的比较多。师父经常在鼓励大家,要精进共修、精进闻法、精进念佛。师父经常学祖师大德的悲心,劝勉大家。

  法然上人说总宜劝勉,要常常劝勉自己或他人精进多念啊!所以言念念相续不忘,念念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每天都只记得孙中山,不记得阿弥陀佛。如果比较少回到我们讲堂来的莲友,师父遇到了都很关心他。菩萨啊!最近很忙吗?,是啦,师父!我工作比较忙。我总是关心他说:阿弥陀佛有忘记吗?没有!没有!师父,阿弥陀佛我哪敢忘记。阿弥陀佛若没有被忘记,这样就好,师父就放心了。

  所以念念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心中把阿弥陀佛摆第一,要记得在你的心中是阿弥陀佛第一,还是父母第一、还是子女第一、还是孙中山第一,谁第一啊?阿弥陀佛第一。是真的吗?恭喜大家。如果你的心中是阿弥陀第一,师父要跟你鼓掌了,我相信你的心中若阿弥陀佛第一,你绝对不会随缘易退。

  因为娑婆的障缘太多了,《优婆塞戒经》讲:

  【在家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

  在家菩萨有较多的恶因缘缠绕身心,所以障道的因缘很多,娑婆人间的退缘很多,举出几方面让大家来体会,希望这些障缘不会障碍你一心念佛。

  因为娑婆世界常不值佛,而且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因此容易退失道心。

  再来娑婆世界因为有女人,所以男贪女爱情欲交织,因此容易退失道心。

  再来娑婆世界因为有无赖恶人,起诸恶心破人善行,因此容易退失道心。

  再来娑婆世界因为八苦交煎,无量诸苦恼乱行者,所以容易退失道心。

  再来娑婆世界五欲六尘,眼见耳闻声色货利,所以容易退失道心。

  再来娑婆世界业报之躯,老病衰残刹那便到,所以容易退失道心。

  我们本愿山有许多年纪七、八十岁的老菩萨,他们其实很想来讲堂打佛七一心念佛,但是因为生病,年纪大了嘛,行动不便,所以还是在家里念佛。如果在家里能够精进念佛,那就很好,可是在家里比较容易放逸、容易懈怠,没有像在讲堂时间一到,当起集众鼓的时候,就要在大殿跟着大众念佛。没有大众鞭策的力量,自修跟共修而言,自修确实比较容易放逸懈怠。有时候家里很多凡尘杂事,电话来了、朋友来了,有的没的事情容易障碍你念佛。在道场时间到了,你要进大殿随众开始念佛,你总不能去听电话,去做其他的杂事,对不对?

  那你在家里也很容易看电视,看到自己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电视一看就二、三个小时,佛号才念几句而已,这个就是放逸,那么你在道场没有电视可以看,时间到了你要念佛、要拜佛,要随众啊。所以在末法时代共修确实有必要。佛陀的时代当然没有不像,我们现在大家聚在一起,在佛殿诵经、持咒、念佛共修,没有这个样子,但是现在工商社会末法时代,确实很需要依众靠众,藉着大众的力量,来鞭策自己用功念佛,你再怎么不想念佛,七点时间一到,你听到集众鼓的声音,你都要入大殿,跟随着大众唱赞佛偈,绕佛念佛,对不对?那是一定的。

  那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共修,自己在家里念佛。其实他在家里的时间看电视比念佛来的多,在家里自己念就好了,何必一定到道场念,这样说是没有错啦。但是凡夫懈怠心比精进心还强,一般人确实如此,所以在家里修念佛法门的时间少,修电视法门的时间很多,那要不要到道场来共修啊?当然要!

