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重情重义的真爱故事


   日期:2010/5/2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重情重义的真爱故事

《天下父母 救救竹子大型公益救助特别节目》特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陈沛 文/图

两名网友来到竹子的家

眼前的一切令她们惊讶不已也感动不已

2005年的7日1日和2日,两名白领女网友,分头从上海和深圳,越过美丽的武夷山,辗转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南坪市邵武市晒口,迈进了竹子的家门。尽管她们与竹子在网上已经交往了一年多,也已经通过了若干次的电话,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在电话里,竹寒欣告诉她们,他是男的,而且家庭是一个残疾的家庭,他自己也是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两个网友不相信,至少是半信半疑。

迈进竹子家的门,眼前的一切令她们惊讶不已。竹子家的情况,比竹子在电话里告诉她们的,要差得多!完全可以用「悲惨」来形容!竹子在文章里、电话里谈到他和家里的一切时,都是用乐观的、幽默的语言,所以不论竹子怎么对她们说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她们也不会想到事情是这样!竹子的一家四口,居然真的全都是残疾人,而且,竹子的妈妈、哥哥和竹子本人,都是重度进行性肌无力患者。三个人生活都不能自理,全靠竹子的爸爸朱邦月照料,而60多岁的朱邦月本人,腿也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非常吃力。

从惊呆状态中回过神来的两位访友发现自己被深深震撼了,更被深深地感动了。震撼和感动她们的,已不仅仅是竹子在如此无望的生存状态下的乐观和豁达,而是68岁而且跛着一只脚的竹子爸爸!面对年近七十的竹子妈妈、40岁的竹子哥哥和38岁的竹子这三个六级重症残疾人,他每天生活的全部就是照料他们娘三个的吃喝拉撒睡。早晨,洗衣做饭拖地已经不能算做负担,费力地抱起一个又一个木头人似的她和他并为他们穿衣、帮他们洗漱,喂他们吃饭(这其中,竹子稍微好一点,可以自己吃饭),之后扶他们休息。然后是中饭。下午一个一个地为他们洗澡。之后是晚饭。对于竹子爸爸来说,一天中最大的快乐时光就是急匆匆到市场买回菜和晚饭后睡觉前看那一小会儿电视。把他们放倒睡下也是件累活。晚上也不能睡安生,因为还要起来为他们各翻四次身……

竹子要求访友为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保密。不为别的,只为不打扰网友们的好心情。可是她们食言了。因为她们太震撼了!太感动了!事情传到当地电视台,电视台要求竹子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自己家庭的文章,于是,网上就有了竹寒欣写的《我的父亲不是生身父亲》的文章。

《我的父亲不是生身父亲》

竹子和一篇网文引起轩然大波

竹子的这篇文章题目直截了当:《我的父亲不是生身父亲》。他在文章中写道:他的父亲不是亲的,他的生父早已去世,他和母亲、哥哥都是进行性肌无力患者,三个人的起居全靠68岁的继父照料,而继父又于二十年前因车祸伤了一条腿,实际上这是一个四口人全残疾的家庭,其中三个是五级和五级以上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这篇文章在网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什么是「进行性肌无力」?什么是「五级残疾」?网友们上网一查,不禁傻了:所谓进行性肌无力是三大绝症之一!五级残疾是生活不能自理,只比植物人略好一些!

掀开历史,发现了又一个人间真情的故事

竹子在文章中说:「春过了是夏,夏过了是秋,秋过了是冬,花谢了花还会开,四季尚有各有各的美丽的春夏秋冬,万物尚有绽放的璀璨时刻,可是对于父亲来说,苦难过后还是苦难,年复一年,永无止境,除非……死亡。」

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竹子爸爸」和叔叔、被竹子在生活中叫做父亲、在文章中写为继父的人朱邦月,原是邵武煤矿的掘进工。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单调而贫穷。他最经常的娱乐就是到邻居家坐坐。邻居姓顾,是大学生,因为出身问题,也因为身体不好,屈尊在煤矿干个小小的会计。老顾的妻子身体也不好。心肠极好的他就经常帮他们干点诸如打水呀上山砍柴之类他们干不了的活。久而久之,朱邦月和老顾就成了好朋友,拿今天的话说,俩人成了「铁哥们儿」。

