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法语(十三)


   日期:2016/1/9 7: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信愿再继续向大家报告《善导大师法语》。

  上回我们看到第二点信弥陀本愿第七段、第八段文,这二段文是说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开示的二河白道喻,二河白道喻前面我们用三回介绍过,后面还有一段合譬喻的话,我们今天继续接下去看:

  「次合喻者」,下面就是要说出符合譬喻的话,也就是解释前面譬如之言.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东岸」就是譬如我们娑婆人间,为何说娑婆之火宅?因为娑婆世界充满着烦恼痛苦,所以用火宅来形容。这是《妙法莲华经》经文「三界无安,犹如火,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所以生在三界的众生应该要赶快学佛修行,跳脱这个苦海离开火宅,要不然总会被这烈火焚烧而死。

  【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宝国」就是满足无上大宝之国。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发愿修行所成就的,是金、银、琉璃、砗磲珍珠、玛瑙等无量珠宝所庄严而成,无论依报、正报,都非常的殊胜奥妙,清净的国土很值得诸位你我念佛求往。在《妙法莲华经》说:「国大涅槃处,名为宝国」,西方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界,不生不灭的净土世界,所以叫做宝国。因此我们知道娑婆是充满烈火焚烧的痛苦世界,净土佛是充满着清净涅盘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要念佛求生西方,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从东岸迈向西岸,走在这条愿力的白道之上。

  【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群贼」就是自障、他障,有因为造罪、造业,使自己退失菩提道路,这就是群贼。所以自障就是自己造业造罪退失道心,不在这条愿力的白道之上;那么他障就是别解、别行、恶见人的障难。

  「恶兽诈亲」,「诈亲」就是指群贼唤回我等众无恶心相向,也就是东方的群贼会将这个行者叫回去,不希望这个行者走在这条愿力的白道之上迈向西方。这就是譬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根能生识,根是能生的意思。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能缘心,识是了别的意思。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所缘境,尘是染污的意思。

  所以六根对六尘境,心中起了分别,这六根对六尘、六识分别会贪取世间所有的一切,因此就生起烦恼招来后患。

  「五阴」是身心,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四大是根、尘、识开合的不同。

  「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我们凡夫因为有身心的烦恼,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受苦,就犹如被群贼、恶兽叫回去娑婆继续轮回受苦,退失在这条愿力的白道之上。所以一心要学佛修行的人就是要藉着所修持的佛法,将内心的烦恼无明彻底斩断。

  五阴、四大是对有情众生相续之身来说;根、尘、识是对众生身上造业的差别来说。群贼、恶兽要如何彻底把它斩杀呢?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来灭除所有一切烦恼、无明、业障。虽然我们现在在娑婆因地,要藉着这句佛号,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灭掉不容易,但是我们只要念佛,仰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到西方佛国,在无为涅槃界的西方净土,没有任何的恶缘可以使烦恼起现行。因此到了西方佛国,烦恼不断而自断,恢复真如本性,恢复如来的智慧德能。我们净土的行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断烦恼证菩提就是如此。

  下面,【言无人空迥泽者】。

  这「无人」就是没有真善知识,这个「泽」字就是恶友所会集之处,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常随」就是指无始劫以来没有得遇善友但随恶友,我们从过去世一直到今生此世在六道的轮回之中,就是经常逢遇恶友,没有遇到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迈向西方的真善知识。

  疏文善导大师这样的开示,我们如果反观自省,过去生当然我们不知道,以今生此世来说就好,我们如果看周遭的亲人与我们有认识、不认识的人,我们就会猛然发现帮助我们解脱生死往生佛国的人很少,要将我们牵引在三界六道轮回的人很多。

  诸位!好好的思惟,你一定会肯定信愿现在所说的,我们周遭的人要牵引我们去三界受苦的比较多,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比较少。所以生生世世常随恶友,恶友就是引导我们在生死大海的人、也就是杂毒虚假之人,不是要帮助我们走在这条愿力白道的人。真善知识就像释迦世尊在东方发遣,叫我们念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善知识就像弥陀世尊在彼土来迎,用名号招唤我们回归西方佛国;真正的善知识就是会帮助我们恢复法性真如,真正的善知识就是会协助我们修行解脱生死。