  所以不论修什么样的法门,师父都鼓励在家大德,就附近的寺院道场经常去共修依众靠众,靠着大众的力量来鞭策自己,这样精进道业,将来就会有所成就。

  所以法然上人十二条问答,第四条问答鼓励我们多念,诸位要记得祖师的鼓励,是为我们好。若有人说信就好,何必那么认真念佛,我们不从。因为这样鼓励我们少念,每个月打佛七,对你的法身慧命解脱成就有帮忙,当然要每个月打佛七啊!每天都要吃三餐了,为什么不用每个月打佛七,是不是啊?对不对?每天吃三餐不怕麻烦,每个月打佛七怕麻烦。所以修行要为解脱找理由,不要为堕落找藉口。

  好!请翻过来第五条问答

  【问:念念不忘者,自身难契,又虽手持念珠,心唯妄想,此之念佛,岂非难契往生之业乎?】

  第五个问答设问的很好,也是一般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念念不忘,心念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但是自身难契,为什么?因为不可能心心念念都是起净念啊,那么手持佛珠,口称阿弥陀佛的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内心有妄念啊,当然一般的凡夫都是这样,那么这种的念佛,岂非难以契入往生之业,就是说内心起妄念,手持佛珠而口业念佛,这样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很多念佛人都很怕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第五条问答就是在解释这种不安的人念佛的疑惑。

  【答:所言念念不忘者,随人根器之劝导语故,视自己身心之所能而行之。】

  念念不忘是劝勉念佛人多念佛,自己身心所能多念则多念,因为每一个人的时间不同,有的人还要上班八个小时,有的人退休不用上班了,他就很有时间念佛了。诸位若年纪七、八十岁老菩萨,你都退休了时间很多了,也不用上班了,一天可能有五、六小时乃至七、八小时念佛。所以念念不忘不是叫你每一念一定非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不是这样子,是劝勉好好多念。每一个人的时间不同,每一个人能够念佛用功的情况不同,有的年纪很轻,必须要每天为家庭事业工作付出很多的时间心血精力,那当然没有很多时间念佛。所以法藏菩萨发愿要救度众生,才会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实在大慈大悲。

  因为十方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有的很有时间念佛,有的很没有时间念佛,所以法藏菩萨誓言乃至十念绝对的救度。如果法藏菩萨若誓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每天念佛十万声至少念一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哇!那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至少念佛念一年,而且每天念一万声,对不对啊?这样才构成往生之因嘛。但是法藏菩萨没有这样誓言,法藏菩萨是誓言乃至十念,也就是你有时间多念,没有时间少念,你多念法藏菩萨也救度你,你少念法藏菩萨也救度你,阿弥陀佛是不是体谅十方每一个众生,对不对啊?阿弥陀佛太慈悲了,跟阿弥陀佛赞叹一下。

  阿弥陀佛这份体谅众生的慈悲心,很值得我们对他的赞叹。但是站在我们众生的立场,你不可以说我有时间有空闲我看电视,反正少念也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结果电视一天看五、六小时,佛号一天才念五、六分钟,这样对得起阿弥陀佛吗?这样临命终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你,你难道不会不好意思吗?会不会?会哦!若不会不好意思,你是连一点良心都没有。

  所以道理说到这里,我们也是要看我们每一个人的情况多念佛,

  对不对啊?师父也是,我每天很忙啊,但是我佛珠经常带在身上,我今天为了道务忙东忙西,佛号念得很少赶紧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大慈悲父阿弥陀佛,实在很不好意思,今天非常的忙,佛号念得太少,忏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因为我的心里知道,阿弥陀佛他对我今天忙得不亦乐乎,我佛号念得那么少,他不会怪我,啊…我知道啦,我知道你很辛苦忙东忙西的,我不会计较你佛号念得太少,你放心,你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所以我们了解阿弥陀佛的心,我们念多念少,内心都是很安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是时间很多的人,你少念你总是不是一份很真诚的心在念佛,你时间那么多,为何闲话一说就说了大半天,念佛没几分钟你就觉得念得太多、念得太久,那就是你的心没有真正的用在念佛之上,念念不忘这句话,我们千万不要误会。

  下面

  【又念佛之时有恶业之念者,一切凡夫之癖也,然而但有往生之志而念佛者,决无障碍也,譬如父子之亲,虽少有违背,父子之亲不变,依然父子也】

  这段话法然上人开示的非常之好。念佛的时候有恶念,这是一切凡夫的习性,刚刚诸位出家、在家菩萨,在佛殿绕佛念佛,你有没有在起妄念啊?有没有在打妄想啊?当然有。如果你没有,你就已经是圣人了,你就已经是菩萨了,你是已经坐在佛桌的人了,当然会打妄想啊!