故事是随着不幸开始的。在竹子的哥哥两岁、竹子在妈妈肚子里五六个月时,老顾突发心脏病去世。本来身体就有点儿残疾的竹子妈妈(那时还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进行性肌无力,表现得也还不太明显),又挺着个大肚子,拖着小的怀着没生的,日子无法过下去,只好决定回娘家。她这个样子,回娘家也回不了。矿领导就派朱邦月护送她和孩子回娘家。那正是全国陷于混乱的文革时期,路上他们遭遇大规模武斗,交通堵塞,万般无奈,只好又返回矿上,不料,在竹子出生后的第三天,矿上暴发大规模武斗,武斗的双方在他们家房子后面埋上炸药准备一决雌雄。这间屋和这一家人危在旦夕!于是朱邦月只好带着这娘三个开始逃亡。先到山上避了几天难,然后再度送他们回娘家。这是一次艰难的行程。在江西鹰潭,他们遇上红卫兵拦火车进京请愿,于是只好下车到南昌、九江寻找出路,不得其路又重返鹰潭……当他历尽千辛万苦安全地把这娘仨送到竹子的外婆身边时,一向好脾气的竹子的外婆不明真相指着朱邦月的鼻子指责说:「你也太大胆了,做月子的人你也敢带着到处跑,出了事我看你怎么交待!」

憨厚的朱邦月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他只为这苦命的母子三个能平安而庆幸。

再后来,朱帮月就娶了竹子的妈妈,成为竹子和他哥哥的继父,承担起了照顾这一家三口的责任。为了避免分心和可能出现的麻烦,这个名叫朱邦月的男人毅然决定不生自己的孩子,而把竹子和他哥哥视为己出。为此,他让大的随生父姓顾,而让竹子随自己姓朱。竹子在文章中用心疼的语气比喻继父与母亲的结合,无疑是让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母亲得的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怪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更为可怕的是母亲将这种病通过不良的基因遗传给了我哥哥和我。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朱邦月结婚时情景,猜测当时他的工友们、特别是他的家人如何看待这段婚姻。朱邦月把这两个孩子视为己出。为了给他们治病和进补,他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以省下尽可能多的钱买药和补品。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增加收入减少开支,他到河边开垦荒地种菜,为了让三个病人特别是两个孩子多吃一点营养品,他翻山越岭去乡下,用节省下来的布票粮票到农民家里去换。……他自己早餐啃馒头配咸菜,而两个孩子却一直过着早餐吃鸡蛋牛奶的小康生活;他听说人参可以续命健体,便把人参买来让孩子们吃,实在买不起了,就买最便宜的参须,装在孩子的口袋里,让他们课间时当零食吃。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市面上出现了保健品,于是,这些营养口服液便和两个孩子形影不离……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朱邦月不幸遇上车祸。

尽管朱邦月把两个孩子视为珍宝,但严酷的现实却令他困惑不已。竹子的哥哥高中毕业后,因为身体的缘故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这让朱邦月陷入了苦恼。他不明白,为什么他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社会竟然不接纳?而接下来竹子的高考失利使他的这种苦闷达到极点,老实巴交的他因此常常地陷入了一种恍惚,这样的心神不宁差一点要了他的命。

那一天他骑自行车送材料,走神使他忽视了路况,只是依着感觉骑着自行车往前走,迎面一辆装满砂石料的卡车驶了过来他才发现前面狭窄的单行道有块石头拦住了去路,他下意识地下车。他的心不在焉将他的脚送入了卡车的后轮之下。当人们的惊叫声响起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脚奇怪:怎么没有痛的感觉?