  但是促使我们堕落生死苦海都是恶友,不论是自己的六亲眷属乃至隔壁邻居乃至一切人。所以诸位四众佛子!在你的周遭你仔细的看看,帮助你解脱生死的较多还是促使你堕落轮回的较多?实在反观自省之后,必然猛然发觉确实是使我们堕落生死轮回的人比较多,不值真善知识也。常随恶友没有逢遇到真善知识,诸佛菩萨叫做真善知识。如果是凡夫,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念佛、帮助我们解脱,也叫做真善知识。在《百佛名经》世尊说:

  【自持佛名教人持,彼于一切众生中,为作福田,犹如如来】。

  这段话世尊开示的非常精妙,自己受持佛陀的圣号也教人持,自己念佛也教人念佛使一切众生能作福田,这就是犹如如来、犹如佛祖。所以我们念佛也教人念佛,所做所为就像佛祖在度众生。信愿虽然是下劣之人,但是看到净土的经论记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行念佛也教人行念佛。所以念佛是我们末法时代凡夫众生要解脱生死最稳当、最方便的法门,我们如果肯老实去实践,相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有份。

  真善知识就是对假善知识而言,假善知识就是圣道诸机、净土的定散诸机,真善知识也对伪善知识而言。「伪」虚伪的伪,伪善知识就是外道邪伪之人,有时候教导我们修行的人,未必然是真善知识,有时候是假善知识、伪善知识。在念佛的行者之中,有的人自认他遇到很好的老师,结果不是教他念佛,是教他去信外道,改信一贯道、信法轮功,不要信佛,在被牵引的这个人还误认为对方是他的善知识。这种的善知识,是假善知识、伪善知识。以柔软之语障碍别人修持净业,或是劝人要贪着世间的名利,促使人增长生死,这种都叫做恶知识不是善知识。

  有的人听信愿说出世的妙法,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他就批评说:啊!这是逃避,逃避现实,这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一心一意要往生西方,不要在这娑婆度众生。

  这是很大的误解,念佛正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慈悲、智慧、神通、道力,再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没有慈悲、智慧、神通、道力,怎么会有本事广度众生?所以念佛的人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造就,然后再回入娑婆度化众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

  水河与火河就是譬喻众生的贪爱之心、瞋怒之心,贪、瞋、痴烦恼是每一位凡夫众生或多或少都有的。众生对顺境的贪求,这就是贪爱之心,对逆境会起瞋怒之心,染着顺境无厌贪爱如水,贪力能令增长诸余种种烦恼。如水生物,所以用水来譬喻。瞋憎如火,瞋力能令万物毁坏,如火烧物,所以以火来做譬喻。我们如果看凡夫的贪瞋烦恼起现行,贪吃,譬如想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光想而己就会自然而然生出津液,真的是贪爱如水瞋憎如火。如果起无明生气的时候,脸就会红红的就像烈火焚烧,所以贪爱如水瞋憎如火,善导大师的譬喻说的很好。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在二河中间的白道四五寸,就譬如众生的贪瞋烦恼之中会产生清净愿往生西方之心。

  「能生」就是贪瞋的烦恼暂时平息,清净之心开发。虽然我们是烦恼很重的人,但是在烦恼之中也会生出想要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之心,所以出污泥而不染。念佛的人虽然在五欲之中过着烦恼的生活,但因为念佛是清净的修行,所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份心是非常的难得。学佛的人虽然大家同样还是在因地、还是凡夫,但是至少比没学佛的人好多了。没有学佛的人每天追求的都是世间的五欲、世间的名利,所趋向只是三途六道,没有学佛怎么能解脱生死,只有无止尽在未来继续轮回受生受死。所以学佛的人虽然我们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中还有贪、瞋、痴的妄念,但至少比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好多了,因为毕竟我们还有这份善心,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庄严一心念佛,要追求的这份心就非常的难得。所以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是因为如来的愿力令众生产生这份清净的愿心。

  阿弥陀佛招唤我们回归西方极乐世界,「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这位行人走在这条愿力之白道,聆听着阿弥陀佛悲心的招唤,想要迈向西方佛国,不用怕水火二河,不用管东方群贼的招唤,这份愿往生之心正是来自佛力的开发。因此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佛的愿力是能生,众生的清净之心是所生,清净不是说这个行人他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佛念到内心没有烦恼,清净心现前,不是这个意思,是因为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离开这污浊的娑婆人间,不要继续在东岸要迈向西岸这份心非常的难能可贵,叫做清净,是这个意思。