  但是法然上人的开示,令我们了知之后很放心。「但有往生之志而念佛决无障碍」,你只要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志愿而念佛,就是有愿有行,愿行具足,往生之因具足,决定没有障碍的。

  在这里法然上人在跟我们说什么道理,你不用烦恼念佛的时候内心有妄想,虽然你手持佛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口业称名心中妄想,你不用烦恼,你只要有往生之志愿而念佛,决定没有障碍的。法然上人开示的你要相信吗?我相信。法然上人是了不起的祖师,他开示的值得我相信,那最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有往生的志愿,也就是你有切愿、实行。

  印光大师在《文钞》说的念佛一法要紧在真信、切愿,真信、切愿当然就实行念佛。法然上人所开示的与印光大师所开示的是同样的意思,请问大家:你有真的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有真的要往生做佛度众生吗?是真的还是假的?若真的,法然上人所开示的决无障碍。

  下面就说一个譬如,说道理大家不容易了解,说譬如大家就容易明白了。

  「譬如父子之亲,虽少有违背,父子之亲不变,依然父子也」,阿弥陀佛就是我们众生的大慈悲父,我们众生就是阿弥陀佛慈爱的儿女。诸位在家菩萨!你们当父母的人对你的子女若不听话,你难道会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是我的女儿,然后脱离父子关系,刊登报纸,某某人与我从此父子割袍断义、脱离父子关系,这样在法律上有效吗?有没有效?没有效哦!在法律上是无效的。父子之血亲是不可以登报作废的,虽然登报了,但是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在法律上无效、在佛法上当然也是无效。你再怎么不承认,他是你的儿子、是你的女儿,那在这个血亲的因缘他仍然是存在的。你的孩子不管你的女儿、不管你的儿子,他身上所流的血液跟你息息相关,你纵然跟他父子有代沟,但是他还是你的孩子,这份人伦是不能够否认的,否认也没有用。

  所以阿弥陀佛对我们众生虽然念佛有妄想,但是这难道会因为我们念佛有妄想阿弥陀佛就不要救度我们,不可能啊!佛的心大慈大悲,怎么可能会这样。所以我们看到这段话法然上人的开示,内心是不是很安心啊?非常的安心。我们会想说,我们若在念佛的时候内心有妄念就像做子女的,虽然有时较不听父母的话,但是父母不会放弃我们、舍弃我们,不会!阿弥陀佛不会舍弃我们,我们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阿弥陀佛就不救度我们了,哪有这样的佛。我们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阿弥陀佛就救度不了我们,佛的能力有那么差吗?不会。那我们知道我们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阿弥陀佛会救度我们,而且有能力救度我们。那么我们知道了、了解了,内心就会安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不对啊?当我们了解我们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阿弥陀佛不但救度我们,而且救得了我们,我们会越想要念佛,还是越不想要念佛?越想要念佛。对!这是一般的人性。所以越体会阿弥陀佛的本愿慈悲,越了解阿弥陀的愿力伟大,会越想要念佛,本愿念佛确实就是如此。哪会说信阿弥陀佛,不用念那么多阿弥陀佛的圣号,绝对没有的,这样是不对的。

  好!下面

  【虽愿生极乐称念名号,然凡夫故,贪瞋烦恼常起,然而念佛往生之约束不变,必得往生也】。

  愿生极乐是愿,称念名号是行,愿行具足。虽然是凡夫、虽然贪瞋烦恼经常起现行,可是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阿弥陀佛有跟我们约束,阿弥陀佛约束要救度我们的愿力就是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就是念佛往生之约束,阿弥陀佛的誓愿会改变吗?不会!佛是真实语,所说的话是真实语,绝对不会改变。阿弥陀佛既然发愿要用名号救度我们,他对我们的约束一定会遵守,你念佛,我救你。阿弥陀佛早就在十劫成佛的当下,约束要救度我们念佛的人回归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

  诸位!你是不是愿意念佛和阿弥陀佛约束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不愿意?愿意!你一定能往生,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约束要用名号本愿救度我们,所以阿弥陀佛和我们约束好了。

  在此师父也要和大家相约,我们将来大家通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不好?好!一个都不遗漏。