是妻子的苦苦哀求才制止了医生截肢的决定,为朱邦月保住了这只脚,但由于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他的这条腿患了骨髓炎,每天要自己挤脓水……

随着朱邦月的伤残,这个不幸的家庭陷入更大的不幸。

母亲和哥哥所能承担的家务越来越少,后来包括竹子在内,所需要朱帮月照顾的却越来越多。而拖着一条残腿的朱邦月就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他们,并且一如既往地乐观、豁达。

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和付出?竹子也深深思考这个问题。在文章中,竹子是这样揣度继父的,或许可以为我们做参考:

「我父亲在还没有断奶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过世了,他的母亲将他交给他爷爷后就改嫁了,是他的爷爷四处讨奶水养大了他,后来他爷爷过世,他便一个人过起了四处流浪的日子。他明白没有父爱的孩子有多可怜。

又或许是他看到我残疾的母亲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孩子受到了感动,又或许是我一出生他在无微不至的照料时萌发了为人父亲的那种神圣感,也可能是这一段患难与共的逃亡经历培养了感情,所以善良的他毅然决然地走入了这个家。」

竹子对生活的乐观当然是来自于朱邦月。因为他也曾绝望过。并且喝下了农药。当朱邦月发现时,急得双脚跳起一连串地高喊:「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你只要活着,叫我干什么都可以的呀!」要知道,他的一只脚是流着脓的,不用说跳,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可是那一刻他完全没有感觉到痛,双脚高高地跳离了地面。由于抢救及时,竹子的阴谋没有得逞。从此他知道了自己在继父心中的地位。他为自己的懦弱而羞愧。他决心坚强地活着,乐观地活着,尽自己的可能,做一点儿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包括带给别人快乐。他以他自己为原型所写的长篇纪实小说,已经接近尾声。小说中,继父无疑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感动你我 感动永远 让我们衷心祝福他们

这样的一个四口残疾之家,却有着如此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此重情重义的父亲,如此知恩图报的儿子。众多的网友被感动了,他们激动、奔走、呼吁,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竹子一家的故事。在他们的呼唤下,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制片人吕主任走进了竹子的家,再后来,竹子和他的父亲走进了《天下父母》北京演播室,由山东电视台、新青年网和山东童年慈善会联合举办的「‘救救竹子’大型公益活动」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作为栏目的工作人员,笔者与北京的网友与先期到京的外地网友们到飞机场迎接朱邦月和竹子。宽阔的首都机场,中外旅客出了一拔又一拔,我们要接的朱家父子却迟迟不露面。焦急中我们得到信息,他们俩早已下了飞机,却无法走出机场!我们赶紧向机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终于,我们看到一个轮椅被工作人员推了出来,旁边还有个一瘸一拐的老人。这就是他们的首次亮相!我们拥上去,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竹子的双手连鲜花都抱不住。把他从轮椅上抱上汽车很费了一番力气。这使我们非常感慨。竹子的情况,比哥哥和母亲还好一些。朱邦月一个人要照顾他们三个,每天每天,夜以继日,月以继年,几十年如一日,这是怎样的付出?这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拉着朱家父子去看升旗。当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时,我们看到朱邦月和竹子眼中都充盈着泪水。

朱邦月从网络走上了电视,走上了报纸,走上了山东电视台「感天动地父母情十大感动人物颁奖晚会」的领奖台。在大红的毯上,在五彩的灯光下,在灿烂的礼花中,他的话依然是那么朴实,他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纯朴憨厚。他说他最牵挂的是家中三个亲人,他担心别人照顾他们时因为不熟悉而做不好,也担心三个亲人因为不好意思而不对照顾他们的人提要求。而竹子,不断地打电话、发邮件,询问父亲下车了没有、到济南了没有、生活得怎么样……这种浓浓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荣耀是短暂的。感动是永恒的。我们会永远记得,在武夷山下,有这样一个家庭、有这样一个儿子、有这样一个父亲!

让我们祝福他们!


我们经历的,比他们苦吗?比他们难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一家人?是爱。爱能让人超越所有的苦难和艰辛。当我们困于周围的境遇时,我们要回视的是,心中的人伦真爱,透出了几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父母)(五明学佛网:       父母)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