  「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贪瞋常起,力强盛,覆障清净之,如水火常盛,交湿燃烧白道,所以贪瞋非常强盛的凡夫,就像水河、火河,经常交湿白道、燃烧白道,这就是说我们凡夫虽然有一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生之心,虽然每天至诚恳切称念六字果号,但因为心中的贪瞋烦恼时时起现行,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这是很多修学净业行者的共同心声。尤其是到寺院打佛七很虔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会猛然发觉,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尤其佛号如果念得较少的人,就会发觉自己念佛很不得力。

  信愿十多年来经常遇到信众问我说:师父我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这样念佛又没有什么功夫,念佛好像烦恼、妄想伏不住、断不掉,没有错,这是一般念佛人的通病,因为念得太少了,怎么可能一天没念多少佛号就可以将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业力伏断?哪有那么简单,所以就是因为非常之难,才要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无碍光明对我们的普摄,使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不断烦恼证菩提的果报。所以虽然我们在娑婆因地,要伏断烦恼很困难,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无妨,对我们来说能往生是最重要的,安安心心一句一句的佛号老实念下去,将来临命终自然有好消息。为什么?

  阿弥陀佛一定会带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来迎接我们,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得到永生无量寿。到了西方佛国,烦恼不断而断,因为在西方清净的国土没任何恶缘可以使烦恼起现行,有阿弥陀佛大慈悲父亲自对我们的教导,我们还怕烦恼断不了吗?「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面见大慈尊阿弥陀佛,还会担心不开悟吗?所以念佛仰靠佛的愿力,求往生西方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只要修因就能感果,至于烦恼什么时候断掉,我们回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的寿命慢慢来断烦恼证菩提,现在在因地一定要肯定能往生这是最重要的。听闻这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妙法,一心精进念佛,这样就是往生之因具足。有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佛,往生之因有愿有行,怎么会不往生呢?这样就契入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海之中,至于烦恼虽然很强盛,无妨,不管它,一心念佛回去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断烦恼证菩提。

  「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善心非常的微小。就是这份清净愿往生的心起现行了,非常的微小。善导大师实在很了不起,将凡夫的心性说得非常露骨。凡夫虽然有想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如果跟烦恼一比较,这份愿往生心实在比较微小,犹如白道,白道四五寸而已非常的狭窄,可是水河、火河是深无底、宽无边。相较之下,这份善心就非常的微小了。水河、火河常常会交湿燃烧白道,也就是凡夫心中的贪瞋烦恼经常覆盖着愿生之心,经常覆盖着念佛之心。事实上说,若以一天的时间为例来作说明,一天当中起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心比较多呢?还是起贪、瞋、痴三毒的恶心比较多?实在是起恶心比较多。所以我们如果没有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是要如何解脱生死?以一天为例来算,我们想要往生西方如果要靠自力就没资格了,何况是一辈子?何况因缘果报不是只算一辈子,是算生生世世的。因此凡夫的业力非常的广大,必须藉着佛的愿力来救度我们。因为我们自己修行的力量与自己的业力作一个比较,自己修行的功德力比较大,或者自己生生世世的业力比较大?相信诸位你如果冷静思惟,一定会回答说:生生世世的业力比较大。那靠自力怎么有保障?自力无力,自己修行的功德力,没有本事使自己断烦恼证菩提,跳脱三界的力量,没有这个功德力量。如果有哪需要仰靠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自己如果有这份断烦恼证菩提的本事,当然很值得赞叹,如果没有,没关系,我们藉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佛力有力,佛的慈悲愿力有将我们度到西方佛国超越生死大海的力量。佛的愿力超越我们的业力百千万亿倍,所以将我们的业力跟佛的愿力一比较,佛的愿力大过我们的业力,当然我们靠佛啊。我们的修行之力比我们生生世世的业力小很多,当然不要靠自力。

