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


   日期:2016/1/13 6: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经典原文】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优婆塞戒经》

  【经文解释】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大智慧即大觉,亦即佛智。此为总明菩萨之义。别明菩萨之义为五:

  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实。此为菩萨求智的动机。

  世人求学问事业,都不外乎求安乐、免苦恼,及求知识得智慧之二种,世人的一切欲望不外此二。而菩萨对宇宙万有、法界诸法的求知,此即最高无上的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华经》言:“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了知”。

  二、大庄严,即福、智两足尊之谓。

  二、心坚固。发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难,要心志坚固,才能胜彼私欲,以志向绝对坚固,才能决定今后的趣向。

  四、多度众生,种种菩萨,皆为度生。

  五、不惜身命,菩萨为度生而受身,众生为烦恼牵引而受身。菩萨为度众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庄严,施舍资财,既为度生受身,则如手足头目等皆可施舍,无悭惜心,乃至为度生而施舍生命。

  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布施,因为菩萨真能照见五蕴皆空,即人我已尽,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无我相布施自己的身命、资财等,不会有任何的吝惜之心。

  以上的次序为:菩萨为求智慧等而发心,既发心、更须修行,如此方为菩萨,能救度无边的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萨       诸法实相)(五明学佛网:菩萨       诸法实相)  

 感恩菩萨满愿,孩子金榜提名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附录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七章 附说几个问题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责任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四章 以布施修福为助道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三章 以称佛名号为正行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二章 狱吏陈述二三事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一章 怎样能使存亡两利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章 如来称赞修福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九章 普贤菩萨请说业报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八章 阎浮众生的业感