  第二、师父要和大家约束,我们一生无论遭受多大的考验,都不要退失道心,念佛坚心到临终,阿弥陀佛来迎接,好不好?好。

  我相信你刚才跟师父回答好,我们约束好了,坚心照我们所说的话去做,一生念佛不退道心,往生西方广度众生。

  那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不要紧啦!妄想来就来,妄想来也立刻就走了,阿弥陀佛会在我临终现前最要紧。妄想会来,阿弥陀佛也会来,阿弥陀佛来了,妄想不会阻碍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普摄啊!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不会因为我们众生念佛起妄想而有所障碍啊!阿弥陀佛的救度确实如此。

  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说:

  【纵令一切有情,烦恼恶业,深障重报,彼佛光明名号,神力无所障碍】。

  纵然众生有烦恼、有恶业,业障非常的深重,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神力无所障碍。无碍光明普摄有烦恼的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这样的道理,你一时很难明白,师父来说几个念佛往生的公案,让大家体会。因为很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行者,他和诸位你我一样,是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的,那么他们能往生,我们为何不能往生?

  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第二卷说一个公案。

  宋朝仲明法师,住在山阴报恩寺。这位仲明法师向来不遵守戒律,有一天人不舒服,向同参道友道宁法师说:「我的内心散乱,有什么药可以治疗」?道宁法师教他随呼吸的气息念佛。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呼一吸之间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位仲明法师就依教奉行,念佛七天人就觉得很疲倦,这位道宁法师就再教他观想眼前的佛像,不多久这位仲明法师忽然看见二菩萨,再不多久看见阿弥陀佛,之后冥目而逝。他内心里头散乱念佛七天,见了佛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难道念到没有妄想才佛菩萨现前往生的,是不是?不是啊!所以我们安心念佛。当然能够好好的念佛妄念越少当然越好,但是我们要讲佛号能够让我们往生的道理,是不因为我们的妄念而阻碍我们的往生,这样我们内心才会安心,那安心之后精进称念,妄念越少当然越好啊!将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把所有的妄想通通断除。但是在娑婆因地我们要断除确实有所困难,所以更需要多念,对不对啊?

  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第二卷又说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有一个叫做胡闉,他平日虽然信仰佛法,但不了解净土法门,到了年纪八十四岁生病,他的儿子迎请清照律师来对他父亲的开示。清照律师向胡闉说:你知道安身立命之处吗?胡闉回答清照律师说:「心净则净土净」。清照律师问胡闉说:「那你平常起心动念有杂念污染吗?胡闉回答说:既然身处世间,哪里没有杂念呢?清照律师说:既然如此,那要如何心净佛土净呢」?那胡闉就说:「一称佛名要如何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呢?清照律师说:阿弥陀佛以弘誓愿,尘劫修行,威德广大光明神力不可思议,是以一称佛名灭无量罪,犹如赫日消以霜雪,哪有什么可怀疑呢」?

  哇!清照律师说得太好了,我们跟他赞叹一下。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灭众生的罪业,就好像太阳的日光将霜雪消灭,我们的罪业好像霜雪一样,阿弥陀佛的光明好像日光一样。

  胡闉有所醒悟,因此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第二天清照律师又到他面前,胡闉就问说:师父!您怎么这么慢来,二大士已经降临很久了。念佛第二天而已,清照律师就率领大众大声为胡闉助念,胡闉就合掌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而逝。

  有往生吗?往生了,哇!太殊胜了。一个内心追求心净则佛土净的人,他内心很多杂念、很多妄想,但是因为清照律师的开示,藉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功德力灭无量罪业。这番开示之后,欢喜安心念佛,两天而已,自在往生。

  《往生集》莲池大师所开示的公案,诸位!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会担心你的内心有烦恼、有妄想吗?不用担心。如果你还会担心,把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愿意义好好的了解,你就会安心念佛。我们的罪业如霜雪一样,阿弥陀佛的光明如太阳光一样,一定可以透过佛的光明,把我们的罪业灭除掉。就是因为我们有妄念的凡夫,才更需要藉助名号消除我们的妄想、执着、无明、烦恼对不对?才更需要念佛,将身心生命交给阿弥陀佛,你敢吗?不管有妄想没有妄想,总之一心念佛,自然临终阿弥陀佛就迎接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时间也到了,今天向诸位报告到这里,祝福诸位:当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 

 洪修平教授:净土宗的主要思想及信仰特点是什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八 往生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