  放下自力不是否认修行,是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力没有办法断烦恼证菩提,所以我们才来靠佛力,是这个意思。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转化一个心境,不是靠自己念佛的本事,不是靠自己念佛的功夫,不是靠自己念佛伏断烦恼,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这种靠自力在念佛会越念越不安,念佛一辈子不安一辈子,念佛可以靠佛力安心称念,将来临命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决定现前接引,所以安安心心称念,自然念得很欢喜心一生不退,不会遇到考验、挫折、打击就退失菩提心,不会。所念之佛同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能念之心不同而已。但是从这句佛号绝对对称念众生救度的誓愿而言,自力念佛、他力念佛,阿弥陀佛都同样救度,只是在众生的心中,有担心与安心的差别而已。当然你如果要执自力修行,也可以,一心念佛,念到有功夫可以成片、可以入定,当然这是很了不起,绝对值得赞叹。如果不能,你可以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走在这条二河白道之上,一步一脚印,是走得很轻松、很愉快、走得很踏实、很自在,因为你聆听阿弥陀佛的悲心招唤,因为你信顺释迦世尊的发遣,所以一样念佛,诸位四众佛子!看你要用什么心境念佛。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水波经常淹湿白道,就譬喻贪爱之心经常起现行,贪心经常起现行。我们凡夫常常看到世间的一切东西就想要拥有,这贪爱的心没有休息,能染污善心。贪爱之心一起就覆障这份善心,这就是染污。善心就是指清净愿往生之心。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火焰经常燃烧愿力之白道,就譬如瞋怒之心能燃烧功德之法财。念佛功德叫做无上功德,念佛断烦恼证菩提,恢复了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有无量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神通、无量智慧、无量慈悲、无量化度,本性如来智慧德能具足,就是功德法财。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怒心一起现行,所有障碍都来临。所以学佛的人最忌讳的就是生气,火烧功德林,一念瞋怒心起,将修行的功德焚烧殆尽,实在非常的可惜。可是贪爱之心、瞋怒之心谁没有?多少而已,大家都有。所以我们就是这种可怜的凡夫,正因为我们有瞋怒心、贪爱心,会焚烧着这条愿力之白道,淹湿这条愿力之白道,所以我们正要仰靠阿弥陀佛慈悲招唤,不顾水火二河。阿弥陀佛的招唤「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你不用畏惧你的烦恼无明到底有多大,你只要一心念佛,沿着白道向前而行,我有能力保护你。阿弥陀佛对我们如此的呼唤,就在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所以我们净业的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用顾虑我们的业障有多大、烦恼有多深,我们只要想到阿弥陀佛名号有能力度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安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步一脚印走在这条愿力的白道,一定会到达西岸。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就是此人闻东岸劝声、西岸唤声,而决定之心行走在这条白道迈向西方。

  即喻回诸行业,「回诸行业」就是将所念的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功德回向往生西方。直向西方,回向之所,就是西方佛国,就是西岸。「回诸行业」实在说是阿弥陀佛的招唤,将名号的万善万行的功德回向给这位行人,使这位行人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摄取护佑,而安然度过生死大海,到达西方佛国。名号法体本来就具足众生的行业,所以归命佛愿,聆听弥陀招唤的时候就成为往生的行业,这就是回向诸行业的意思。

  「回诸行业,直向西也」实在是他力的回向,那么有的人对他力的思想比较难以理解,总是会认为念佛是我在念,哪里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当然念佛是我们在念,但是使我们能往生的结果是因为阿弥陀佛愿力的绝对救度,名号如果没有阿弥陀佛誓言绝对救度的威神力,你如何能念佛往生呢?

  我们每天吃三餐,三餐吃了一碗、二碗的饭菜,到我们的肚子里是因为饭菜的营养分,长养我们的色身。这就是站在「他」来说才叫做他力,不是我们自己吃饭的功夫有多好,我吃饭的姿势吃的很标准,吃得很好看,我坐得很端正,我吃得很努力,我嚼得很细,不是在自己吃饭的方法上论,如果是在自己吃饭的方法上论,说自力就说得通了,可是使这个色身可以长养活命是饭菜的营养分,你吃饭的姿势吃得很好看或吃得很难看,饭菜的营养分都一样,有长养色身的功能。你吃饭的速度快或慢,饭菜的营养分一样都有长养色身的功能,这就是他力的思想。

  你念佛的功夫很好,念佛的功夫不好,同样念佛想要往生西方,都可以得到这句名号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因为名号的本身带有阿弥陀佛要救度称念之人的愿力。所以这位行人走在白道会不惧怕水河与火河,就是因为有阿弥陀佛

  愿力的呼唤,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我们往生西方。

  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行业,「行」就是修行,「业」就是造作。修行往生之业就是念佛,阿弥陀佛誓言用名号要救度我,我就称念名号,这就是随顺佛愿,当然凡心与佛心就相契相应了。「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想应念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果符合。

  所以诸位四众佛子!我们从善导大师的二河白道喻,我们体会到念佛能往生的道理,当然一生安心念佛。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祝福四众佛子,当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导大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善导大师       净土宗)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